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中古史八十题

2014-5-11 0:34:04下载本试卷

 中国古代史(1-3章)八十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因子的是( D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尚贤”  D.“存天理,灭人欲”

2、下列孔子教育思想和成就中,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3、孔子主张以德治民,提出了“仁”的学说。对“仁”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贵贱有“序” ②“仁者,爱人”③“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④“民贵君轻”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⑥“制于命而用之”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B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5、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C )

  A.体现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6、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D )①目的是争夺土地、人口和霸主地位 ②给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 ③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④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期,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这一历史特征(  A  )  ①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②公室将卑,大夫皆富 ③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④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  )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的需要而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9、《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此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C )  A.春秋时期使用铁器和牛耕     B.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         D.井田制遭到破坏

10、“垄断”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垄断”一词反映了( A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B.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追逐名利       D.春秋战国时期注重文化娱乐生活

11、下列叙述与战国历史相符的是( C )

  A.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  B.齐晋楚秦等国争霸

  C.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   D.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

1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C   )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13、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C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1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D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5、促使井田制度瓦解的根本因素是( A  )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B.私田的大量出现

  C.鲁国初税亩的实行               D.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7、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D)  A.墨子     B.孙子     C.孟子       D.韩非子

18、“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D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9、某君画了一幅《孔子编书图》,图中反映了以下内容,其中没有历史错误的是( B  )

  A.房间里烧着煤炭取暖         B.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C.孔子把纸铺在桌子上         D.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仁者爱人

20、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统治者)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

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段话的含义主要是( C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22、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打官司,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D)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守

2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  D)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24、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

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B)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25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

件是(  C)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26、焚书坑儒反映了(  A) ①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矛盾 ②郡县制度和分封制的矛盾 ③君权与相

权的矛盾  ④统一和分裂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7、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D)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28、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比较(  B)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29、西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除察举外,还有(  A)

  A.皇帝征召   B.辟除  C.大臣举荐  D.考试

30、汉代实行编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C)

  A.控制人口增长  B.组织人民进行训练  C.控制剥削平民  D.维持地方治安

31、汉代税收中较重的是( B)A.田租和更赋 B.人口税和更赋C.人口税和附加税 D.人口税和田租

32、张骞与班超出使西域,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B) ①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②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往来 甘英出使大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33、两汉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从外国输入中国的物品以奢侈品为主,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 D)  

A.汉代社会经济发达,重视经济交流   B.中国受自然条件限制缺乏某些产品

  C.汉朝统治者奢侈腐化          D.汉朝在对外贸易中不以经济为目的

34、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   D)

  A.晋楚城濮大战  B.秦始皇巡游天下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35、秦汉时期,我国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A) ①国家的统一②生产的发展③对外经济文

化交流频繁④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36、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的重大改进使纸的产量大为增加。这一改进主要是(    D)

  A.便于携带,使用方便B.利用水力,节省人工 C.器械简单,制作容易D.原料易寻,造价低廉

37.史载:启破坏了禅让制,继禹而立。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说明(C )
  A、有扈氏为维护民主传统而战应肯定  B、启为夺取部落联盟首领而战应该肯定
  C、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应该肯定    D、双方为争夺王位而战,都不应肯定

38商代甲骨文中有许多关于天象的记录,这主要出于下列哪一活动的需要    (C )

A.农业生产  B.战争  C.宗教祭祀  D.科技发展

39、我们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主要依据是        ( B )
  A、奴隶制度改变了人类无田国无家的落后状态  B、这种制度基本适应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C、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由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D、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40、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 A )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41、据史书记载:“汤有旱灾,……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可以说明商朝时      ( B )
  A、掌握了原始灌溉技术    B、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C、奴隶遭受沉重的压迫    D、农业生产已使用粪肥
42、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这是由                   ( B )
  A、夏民善于经商而来B、商民擅长经商而来  C、由商朝的国名而来 D、由商汤的国王名称而来
43、西周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实质上是(  B)

A.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的需要  B.西周的地方政权机构

C.由中央直辖的地方行政单位  D.拱卫中央的藩属国

44、下列情况符合夏、商、周三代历史特点的是( D )①三代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 ②邮驿传递制

度已建立 ③疆域主要局限于黄河流域 ④后来农业生产中习称的“五谷”已出现 ⑤三代相继体现

了我国奴隶社会兴衰的历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45.周王室东迁后,势力衰落的表现为:                ( D )①王畿之地大大缩小 ②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诸侯不再朝觐和纳贡 ④被迫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6.下列关于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天子统治地位

    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人口、土地的兼并战争

47.“围魏救赵”的成语出自       ( B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48.春秋时的诸侯国与战国时的诸侯国最大的不同是:                  ( C 

    A.领地的大小  B.国家的实力                  C.政权的性质  D.对周王的态度

4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 D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50、管仲在齐的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                 ( C  )

A.经济实力发展  B.军事力量加强  C.社会性质变化  D.实现称霸目标

51、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有:( A )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2、“战国七雄” 中的韩、赵、魏源出于 ( C )A.齐国 B.宋国 C.晋国 D.越国

53、下列哪项的手工业技术是用于漆工艺制造的                ( B  )

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B.夹纻技术 C.金银错技术   D.用曲造酒技术

54、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其主要标志是              (B  )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C.井田制在各国瓦解 D.各国进行了政治改革

55.造成“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历史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商鞅变法       ( B )

  A.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5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C) A.诸侯争霸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各国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

5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哪些对后世有消极影响(  A)             

