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中国近代现代史综合训练

2014-5-11 0:34:03下载本试卷

尤溪四中高三下学期历史试卷

中国近代现代史综合训练

一 选择题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回答。

 1.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是 ①中英《南京条约》  ②中英(天津条约) ③中英(北京条约)④(辛丑条约)

   A.1 2  B.3 4   C.1 3  D.2 4

 2.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半殖民地化的逐步加深。其具体表现为

A  主权不断丧失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D.商品经济的发展

   3.说日本是近代给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国家,其主要依据是

   A.甲午战争中制造旅顺大屠杀  B.曾割占我国宝岛台湾

   C.与袁世凯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1937年发起全面侵华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

   A 迫使慈禧太后还政于光绪帝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 吞并中国,使之变为列强殖民地  D.要求清政府履行(辛丑条约》

5.1948年宋美龄赴美乞援无果而返。这表明

 A.美国放弃了侵华政策 B.美国准备支持共产党

 C 美国调整了侵华策略 D.美国反对国民党统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同时它的发展遇到了重重困难。

6.下列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是

 A 开平煤矿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发昌机器厂

7.既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在客观上有利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是

 A 封建势力的统治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 地主参与创办近代企业 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8.起到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作用的活动有  ①戊戌变法 ②清末“新政”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⑥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9.1919年,我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其根源是

 A 五四运动的推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10.中共能在二大上制定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最主要是因为

 A 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 B.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中共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D 中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党

11.1935年,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D 国民党已经表示全力抗战

12.中共在不同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是

 A.土地革命路线   B.解放前的土地改革

 C.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1957年的整风运动与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A.把反对主观主义放在首位 B.把反对官僚主义放在首位

 C.把反对宗派主义放在首位 D.把反对党八股放在首位

1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遵义会议、中共八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D.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1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设了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其中在东北的有  ①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大庆油田③胜利油田 ④宝山钢铁公司 ⑤安太堡煤矿 ⑥

鞍山钢铁公司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

  

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16.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影响下,“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这时期,由邓小平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B.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7.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最重要意义是

   A.建立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18.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实行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B.进行改革开放

   C.贯彻毛泽东的指示  D.与林彪集团作斗争

 19.(春天的故事)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其中“画了一个圈”是指

   A.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B.划上海浦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C.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D.决定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

  

国民党走近代中国一个有较大影响的政党。回答。

 20.1912年,宋教仁改组成立国民党,其主要目的是

   A。赢取国会选举,进而组阁  B.联合革命力量,建立统一战线

   C 排挤孙中山    D。反对张勋复辟

 2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的政治态度表现出两面性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日本向国民党诱降

   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作用  D.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

 22.国民党政权面对人民革命迅速垮台,最主要是因为

 A.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B.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C.贪官横行,政治腐败 D。内部分裂,力量分散

  

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个成员都积极参加了斗争,涌现出一批民族英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正逐渐走向共

同繁荣。

23.有关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爱国将领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陈连升一土家族 B.裕谦一满族 C.海龄一汉族 D。葛云飞一白族

24.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楷模”的爱国将领是

 A.叶挺 B.张治中 C.张自忠 D.蔡廷锴

25.孔繁森是

 A.支援西藏的好干部  B。一五期间的劳动模范

 C。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劳动模范  D.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况今日议和既成,中外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娃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剩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炮船折)

   材料二: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示城火营器,尤宜先学习炸炮,精益求精,以备威天下,御外侮之用。

   ——1864年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材料三: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许,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蘑、电报信局、丁口等税。”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归纳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的“变”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反映李鸿章要求办民用工业的意向。洋务派办民用工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举出洋务派创办的三个民用企业。

(4)洋务运动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捉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第二,空谈外采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全高谈某某主义,……如何能有用呢?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欧洲政客和资本家利用国家主义的流毒,都是人所共知的。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用某种主义来欺人了。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为车夫生计问题刭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女于解放问题到男于解

放问题……哪一个不是欠烧眉毛紧急问题?

   ——胡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三:  “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和实用两个方面。例如民主主义的理想,不论在哪一国,大致都相同。把这个理想适用到实际的政治上去,那扰因时国事的性质情况,有些不同。社会主义亦复如此。”“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对阶级竞争说,了不注意,丝毫不用这个学说作工兵,为工人阶级的实际行动,那经济的革命永远不能实现。”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存在?胡适和李大钊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这场论争的实质是什么?

   三,问答题

28.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结合史实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

29.1912年,孙中山曾说:“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结合有关事实对孙中山的言论加以分析评价。

29.结合背景,概述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并简要说明这两次会议的历史地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C  5.C  6.D  7.B  8.D  9.D

10.C  11。B  12.D  13.B  14.C  15 D 16.D 17 C

18.A  19.C  20.A  21.C  22.A  23.A  24.C  25.A

   二、材料解析题

   26.(1)镇压人民反抗,抵御外来侵略,从根本上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

  (2)指的是要求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3)原因是在创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燃料不足、运输困难等问题,试图通过创办  民用工业来解决这些问题。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  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任何三个即可)

   (4)洋务澈试图在不改变封建生产关系的情况下仅仅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富国强兵。

   27.(1)胡适认为空谈主义非常容易,但无用处, 且非常危险,实际上是反对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存在。胡适试图用改良主义的办法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李大钊提出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即用理想的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3)反击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提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4)是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斗争。

   三,问答题

28.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企图以鸦片和炮舰打开中国大门;而清政府愚昧落后,实行闭关锁国,于是呈现出对抗的特征。清政府进行抵抗,结果战败。中国从此走向半殖民地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勾结,形成暂时的“和好”局面。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新的要求,清政府内部顽固派利用义和团抗击侵略,但很快又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至此,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秩序完全形成。

认识: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是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列强无法实现灭亡中国的计划。

29.辛女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实现了“三民主义”中所谓民族主义的任务,但这种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他们并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外来民族的压迫依然存在。

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颁布,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但没有结束地主土地所有制以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开始帝国主义操纵下的专制统治,民国徒有虚名。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领导进行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民权并没有实现。

辛女革命部分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但并未实现民族独立和建立真正的民主政府,因此不能说“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除了致力于实现民生主义之外,应当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0.由于“左”倾错误的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红军被迫进行转移。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领导,确立  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挥下,红军突破敌人的包围,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仍处于“左”倾思想的领导下,但是以邓小平为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进行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决定进行改革开放。十一后三中全  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