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文科)
命题人:彭征宇 审题人:李有林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准确答案,答对一小题得1分,共45分)
1.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是:
A.有教无类 B.忠恕之道
C.“仁”和 “礼” D.仁者爱人
2.老子思想中消极的部分是:
A.天法道,道法自然 B.祸福相依
C.无为而治 D.小国寡民
3.孟子对孔子儒家学说的突出发展应当是:
A.仁政学说 B.性本善说
C.民本思想 D.舍生取义
4.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
5.先秦诸子主张最能反映普通劳动人民愿望的是:
A.“兼爱”、“非攻” B.礼法并施
C.先义后利 D.齐物逍遥
6.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的是:
A.韩非的法家思想 B.孟子的仁政学说
C.老子的道家思想 D.汉初的黄老学说
7.西汉初期采用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A.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B.汉初社会经济残破
C.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D.黄老之学一直是显学
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深远影响是:
A.促进西汉实现 “大一统” B.开创思想专制的先河
C.推动古代教育发展 D.儒学取得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9.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程颐、程灏创立 B.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C.明朝取得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D.是宋明儒学的主流
10.与南宋理学家朱熹活动无关的是:
A.编制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 B.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
C.与陆九渊发生分歧 D.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11.程朱理学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是:
A.摆脱佛道思想的冲击 B.维护封建伦理制度
C.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探讨宇宙自然的规律
12.明朝思想家李贽被视作 “异端”,主要是由于他:
A.鞭挞程朱理学 B.否定孔孟学说
C.斥责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 D.提出男女平等
13.不属同一朝代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朱 熹、陆九渊 B.王守仁、李贽
C.顾炎武、黄宗羲 D.陆九渊、王守仁
14.公然指出皇帝是 “天下之大害者”的著作是:
A.《焚书》 B.《读通鉴论》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明夷待访录》
15.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这反映他:
A.要推翻君主制度 B.提出了主权在民思想
C.要求限制君权 D.否定程朱理学
16.东汉科学家张衡取得的天文学成就不包括:
A.发明水运浑象仪 B.发现地球为圆形
C.实测子午线长度 D.发明地动仪
17.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我国古代农书是:
A.《农书》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春秋繁露》
1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基本完成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9.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B.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C.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20.目前所知我国汉字的发展经历了:
A.约7000年 B.约5000年
C.约4000年 D.约3000年
21. 我国古代书法理论日趋成熟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2.与书法并称为姊妹艺术的是:
A.帛画 B.篆刻
C.诗歌 D.雕塑
23.描绘市井生活的我国古代名画是:
A.《人物龙凤图》 B.《女史箴图》
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24.我国文人画由注重写实变为注重写意,是因为:
A.唐朝经济日趋繁荣 B.宋代理学的兴起
C.宋朝以后商品经济日盛 D.明清社会的衰变
25.《诗经》中反映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情形的是:
A.大雅 B.小雅 C.国风 D.颂
26.与城市经济发展无关的文学形式是:
A.楚辞 B.宋词
C.传奇 D.南戏
27.岳飞词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和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抒发的是:
A .太平盛世的豪情 B.理想破灭的人生失意
C .收复中原的抱负 D.命运多舛的愁苦感情
28.我国古代小说渐趋成熟的标志是:
A.唐代传奇 B.宋代话本
C.元散曲 D.明清小说
29.明清小说名著中反封建色彩不明显的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30.小说成为明清主流文学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B.印刷术不断完善和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C.社会识字率普遍提高和知识分子队伍扩大
D.八股取士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31.被成为中国戏剧 “活化石”的是:
A.傩舞 B.南戏
C.杂剧 D.京剧
32.公认为中国 “国粹”艺术的京剧形成于: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3.被称为西方人文精神滥觞的是:
A.古希腊哲学 B.意大利文艺复兴
C.德国宗教改革 D.法国启蒙运动
34.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其意义在于:
A.是古希腊哲学上首次认识人类社会
B.强调了人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C.重视人的精神修养
D.突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35.说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真正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理由是;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他视真理高于一切.