  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 ④“为田开阡陌封疆”⑤“令民为什伍”

  A.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58.下列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内容的有:( B  )①老子 ②孔子 ③墨翟

 ④孟子 ⑤韩非子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59.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的是:                      ( C 

    A.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B.形成自己固定的历法系统

    C.《墨经》光学八条         D.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6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其原因有(  B)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1.儒家思想在战国受到冷落,秦朝遭到封杀,自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表明(  D)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③事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④儒家思想的影响在逐步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6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番论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D)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        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道家消极倒退的思想        D.法家实行法制的思想

63.下列古代科技成就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有(  D) 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②历法已形成自己固定的系

统 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④《墨经》提出“光学八条”⑤扁鹊发明四诊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64、某人画了一幅《孔子编书图》,图中内容有历史错误的是  (B  )①房间里面烧着木炭取暖

 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③桌子上铺着白纸 ④墙上用楷书写着“仁者,爱人”

A、①②③  B、 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65.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    ( C 

    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6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实行这一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 B)A、地主阶级的要求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C.法家思想的启示 D.统治阶级的权力欲

67清人赵翼曾赋诗云:“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昴代后,功及万

事长。”指的是秦始皇(D )

A、修及阿房宫 B、修筑骊山陵墓 C、开凿灵渠 D、修筑万里长城
68、秦朝统治不到20年就灭亡了,这说明                ( A )
A、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是统治巩固的根本保证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C、郡县制的地方管理制度,不利于国家政治的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69、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繁荣
 B、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D、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70.汉朝实行的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是:                    ( A 

    A.刺史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察举制       D.编户齐民

71、.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9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72、.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    B.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

C.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D.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

73、.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C 

A.加强诸侯王的势力 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74、.东汉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这被称为(  B

A.皇帝征召     B.乡举里选    C.公府与州郡辟除     D.举孝廉

7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76、.到汉武帝时期,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77、.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核心是:A.人定胜天 B.劳心者治人   C.独尊儒术   D.君权神授

78.张骞“凿通”西域的重要意义有:(  )①新疆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②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 ③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 ④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9.秦汉对匈奴的战争,恰当的分析是:                              (  

    A.是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保护了中原文化体系的独立完整  D.是民族间征服与反征服的战争

80.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各项,与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有关的是

①   汉初休养生息 ②解决王国问题 ③设立西域都护 ④实行独尊儒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2.对于两汉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和亲”,正确的认识是

A.标志着双方战争基本结束,和平开始  B.密切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
C.屈辱的求和行为,有辱人格国格    D.于汉族是被迫,于少数民族是征服的结果

83、两汉与匈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第三次用兵匈奴后,在新疆设置了西域都护B.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

C.东汉初年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

D.东汉派窦固、窦宪出兵匈奴,最终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胁

84.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人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古代很早就懂得

A.保护自然资源  B.封闭山林猎场C.严惩猎杀家犬  D.禁止乱砍滥伐

85.我国古代最早在今天广西境内设置行政机构的封建王朝是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86.秦朝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通西域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扩大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

  C.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  D.加速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

87.秦汉时期,下列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①河套地区②西南夷地区③西域地区(  A)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88.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D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

89.西汉时,海上丝绸之路经过:                                   ( A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苏伊士运河

90.在汉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的国家是:( A  )A.安息B.大秦C.贵霜  D.印度

91.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                  ( D  )

    A.晋楚城濮大战 B.秦始皇巡游天下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92.下列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居世界第一的是:                        ( C )

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②太初历 ③地动仪 ④麻沸散 ⑤纸的发明 ⑥《神农本草经》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2.后世尊张仲景为“医圣”,主要是因为 (  A)                

  A.他的著作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B.他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C.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D.他提出了中医“四诊法”

93.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与其同时代人物董仲舒“天人感应”说鲜明对立     ( C  )

  A.荀子  B.老子  C.王充  D.韩非子

94.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D.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记录

95一位古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肯定王昭君出塞是因为(  D)

A. 昭君出塞不畏艰难         B. 昭君出塞是为了个人幸福

C. 昭君出塞是为了国家利益      D. 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96.《汉书•严安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A)

A 、徭役繁重 B、邢罚严酷 C、土地兼并严重 D、人民勤劳

97.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秦朝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C.秦朝开始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成为历代铸币制造样式D、开发的灵渠第一次沟通长江和珠江流域

98.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C)

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99.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 ( C )

A、用犬进行狩猎 B、不乱砍伐林术C、保护自然资源 D、垄断自然资源

100.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C)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101.“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上述言论反映了作者的什么主张(  C)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独尊儒术

10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C)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9.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D)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103.汉武帝“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  C)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赏赐王国封地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104.有关两汉刺史制度的介绍,正确的是( B  )

A、刺史开始时没有固定的治所,但级别很高B、刺史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C.东汉地方行政区划包括郡县二级、西汉末年刺史执掌州军政大权,成为州最高长官

105.我国古代在今云贵高原设置郡县始于 (  C)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3.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都到达的地区是(  D)

A、西亚 B、中亚 C.东南亚 D、南亚A、西亚 B、中亚 C.东南亚 D、南亚

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秦汉文化对后世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此回答14—16题。

106.万里长城、秦兵马俑等反映的秦汉文化的特点是( D  )

A、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B、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C、建筑成就高超 D、气势恢弘

107.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突出地说明了(   A)

A、秦朝国威和文明对世界影响深远 B、中国制瓷技术对世界影响巨大

C、秦的统一和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影响当时世界 D、商文化在世界上有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