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08年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4-5-11 0:33:54下载本试卷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08年高三历史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信息题

      2008.5.20

本试卷共8页,3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協”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已经使用耒耜的锄耕方式      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       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

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3. 右图是一幅于1958年绘制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壁画体现了

A. 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B.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左”倾错误发展严重泛滥 

D. 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

4. 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勿感敢与吾人交游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A.维新变法运动是当时的主流        B.广州起义损害了人民利益

C.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D.清政府尚未完全腐朽

5.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6. 1988年,法国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与《费加罗杂志》联合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当被问及什么是法国革命的最好象征时,法国人把《人权宣言》放在首位。这主要是因为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B.否定封建专制特权制度

C.首次确定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 1932年美国总统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住无定所,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是否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要求企业制定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 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的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现代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9.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   

A. 浪漫主义文学  B. 启蒙文学  C. 现实主义文学 D. 古典主义文学

10. 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阵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

介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经

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1.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已禁止,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反映的主张

A. 重视礼仪教化    B. 主张礼法并施   C. 强调严刑峻法  D. 提倡为正以德

12. 1923~1929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       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13.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4.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http://image.bbs.tom.com/pic/407/8/8037.jpg15.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

该图反映的背景是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抗衡   

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16.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17.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81945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爱好民主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19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关,具有爱国性质

B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20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

项目

时间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人均收入

1965

2400多万元

5亿元

1995

5.35亿元

23.3亿元

817

对上述变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各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援     西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1.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

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A.牛尊的制度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

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

22.如右图所示,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

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

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  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   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

23.联系所学知识观察右图,判断1933年罗斯福与农场

主的交谈,涉及的主要话题应是

A.提高农业产量       B.增加农业出口工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修建水利设施

24.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l-3量增加了27%。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C.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   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25. 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图标以

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

这种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  

A. 篆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5分。2611分;2714分;2817分;2914分;3010分;3132题是选做题,9分,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

【材料二】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材料三】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51

267

36000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理由。(3分)

2)依据材料,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2分)

3)请依据材料,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3分)

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有学者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寻求自立、解放和现代化。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奠定国民经济基础。中国建立国民经济、工业、大学基础体系,制造出“两弹一星”。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第三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一阶段中,资产阶级在探索政治制度现代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2分)导致这些尝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

(2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二阶段中,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标志是什么?(1分)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3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三阶段中,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哪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6分)

28.(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10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其中第一部分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睁眼看世界为起始,到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再到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这些复兴之路先后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材料二 20071013日,《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也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近800米的展线,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浓缩了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来自四川的八旬谭姓老者,一边重复着毛主席的这句话,一边在开国大典巨幅图片前留影。五名来自首都钢铁工学院机电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也一起在这里留影,他们说:“站在这里我们心潮澎湃,感觉自己重生了。”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材料三 20071015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报告。其中报告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闸门的?6分)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一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6分)

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思想文化?(3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占全国人 

占国民

 

 

 

 

 

工人工

资下降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

36.5%

1855

85(万)

1857

1520%

1856

87(万)

  

  

80%

40%

1863

109(万)

18661867

1020%

1866

130(万)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五】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险。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2分)

3)结合材料二、四,回答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1分)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如何评价这一定地价之法?(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1分)

30. 10分)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维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毋庸置疑,法国人有足够多的理由为法兰西文化当年的辉煌感到自豪。……世界各国的人民在提及法兰西文化时,不仅是油然的生敬,而且还每每心存感激。”(摘自《法国通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英国首开什么先河?(1分)

2)文中为什么说“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2分)

3)指出从18世纪至19世纪70年代法兰西在思想史上为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思想对中国近代史产生哪些影响?(3分)

选做题:以下3132两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9)

注意:请考生从下面的两道选做题中选择其中的一题进行答题(不能同时选做两题,否则选做无效,不能得分)。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

