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三二轮复习小专题练习2

2014-5-11 0:34:03下载本试卷

专题小练习2   太平天国运动

一、单项选择:

1.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b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2.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是 a

A.利用改造  B.继承发展  C.去旧布新  D.互为补充

3.拜上帝教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d

A.宣传革命思想       B.维系领导集团的团结

C.反抗外来侵略      D.发动群众反抗清朝统治

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在于b

A.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    B.正式建立同清朝对峙的政权

C.太平天国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D.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

5.《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广大农民什么强烈愿望 c
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C.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D.无处不均匀

6.《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 c )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允许  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合流,力量对比悬殊

    C.违背了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吸引力

7.“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 b )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②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③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和愿望 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天朝田亩制度》未能真正实行的主观原因是(a )
A.绝对平均主义的规定难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意见不统一
C.洪仁玕掌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太平天国的基层组织不健全使制度无法落实
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派出赖汉英、石达开、陈玉成等著名将领,夺取、坚守皖、赣、鄂等省长江沿岸地区,其最主要的战略意图是(a )
A.巩固天京大本营              B.断绝清政府财税来源  
C.消灭湘军有生力量             D.推翻清朝统治
10.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其最突出的进步是( d )
A.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
B.将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形成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C.创立拜上帝会,用严密的宗教组织来领导起义    
D.曾经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1.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 d )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形式     D.革命任务

12.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最主要因素是(a )

  A.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B.北方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

  C.清政府从各地调集军队围攻    D.林凤祥、李开芳的轻敌思想

13.导致天京变乱的直接原因是(b )

  A.尖锐的阶级矛盾         B.残酷的权力斗争

  C.森严的等级制度         D.清廷的挑拨离间

14.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b )

  A.革命目的不明确           B.纲领不切实际

  C.领导者争权夺利           D.策略上严重失误

15.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a )

    A.打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          B.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中心

    C.西征军在鄱阳湖大败湘军          D.定都天京

1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根本原因是         ( a )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             B.拜上帝教不适合中国国情

    C.军事上的失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17、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是:a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B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C反对封建制度的农民起义  D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

二、材料解析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禁。

            ——摘自杨秀清《答复英人三十一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

材料二 1858年,洪秀全赐给英国侵华军全权代表额尔金和一份诏书,其中一句是“天父上帝真上帝,天兄耶稣真天兄,爷哥带朕坐天国,扫灭邪神赐光荣,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

材料三  普鲁斯给戈登的一封信中说:“我们支持清政府,这是出于利益的动机,而不是出于感情的动机。

材料四 “我朝祸害之源,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摘自《洪仁玕自述》

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太平天国对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持什么态度?根据何在?

(2)材料而二反映了洪秀全对外国人有何幻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幻想?

(3)据材料三、四回答,外国侵略者为何支持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有人认为“太平天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起到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8.(1)不承认。“立埠之事,候后方定。”

  (2)幻想外国侵略者帮助太平天国推翻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本质认识不清。

  (3)维护在华侵略权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

  (4)正确。太平天国因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对势力,因此,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作用。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材料二  扶清灭洋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以上口号分别是哪次运动提出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材料一是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的,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代表农民阶级利益,重在反封建。

材料二是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具有鲜明的反帝爱国性质,代表农民阶级的要求。

材料三是辛亥革命提出的,要求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