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三理科综合第二次调研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第Ⅰ卷
1.图16-1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 )

图16-1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2.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与图16-2所示的情况相符合( )
A.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比
C.高等植物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
的比值
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3.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下列有关这种牛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6-2
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
B.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C.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D.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现正常个体
4.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
标记尿苷的培养液中培育数小时,然后将细胞进行匀浆化处理并分级离心.那么,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 )
A.质体、高尔基体 B.细胞膜、核糖体
C.细胞核、核糖体和液泡 D.线粒体、核糖体和叶绿体
5.取3株根系发育完善且大小相似的洋葱幼苗,分别置于3个广口瓶中种植(3个广口瓶内分别注入不同培养液,其pH值已测出),在室温下几小时后取出植株,再测定各自溶液的pH值,实验结果如下表
| 广口瓶编号 | 试剂 | pH值 | |
| 放植株前 | 放植株后 | ||
| 1 |
| 6.21 | 6.01 |
| 2 |
| 6.84 | 7.82 |
| 3 | 蒸馏水 | 6.96 | 6.68 |
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后呈酸性,所以pH值减小
B.洋葱吸收
多于
,从根表面置换到溶液中的
多于
,所以pH值增大
C.3号瓶pH值的变化最可能是测量的误差
D.实验可表明洋葱根细胞的载体数量:![]()
6.下列变化能够实现的是( )
①弱酸与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 ②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应有气体生成
③两种酸的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④复分解反应中既没有生成水也没有生成沉淀和气体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通常状况时,28g氮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B.常温常压下,1mol二氧化氮完全被碱吸收消耗
个氢氧根离子
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D.标准状况时,22.4L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
8.下列每组物质相互反应,无论这两种物质用量比如何,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偏铝酸钠和盐酸 B.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
C.硝酸银和氨水 D.碳酸氢钠和盐酸
9.A、B、C为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A、B处于同一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和
,
的离子半径大于
、
与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 B.原子序数A>B>C
C.离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C>A>B
10.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2A(g)+B(g)
x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中的容积扩大2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x=3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大
11.在pH=9的氢氧化钠和pH=9的醋酸钠的两种溶液中,假设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和
,则A和B的关系是( )
A.
B.![]()
C.A>B D.A=B
12.据报道,摩托罗拉公司最近研制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用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10倍,有关此电池的叙述错误的( )
A.正极电极反应式:![]()
B.负极电极反应式:![]()
C.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值降低
D.当外电路通过1.2mol电子时,理论上消耗甲醇6.4g
13.对于反应
、若有0.1mol
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HCl为0.7mol B.其转移电子6mol
C.参加反应的HCl为1.4mol D.氧化产物为0.2mol
1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至恰好为中性
![]()
B.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
气体 ![]()
C.稀
与Cu片反应:![]()
D.以惰性电极电解KCl溶液 ![]()
15.如图16-3所示,均匀杆AB重为G,A端用细绳吊在O点,在B端加一个水平力F,使AB静止,此时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细绳与竖直方向成q角,则:( )

图16-3
A.拉力F一定大于G B.绳子拉力T一定大于G
C.AB杆与水平夹角a必小于q D.F足够大时,细绳可在水平方向上
16.一个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铀核,发生a衰变后变为一个钍核,a粒子和钍核运动径迹如图16-4所示,则( )

图16-4
A.径迹1为a粒子的径迹,运动方向为顺时针
B.径迹1为a粒子的径迹,运动方向为逆时针
C.径迹2为a粒子的径迹,运动方向为顺时针
D.径迹2为a粒子的径迹,运动方向为逆时针
17.如图16-5所示,A、B是一段粗糙程度相同的凸凹形路面,且A点与B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知物块m以初速度
从A滑到B时速度为
,而初速度
从B滑到A时速度为
,则
与
的关系是( )

图16-5
A.
<
B.
>![]()
C.
=
D.无法判定
18.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用
表示两个分子之间的势能,当
时两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设两个分子相距很远时
则( )
A.当
时,
随r的增大而增加
B.当
时
随r的增大而增加
C.当
时
不随r的变化而变化
D.当
时![]()
19.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那么:( )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
C.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D.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20.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6-6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图16-6
A.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向上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21.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
的某种两面平行玻璃砖的表面,如图16-7所示,i代表入射角,则:( )

图16-7
A.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当入射角足够大时,折射角r就会超过45°
C.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45°角入射
D.当入射角足够大时,射入玻璃中的光线就会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22.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A地的地平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物体,物体的加速度与拉力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质量m的物体在B地的地平面上做类似实验,得到加速度与拉力关系如图16-8中图线B所示,A、B两线的延长线交aO轴于同一点,设A、B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
,由图可知( )

图16-8
A.
,
B.
,![]()
C.
,
D.
,![]()
第Ⅱ卷
23.(10分)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条件,某学生设计了3个实验装置(A、B、C)置于光下,如图16-9所示.