319分)自由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众所周知,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它与革命交相更替,互为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久保利通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梭伦改革中有哪些政策能体现这一思想?(2分)

2)材料二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那你是怎样看待穆罕默德·阿里的?请说明理由。(2分)

3)材料三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时期在这一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请指出梭伦、穆罕默德·阿里、大久保利通等人的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1分)

329分)自由选考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反对法国,二十年的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对拿破仑的评价是否准确?请说明理由。(3分)

2二十年的胜利果实”是否如材料中所说的“被剥夺一空”?请加以说明。(3分)

3)请结合史实分析拿破仑失败的原因。(3分)

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A

D

B

D

D

A

A

B

D

B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A

A

A

C

B

C

B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5分。2611分;2714分;2817分;2914分;3010分;3132题是选做题,9分,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

注意: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中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6.11分)参考答案:1)认为妇女再婚正常(1分)。

因为官僚贵族子弟争娶兰芝(1分),阿兄(亲属)认可(1分)。

2)生活困难,难以生存(1分);社会观念鼓励,认为非常荣耀(1分)。

3)唐朝受少数民族影响,宽容妇女再嫁(封建礼教观念不强)。(1分)明清封建思想教育毒害(1分)明清统治着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1分)

4)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材料一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不足以说明整个社会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3分)

27.14分)参考答案:1)尝试: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2分)

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3分)

2)标志: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1分)

特点: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2分)

3)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要答出任意六点即可给6分)

28.14分)参考答案:1)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2分)

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局面,进而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条件;(2分)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觉悟的提高;(1分)

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促使后人继续探索与奋斗。(1分)

2)①政治上结束了反帝厦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及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根基;(2分)

经济上恢复了经济并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2分)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走上国际舞台树立国际声誉莫定了外交基础。(2分)

3)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4)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3分)

29.14分)参考答案:1)思想: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2分)

措施: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2分)

2)措施: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益(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如颁布保险法):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确立最低工资)。(2分)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良好的政治环境,加之工人经济待遇的改善,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分)

3)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1分);

含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2分)

评价: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1分)它是一个改良主义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权益,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1分)

4)经验:坚持以民为本、保护农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除注意人与人和谐外,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的谐发展。(1分)

30.10分)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1分)

217世纪至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反对专制王权

和盲目信仰,提倡进步和理性。(2分)

3)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狄德罗是杰出的启蒙思想家。19世纪,出现了空想

社会主义理论,法国是这种思潮的中心,其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都是法国人,其思想

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革命实践所产生的原则也成

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财富。(4分)

4)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维新变法时改良派把启蒙思想介绍到中国,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2、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宣传革命的思想武器;3、新文化运动时,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也大力宣传进化论和天赋人权等观念。)3分)

319分)参考答案:1)公平思想(或答折中、中庸思想)(1)。如颁布土地法令上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2分)

2)肯定态度,理由如下:结束了埃及的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促进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建立了近代工 业,提高了生产力;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2分) 

否定态度,理由如下: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是一场奴役和掠夺;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2分)

3)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或“置产兴业”政(1分)。政府负责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扶植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大力拓展海外贸易等。(2分)

4)改革创新、坚强不屈的改革精神等。(1

32.9分)参考答案:1)不准确。对于拿破仑在军事、行政、法律规范等方面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但是对拿破仑是由于“疯狂了”,而导致失败是不正确的。他过分强调了拿破仑个人性格的作用,而没有从本质上分析拿破仑失败的原因。(3分)

2)不准确。《拿破仑法典》在法国长期沿用,也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影响;拿破仑战争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扫荡了本国和欧洲封建势力;推行《法典》,扩大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激发起欧洲国家的民族意识觉醒。(3分)

3)连年的战争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的基础;拿破仑的侵略战争加剧了与欧洲各国的民族矛盾,引起了欧洲的广泛反抗;在统治后期开始向旧制度妥协,促成了帝国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欧洲反法同盟势力强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