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4-5-11 0:33:53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回答12~13题

12.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有教无类”②贵贱有“序”③“仁者,爱人”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3.“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安心,地主劳动回心。”你认为这一局面应出现在

  A.1931年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新中国土地改革运动后        D.改革开放时期

考察形态各异的历史材料是再认、再现历史的重要手段。回答14~17题。

14.现代史学家翦伯赞写道:“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其中后两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文成公主入藏            D.昭君出塞

15.《史记·河渠书》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中的“渠”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16.梁启超在评价戊戌变法时写道:“……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其中“举国鼓舞欢蹈”的准确理解应是

A.变法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

  B.变法得到广大汉族官僚地主的支持

  C.变法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的拥护、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D.变法得到旧官僚和立宪派的支持

17.中新网2007年11月23日电 香港文汇报援引英国媒体的报道称,英国一个展览展出10套影响世界的服装。下列服装你认为最有可能入展的是

A. 中山装         B.列宁装

C.红卫兵装        D. 休闲装

  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据此回答18~20题

18.韩非主张“法治”,认为法律应向全国公布,臣民必须遵守。这表明其“法治”思想实质是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用法律约束个人的行为

C.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的意志

19.明朝《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这说明当时的时代特点是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古代法律得到继承和发展        D.封建经济的继续繁荣

20.下列著作中,最早提出“依法治国”原则的是

 

A          B            C          D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回答21~23题。

21.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来概括,应是中国共产党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力量         B.受“左”倾思想的全面控制

C.尚未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还未认识到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22.历史提供给中国共产党成功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是     

A.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发表

B.参与并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在华北事变后,发表《八一宣言》  

 D.领导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举措是C   

A..建成一批世界先进技术工程项目     B.形成合理的对外开放格局

C.发展乡镇企业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8.(32分)土地问题事关民生之本,是历代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在历史上曾多次依据不同的历史情形,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和措施,并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局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中的这句话,早就被人引用来形容春秋时代社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春秋末期“君子”陵夷,政权易手,先前的封建秩序(分封制)早已荡然无存。……社会结构的变化不能不引起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观念形态等方面的相应变化。”

                                  ——钱穆 《国史概要》

材料二 “ 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北宋熙宁五年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丈量土地,检验土地肥瘠,分为五等,规定税额。”

——《百科知识·宋朝》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悉并为一条,折办于官。”

——《明史·食货志·赋役》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2分)并指出这一变化是怎样实现的?(6分)

(2)你认为导致上述变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对政治、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3)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严重的社会问题。请你依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北宋、明朝各采取什么经济政策来缓解这一问题?(3分)其政策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三,指出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2分)为此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4分)

(5)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针对土地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和材料五的实质分别是什么?并概括指出导致上述两次探索活动失败的共同原因。(6分)

39.(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召开前,国际奥委会曾向清政府发出邀请,但当时的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没有应邀参加。……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此后,中国正式参加了第10、11、14届奥运会……。

材料二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承认。但是,对于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仍有个别人持敌视的态度,……坚持“两个中国”的错误态度。……中国奥委会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

材料三  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1年,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及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京,这个有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终于获得成功,于2001年7月得到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回答:

(1)材料一中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是什么?(4分)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为何长期没有参加奥运会?(6分)

(2)北京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重要的人文古迹和民主爱国的优良传统。如果你是2008年奥运会的一名志愿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就以上两方面各举一个典型事例,并向游客介绍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并于2001年成功获得奥运会举办权的共同因素。(4分)

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

12.D 13.C 14.D 15.B 16.C 17.A 18.C 19.B 20.B 21.C 22.B 23.C

38.(32分)

答:(1)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向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转变。(2分)私田的出现;(2分)春秋时期采取按田地多少征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人所有;(2分)战国时期,从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2分)

(2)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2分)政治上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分封制崩溃、奴隶制瓦解、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任答一点可得1分);(2分)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2分)

(3)唐朝的两税法、北宋的方田均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3分)共同点是按田地多少来征税。(2分)

(4)问题:人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或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逐渐显著)。(2分)推广植棉和种植适宜于贫 土地的高产农作物品种,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3分)鼓励垦荒。(2分)

(5)实质:材料四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分)材料五是“一大二公”(规模和经营范围大,集体化、公有化程度高)。(2分)根本原因:都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2分)

39.(20分)

答:(1)内忧:人民革命,面临统治危机 (2分)外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

西方反华势力的敌视;一些国家制造“两个中国”;新中国综合国力较弱;中国抵制奥委会的不公正做法。(4分,任答两点得4分。)

(2)长城。(1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表现了爱国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2分)

【评分说明:答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文化古迹1分,历史地位2分。】

五四运动。(1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

【评分说明:新文化运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运动1分,历史地位2分。】

(3)答: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长期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国际局势的缓和。(4分,言之合理即可)

【评分说明:回答:“中国恢复了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日益密切。”“中国积极支持国际奥委会的工作,遵循国际奥委会的广泛性原则”。“中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取得巨大成绩”。“北京申奥工作的努力,以及北京是中华文明古都的地位和魅力等”,均可给分。】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Tesoon.com

 天星版权

 

天·星om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om

 
文本框: t e s o o n

Tesoon.com

 天星版权

 

天·星om

 
文本框: t e s o o n
文本框: t e s o o n
文本框: 天星
文本框: t e s o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