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十五
1、“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对应这首开封民谣的古代城市有 B
A.长安、临安 B.大梁、东京 C.中都、应天 D.逻些、兴庆
2、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万余人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中国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他说的“大梦唤醒”的最主要表现是B
A.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B.认识到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领导的救国运动兴起
C.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反清斗争高涨D.认识到日本比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赴日留学
3、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D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近日,台湾当局正在评估“民国改西元”的可行性。那么,“民国纪年”开始于 : ( B )
A. 1911年 B. 1912年 C. 1913年 D. 1914年
5、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编者注)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文中所说的“工具”是指C
A.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导致了印度民族起义的爆发
6、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C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
C.统一中原,由中央治理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7、唐·骆宾王《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这从本质上反映了C
A.武则天不得人心 B.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历史潮流
C.武则天政敌对她进行人身攻击 D.庶族地主与土族地主的斗争
8、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C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9、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所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这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假如你与文成公主是同时代的人,在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看到有人穿新罗和波斯等国的服装 ②在私家店肆中边喝酒边吟咏杜牧的诗歌
③可以去东市和西市逛街
④碰到了南诏和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商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凡尔赛体系建立后的欧洲版图,变化最大的地区是:B
A、德国的疆界 B、原奥匈帝国地区 C、爱琴海地区 D、波罗的海沿岸
1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是D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合理调整工商业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2、恩格斯说:“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引文中的“他”和“这本书”是指 B
A.但丁与《神曲》 B.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
C.托马斯·莫尔与《乌托邦》 D.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13、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帝指的是C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4、在2006年春节晚会上,人们对赠台大熊猫取乳名活动十分关注。在众多的名字中,“团团”和“圆圆”以绝对高票当选。这说明( B )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15、目前,除中国外,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开始过中秋节、吃月饼,韩国还向联合国提出申请,把中秋节申报为自己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这说明(D )
A.传统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B.传统文化不是民族文化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特定的文化 D.民族文化也可以走向世界
16、汉朝实行编户齐民制度,这里的“民”是指B
A.农村里所有的人 B.平民百姓
C.具有独立身份的平民百姓 D.具有独立身份而被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
17、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D
A.“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8、判断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人文主义的思想A
A.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B.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C.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D.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19、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C )
A. 机械特色不同 B. 建筑材料不同 C. 主要动力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20、明末清初黄宗羲指出:历代赋税制度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史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黄宗羲定律”。试问“黄宗羲定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B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 D.封建儒家正统思想
21、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B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 D.日本与唐朝友好往来
22、孙中山先生被誉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伟人。这主要是因为孙中山B
A.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C.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为中国革命献出了毕生精力
23、抗战时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的出现直接反映了 B
A.国内民族间的矛盾已经完全消失 B.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C.正面战场未能阻止日军的速战速决 D.敌后抗日根据地已经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24、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B
A.善于改革 B.崇尚节俭 C.乐于奉献 D.勇于创新
25、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界或割让他国”,其真实意图是 D
A.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和外交 B.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C.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D.排斥其他列强,企图独占中国
26、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之诫。”这表明 B
A.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 B.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西方列强
C.建立强大海防,作为与列强妥协条件 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7、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非科学,但它的意义却非常重大,因为它B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确立了新的宇宙观
28、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 B )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政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29、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没能有效地防止封建割据的是 : ( B )
A. 秦朝实行郡县制 B.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C. 北宋设文臣知州和转运使 D. 明朝实行三司分权
30、今明两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两国关系史上尚属
首次。图中是在我国东北城市旅顺建立的苏军烈士墓,墓中
耸立着一座烈士纪念塔,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雄伟庄严。
苏联从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到对日宣战 D
A.反映国际形势从缓和走向紧张
B.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C.不关心亚洲地区以外的国际事务
D.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31、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 ( C )
A. 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 B. 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C. 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 D. 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
32、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 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B. 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 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 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3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48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最主要原因是 : ( C )
A. 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抵抗 B.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分歧消弱革命力量
C. 工场手工业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力量较弱 D.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4、“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 ( A )
A. 洋务派 B. 封建顽固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35、近代两次工业革命时,美国都占有领先地位的是 : ( B )
A. 蒸汽能源的广泛运用 B. 交通运输工具的创造发明
C. 电力能源的广泛运用 D. 石油产品的广泛运用
3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解决主要矛盾,进行协调而暂时得到缓和的是下列哪一组矛盾: ( A )
法 德 法 法
A. 俄-→< B. >←-俄 C. >←-德 D. 德-→<
英 奥 俄 英
37、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所表现的思想主张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 D )
A.洛克 B. 霍布斯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38、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标准,也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范式——“仁政”。孟子“仁政”思想施行的基础是:( D )
A. 统治者发善心 B. 民本思想 C. 以德治民 D. 人性本善
39、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D )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40、历史照片中前排从左到右的人物是: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
蒋介石、毛泽东。该照片拍摄于: ( C )
A.1924年-1927年国共合作时期
B.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
C.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
D.1949年国共和平谈判期间
41、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上,各国观众购买
门票时使用最多的货币应该是 : ( D )
A.美元 B. 里拉 C. 法郎 D. 欧元
42、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欧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力量得到加强的是:
A. 农民阶级 B. 小生产者 C. 封建地主阶级 D. 工业资产阶级
43、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它的体例属于:( C )
A. 以年代为中心的编年体 B. 以制度为中心的典志体
C. 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 D. 以事件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
44、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唐三省职权的牵制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 ( B )
A. 三权内容不同 B. 本质目的不同 C. 制约方式不同 D. 对社会影响不同
45、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次事变,这一谬论化为了关东军的实际侵略行径 :( A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转移到了: ( D )
A. 红海沿岸 B. 地中海沿岸 C. 太平洋沿岸 D. 大西洋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