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试题
第1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有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2.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A.赢政功绩极大 B.皇权至高无上 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D.实行礼制
3.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那一场事件?
A.西晋五胡乱华,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亡于女真 D.清末八国联军
4.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的影响
5.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
6.“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问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A.1853—1863年 B.1885—1895年 C.1912—1922年 D.1937—1947年
7.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人人心,地主和旧官僚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8.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9.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日先生、日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观念的影响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底层民众的呼声
10.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11.右图是新中国建立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她应该
出现在
A.文革期间 B.大跃进期间
C.改革开放后 D.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12.下图是l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
C.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
1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4.下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位:亿元)
年份 | 进口 | 出口 | 差额 | 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 |
1951正 | 8.2 | 11.2 | +3 | 10.96% |
1997年 | 1423.6 | 1827.0 | +403.4 | 36.10% |
A.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 D.出口增加
15.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
16.对雅典民主政治评价不恰当的是
A.创造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B.催生了繁荣的雅典文化
C.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D.是间接民主,选举代表管理国家
17.某同学正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近代西方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权力运行的平衡和谐的是
A.洛克和孟德斯鸠设计的三权分立机制 B.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
C.天赋人权学说 D.人民主权说
1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权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
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2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转化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第一次成功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建立
21.“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①建立人民公社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③发展乡镇企业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8.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例如下表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日本 | |
1937 | 41.1 | 12.5 | 9 | 6 | 3 | 4.8 |
1948r | 56.4 | 11.7 | 4.3 | 4.1 | 2.1 | 1.5 |
下列各项符合上表内容的是:
A.美国在工业生产领域占压倒性优势 B.美国在国际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
C.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外汇黄金储备 D.美国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23.下图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总量柱状图,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植②战后政治民主化改革③科技教育的发展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⑧
C.②③④ D.①②③
24.2007年8月15日,美国股市收盘时仍然保持了连日以来的下跌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证(上海证券)指数也 比前日下跌了l04.43点。这一现象最主要说明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国的普通群众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25.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最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据你推断,这个“世纪人物”应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其中第26至第30题为必做题,第31题、第32题为选做题,两题任选其一。)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在政治领域有突出表现。以自由、民主、法制为特色的新的政治观念、制度和实践给现代文明以崭新的形象。其基本走向是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国家权力的有效化。……后者的主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或联邦制的发展,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协调,国家机器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干预等。
——许序雅《世界文明简史》
请回答:
(1)东方文明古国中央集权政治有什么特点?中央集权政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分)?
(2)封建时代东方国家权力本质上是什么?这种权力的“有效化”会产生哪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4分)
(3)近现代史上美国国家权力的有效化,以美国独立后初期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最为典型,请举例说明。(5分)
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予以简要评价。(8分)
(2)材料二对材料一有关观点的修正有何重要意义?(3分)
28.(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4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图15 1950年初中苏签订友好条约
材料二:
表3:1928、l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表 表4: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 1928年 | 1940年 | 增幅(%) |
钢(万吨) | 430 | 1830 | 326 |
煤炭(万吨) | 3550 | 16000 | 368 |
棉纺物(亿米) | 26.78 | 39.54 | 48 |
谷物(万吨) | 7300 | 9550 | 31 |
项目 | 1952年 | 1957年 | 增幅(%) |
钢(万吨) | 135 | 535 | 296 |
煤炭(万吨) | 6600 | 13100 | 98 |
棉纺物(亿米) | 38.3 | 50.5 | 32 |
谷物(万吨) | 16092 | 19505 | 19 |
——《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三:l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资金积累。
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拟定的工业化规划提供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地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4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参照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3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29.(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
——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为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并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11分)
30.(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l951年l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l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材料三:l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岳麓书社出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中,有的观点可以互相印证,有些观点却互相矛盾。请你就这两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6分)
(2)据以上材料,结合你自己的看法,综述马歇尔计划的作用。(6分)
31和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
31.(9分)19世纪中期的埃及、日本和中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据此并结合三国改革的史实回答:
(1)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
(2)中日两国改革的结局有何不同?(2分)简要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4分)
32.(9分)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两人都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4分)
(2)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5分)
广东省肇庆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7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B | C | A | A | C | D | B | B | A |
题号 | ll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C | C | C | A | D | D | A | B | C |
题号 | 2l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B | A | A | B | D |
二、必做题(共66分)
26.(共13分)
(1)特点:全国听命于国君,中央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委派。(2分)分散的小农经济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2分)
(2)君主专制(1分)。抗衡外族进攻和兴修水利工程,保护小农经济发展(或提高对社会和环境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分);横征暴敛导致小农经济破产,引起农民反抗(1分)。
(3)1787年美国宪法使美国由松散的邦联改组成为拥有统一中央政府的联邦国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1933年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行政权力全面扩张,部分调整生产关系克服了经济危机。(3分)
27.(共11分)
(1)根据自然法则,人人平等。人是评判万物的标准。怀疑神的存在。强调人人平等,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肯定人的地位和决定作用,怀疑神的存在,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张扬。但过分强调人的感觉的作用,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8分)
(2)强调人的理性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于纠正智者学派的缺陷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分)
28.(共l9分)
(1)体现: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分)作用: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政策;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助于新中国培养人才。(3分)
(2)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10分,每点2分)原因: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4分)
29.(共11分)
①努力: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进行辛亥革命;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提倡民主、科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蒋介石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8分)
②特点:各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各派的政治活动都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即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到追求人民民主专政。(3分)
30.(共12分)
(1)相印证:四则材料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若回答:材料一、四都认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想通过经济援助来控制欧洲;或者,材料一、三都认为,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道路。均可给分) 相矛盾:材料二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美国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材料四认为,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外,目的是遏制苏联。(6分)
(2)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加强了美欧联系);促进了西欧经济恢复发展和走向一体化。(其他合理答案也适当给分)(6分)
三、选答题(共9分)
31.(共9分)
(1)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的加剧;三国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3分)
(2)中国的改革以失败告终,日本改革后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分)最主要原因是两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中国的局限于引进技术,没有对政治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 (2分)日本的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全方位进行“西化”。(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2.(共9分)
(1)三权分立(2分);中国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美国是《联邦宪法》fl787年宪法)(1分)。(2)孙中山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3分,答到其中任3点即满分)华盛顿的努力:创立总统否决制度、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2分,答到其中任2点即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