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

2014-5-11 0:33:55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

命题人 吴金余

  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60)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是一个重视制度创新的国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对于这三种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制度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地方长官都通过任命产生   D.都为历代统治者的持久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2.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该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严刑峻法的现象有所改变  B.执法过程开始渗透儒家伦理思想

  C.儒学开始取得独尊地位   D.统治者强调和谐的统治理念  

3.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4.普罗塔戈拉说“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暂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感觉对神的敬畏,人的渺小  B.怀疑神的权威,开始注重人的研究

  C.在当时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D.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5.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频繁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发展          D.人文思想盛行

6.下列各项中,最能促进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是

 ①冶铁技术的进步  ②封建政府的重视和扶植

 ③中外经济的交流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  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最高   B.产品仅供国内消费

C.生产形式以大作坊生产为主   D.生产技术主要来自实践经验的积累

9.“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0、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就在于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其中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问题上的突出表现不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B.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矛盾学说

C.社会主义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   D.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1、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12、“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13、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  D.都是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14、右图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

  B.一国两制方针制订,祖国统一成为必然

  C.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两极格局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15、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16、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感慨地说:“今天,欧洲终于圆了欧元梦!”欧洲媒体将2002年1月1日这一天称为“E日”,与1944年6月6曰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D日”相提并论,欧盟的成立和欧元的正式启动说明了

  A.欧元已完全成为广为流通的世界货币

  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C.欧洲在政治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

18、1991年,美国总统乔泊·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找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这材料最能够表明

  A.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B.苏东剧变以后,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美国为了千涉他国内政而积极制造舆论 D.美国凭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保护神

19、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有人对近代以来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新古典主义美术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         ②《拾穗者》米勒

            

③《赛纳河之晨》莫奈            ④《马拉之死》大卫

A.①—浪漫派绘画作品    ②—印象派绘画作品

B.③—印象派绘画作品    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C.①—浪漫派绘画作品    ③—印象派绘画作品

D.②—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  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水笔答题。

2、 答卷前先将密封内的项目填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1分,24——27题各12分,只能选择其中两题作答,共60分。要求:紧扣题竟,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否则扣2—3 分。

21、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不断演进,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始皇与伯利克里推行的政治制度有什么根本不同?它们的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 (4分) 

(2)A.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4分)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体现特征

历史意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屈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会……行政权属于合众国总统……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B.结合所学知识以及上述表格的内容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2分)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哪些特点? (2分)

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194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只有1.132亿吨,1978年达到3.048亿吨,29年间平均递增3.5%。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亿吨,6年间平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为1985年到今。199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666亿吨,11年间平均递增1.2%。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1984年间“粮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3)你认为当前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分)

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一一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观察下列图片

  

图1遨游太空的第一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6分)

(2)据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1分)

(3)2007年,中国成功启动探月工程,中国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美丽的现实。分析中国从事这项战略活动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4分)

24——27考生任意选择两题作答。(每题12分,共24分。)

24、(12分)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图中哪一现象最能体现民族融合?(1分)

(2)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1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分)

(3)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12分)

  材料一 甘地思想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11月)

  材料二 背景事件

  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公布了损害印度人民权利的高压政策《罗拉特法案》,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抗议,同年4月,英国殖民者制造了枪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1922年,发生了农民与当局冲突的乔里乔拉事件,甘地认为这是暴力行为,为“无知者的不人道所激怒”而绝食五天。并且下令终止了这次不合作运动。同年,本人被捕入狱。

  材料三 甘地活动剪影

   

材料四 评说

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他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甘地传》徐友珍编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爱因斯坦:我们的下代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样的人。

回答:

  (1)概述指出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主张的背景及其这一主张的核心。(3分)

  (2)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及其主要事迹.(5分)并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甘地(4分)

26、【探索历史的奥秘】

  (12分)希腊自古相传,在克里特岛有一座令人向往的迷宫。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克里特岛的米诺斯遗址上开始挖掘。后来,一座宏伟的宫殿遗址出现在人们面前,为研究希腊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有关米诺斯宫殿遗址和克里特文明的一部分资料,主要有: 《荷马史诗·奥德赛》、伊文思《米诺斯王宫》、 《百合王子》浮雕、“线形文字A”。请你判断以上所列材料哪些是文献资料,哪些是实物资料,哪些是口述资料?(6分)