B.他否定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
C.他创立逻辑学,使哲学严密起来
D.他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奠定现代许多科学门类的基础
36.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最早
B.意大利保存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最完好
C.天主教在意大利的势力最强大
D.意大利国家处于四分五裂中
37.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内涵是:
A.唤醒人的自主意识 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C.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 D.争取人的精神自由和自主
38.近代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
A.德国 B.瑞士
C.法国 D.意大利
39.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的核心内容是:
A.因行称义学说 B.因信称义学说
C.先定论 D.天赋人权学说
40.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与天主教的斗争 B.封建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
C.王权与神权的斗争 D.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41.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①他主张言论自由 ②他主张人人平等 ③他主张分权学说 ④他否定天主教会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学说源自于其著作: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纯粹理性批判》 D.《理想国》
43.从根本上动摇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基础的是:
A.卢梭的 “天赋人权”说 B.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说
C.哥白尼的 “日心说” D.达尔文的 “生物进化论”
44.牛顿经典力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不包括:
A. 在英国引发工业革命 B.奠定法国启蒙思想的科学基础
C.奠定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 D.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准备
45.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康德发表《纯粹理性批判》
C.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
D.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 上图:1873年的宣传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大题,46题11分,47题12分,48题6分,共29分)
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有其治(利用)……天地官(管)而万物役(服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请回答:
⑴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中心论题是什么?(1分)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天”,其含义是否一致?并说明理由。(3分)
⑵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什么?(1分)试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2分)。
⑶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
47.阅读下列图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图一 (秦砖) 图二(西汉·瓦当)
图三(文物) 图四(书法作品)
图五(书法作品)
请回答:
⑴秦砖汉瓦上刻写的汉字字体分别是什么?(2分)图中文字“海内皆臣”、“单于和亲”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
⑵指出图三文物上刻画符号的名称和地位(2分),这些文物的大量出土有何历史价值?(2分)
⑶指出图四、图五书法作品的体例分别是什么(2分),简说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时代背景(2分)。
48.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然后回答所问: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后,相继而来的将不仅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而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幅画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⑴材料一提到的“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1分)请从材料中找到“湮没”的原因(1分)。
⑵材料二中的“真理的重新恢复”和材料三中的“精神的新生”都指的是什么精神?(1分)
⑶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指出材料四中图一、二的作者和图三人物的最杰出代表作品(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共26分。其中49题12分,50题14分。)
49.李贽提出“更不言一,亦不言理”;顾炎武呼吁“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黄宗羲则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请就此概括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4分)并分析上述言论反映的时代特点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8分)
50.简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基本主张,(4分)并请简要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10分)。
南头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答卷纸(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45小题共45分。请将该题正确答案填在题号下方)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
二.材料解析题(46题11分,47题12分,48题6分,本大题共29分。)
46.⑴
⑵
⑶
47 .⑴
⑵
⑶
48.⑴
⑵
⑶
三.问答题(49题12分,50题14分,本大题共26分。)
49.答:
50.答:
深圳市南头中学2005-200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45小题共45分。请将该题正确答案填在题号下方)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C | D | A | B | A | A | B | D | A | A | B | A | D | D | C | C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A | C | A | A | C | B | D | B | C | A | C | A | A | A | A | D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
A | C | C | A | B | A | B | D | A | B | C | D | D |
二.材料解析题(46题11分,47题12分,48题6分,本大题共29分。)
46.⑴天人关系。(1分)含义不一致(1分),材料一中的“天”是指“自然”,材料二中的“天”是指“天神”(2分)。
⑵材料一“制天命而用之”(1分)。根源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2分)。
⑶材料二“天人感应”(2分)。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2分)。
47 .⑴分别是小篆、隶书(2分)。“海内皆臣”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单于和亲”反映的是西汉与匈奴的友好关系(2分)。
⑵甲骨文,目前我国知道的最早的成熟文字(2分)。有利于研究我国汉字和商朝的历史(2分)。
⑶行书和楷书(2分)。魏晋南北朝时,形成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2分)。
48.⑴古希腊、罗马文化(1分)一千年的精神黑暗(1分)。
⑵人文精神(1分)。
⑶达·芬奇、拉斐尔,《哈姆雷特》(3分)。
三.问答题(49题12分,50题14分,本大题共26分。)
49.答:①主要内容:批判程朱理学,死读经书,重农抑商,君主专制(或回答:倡导个性自由,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民主思想。4分)。
②时代特点: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君主专制日益腐败(4分)。影响:清代考证学风,启迪近代民主革命(4分)。
50.答:①主张: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4分)。
②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展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不断打破迷信和教条(6分)
影响: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