②你认为伊文思在米诺斯宫殿遗址上的挖掘是否具有科学价值?说明你的理由。(4分)

27、【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82年国家决定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城市已经很少。20年来,大城市已无一处完整的了,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经过多方考察,仅仅只选取了平遥和丽江两处小城。若在申报,连县一级的小城也很难寻找了,只能从更小的乡镇、村镇中寻找了。

              ——摘自《中国文物报》2003年10月31日

  材料二 在《欧洲名城保护》电视节目中有两个镜头:一是雅典卫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庙虽花多年时间刚刚修好,但石墙残破如故。实际上修复工作只是新补上了一小块经考证的檐口,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神庙周围环境清洁,游客都与遗迹保持着一定距离欣赏,绝无哗噪之声。二是主持人介绍,法国早在1913年就制定了非常严格、明确的古建筑保护法,例如规定古建筑及其方圆五百米内的景物,未经政府允许不得变动。

  请回答:

  (1)经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截止2004年全国共有101座,其中只有平遥和丽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欧洲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做法能给我们提供哪些借鉴?(6分)

(3)你认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与环境保护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2分)

盐城市第一中学200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C

B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A

D

B

B

A

C

C

二、主观题:

21、

  (1)政治体制: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伯利克里推行民主政治。(2分)基本特征:君主专制的基本特征是(以皇权为核心的)权力高度集中,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2分)

 (2)A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体现特征

历史意义

《权利法案》

议会主权(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1分)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分)

1787年宪法

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1分)

确立了联邦(总统)共和国政治体制(1分)

B.作用:以法律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成果:否定和替代君主专制政治;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每点1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3)特点:民主程度不断提高: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如答其它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22、(13分)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允许自由买卖;科技投入等。(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波动剧烈。(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建议:

从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化、耕地、农村劳动力等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每个角度2分,答出三个角度即可,总分不得超过6分。

(3)增加政府投入;重视科技;节约粮食等。(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分析:(1)由材料中的“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等信息可知自然科学有利于思想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2)根据图片即可判断:航天技术的发展。

(3)分析条件时注意国力的增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分析意义时注意对科技发展方向的影响、国际地位的影响、综合国力的影响、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影响。

23.参考答案:(1)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6分)

  (2)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 (1分)

(3)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科技不断进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意义:推动中国科技向新的层次和高度发展;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4、(1)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2分)汉人使用叉子吃肉。(1分)

(2)没有。(1分)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2分)

(3)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不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2分)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2分)

25、25.解析:本题考查印度近代资产阶级领袖甘地。要掌握甘地为印度的独立所做的贡献,理解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基本思路,辩证地看待这一政策对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促进作用和消极的阻碍作用。

25. 参考答案:

(1)背景: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高压(镇压)政策,激起印度反帝运动的进一步高涨。(2分)核心是非暴力。 (1分)

(2)目标:争取印度的民族自治。(1分) 主要事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手纺车运动(土布运动)、食盐运动、绝食祈祷(任答一点即得1分,共4分)。

  甘地创立了独特的非暴力主义思想(甘地主义),(1分)领导了大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分),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印度的民族英雄,(1分)也是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伟人。(1分)

26、分析:文献资料是记载当时历史原貌的史书资料;实物资料是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资料;口述资料是指无法经过考证,但民间流传下来(文字资料)的资料。对伊文思的挖掘作评价时可一分为二,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参考答案:①文献资料:伊文思《米诺斯王宫》; (2分)实物资料:  《百合王子》浮雕、“线形文字A”; (2分)口述资料:《荷马史诗·奥德赛》。 (2分)

②第一种观点:没有。因为伊文思在发掘米诺斯宫殿遗址的过程中,破坏了遗址的原貌,弊大于利。第二种观点:有。伊文思利用自己的才能和财产,发掘出宫殿遗址,利大于弊。(4分)

27、分析:世界文化遗产需要保存历史的原貌,但我国很多古文化遗产因为人为的破坏而推动了原来的内涵;可从法律、科学的计划的制定、保存真实原貌、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等方面整理答案。

参考答案:(1)平遥和丽江保存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环境,其他城市破坏严重。(2分)

  (2)①真实性原则:有科学的计划;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严格的法律保障。(6分)

  (3)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制定保护政策;保护古城文化:治理环境;减少商业活动对古城的冲击。(2分,回答到任意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