图16-9
(1)以下3种情况,能否得出结论?如果有的话,是什么结论?如果没有的话,说明原因?
①只将装置A和装置B的实验结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将装置B和装置C的实验结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只将装置A和装置C的实验结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种子的干重一星期后有所减少,试解释此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
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16-10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
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下表.请据图表回答:

图16-10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 0.30 | 0.35 | 0.50 | 0.70 | 1.10 |
(1)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________.
(3)金鱼藻生成的
若在同一细胞内被消耗,在其整个过程中,
穿过了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4)20℃条件下,用15klx的光连续照射11.3h,合成的葡萄糖约为________mg,其中约有________mg用于呼吸作用.
(5)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
产生较快,但3d后
生成减慢,其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5.(15分)有图16-11转化关系

图16-11
(1)若C是可用作自来水消毒的气体,D、E是氧化物,D转化为E时增加氧的质量约是总质量的25.8%,则A是________(写化学式),并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C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E是酸酐,且为易挥发的晶体,则A是________(写化学式),D转化为E的条件是________.
(3)若C是水,B是无氧化合物,且在同系物中是分子量最小的化合物;E能使紫色石蕊显红色,则A是________(写化学式).A、B、D、E中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3)中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①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B→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12分)据统计,40%的飞机失事时,机舱内壁和座椅的塑料会着火冒烟,导致舱内人员窒息而死.为此,寻找装修机舱的阻燃聚合物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有人合成了一种叫PHA的聚酰胺类高分子.温度达180—200℃时,PHA就会脱去水分子变成PBO,后者着火点高达600℃,使机舱内人员逃离机舱的时间比通常增大10倍.
(1)若某机舱内壁、座椅均为聚丙烯塑料,在飞机失事后,试推测聚丙烯塑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产生的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
(2)已知PHA的结构式为:

当温度达到180—200℃时,由于链节中羰基(
)上的氧原子活化参加反应而脱去2个水分子(已知苯环上的氢不参加反应)形成PBO.请写出PBO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7.(10分)CO不仅是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美国近年来报导一种低温、低压催化工艺,把某些简单的有机物经“羰化”反应后可以最后产生一类具有优良性能的装饰性高分子涂料、粘胶剂等,如图16-12所示:

图16-12
图中G(RCOOR)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是E的相邻同系物;面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则是F的相邻同系物.已知D由CO和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完全反应而成,其氧化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H是含有4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试推断
(1)写出B、E的结构简式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类型(Ⅰ)________反应(Ⅱ)________反应(Ⅲ)___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28.(10分)铁在热的稀硝酸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
,而在冷的稀硝酸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O,当溶液更稀时,其主要还原产物是
.请分析图16-13,回答有关问题:

图16-13
(1)假设在任一气体产生的曲线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试配平由b到c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判断从O点到a点时的还原产物应为________.
(3)a点到b点时产生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4)已知到达d点时,反应完全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________.分析在c点和d点时投入金属铁的物质的量之比
=________.
29.(14分)我们穿着衣物有棉、麻、丝、毛等天然高分子材料.
(1)棉、麻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丝、毛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2)我国农科院开发出可自行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为解决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材料造成的“白色污染”,找到了新的替代品,该材料的主要成份是聚乳酸.乳酸可通过这类似棉、麻的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经过乳酸菌在密闭条件下反应生成,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已知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
,
一个
一个-OH,一个-COOH,则乳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乳酸分子通过________反应,可生成聚乳酸,反应方程式为(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
30.(15分)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实验做完后,常常会造成室内大气污染,为防止污染,有同学将此实验装置改进如下(见图16-14)

图16-14
(1)向试管中加入苯和液溴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2)如何控制反应的进行?________.
(3)开始反应后,发现刚开始较慢,后来逐渐加快,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4)在B瓶中盛放的液体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A.水 B.乙醇溶液
C.
D.
溶液
(5)C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拆除仪器时,会在A、B装置口处有大量的白雾,原因是________,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该同学又将A装置做了如下改进(如图16-15所示):

图16-15
为防止在拆除仪器时在瓶口出现白雾,在拆除仪器之前应进行的操作为(仪器、药品任选)________.
31.(16分)用安培表、伏特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e、r,内阻约0.5W.放电电流一般不超过0.5A,可供选择的器材除电键、导线外,还有:
(A)伏特表(0~3V,内阻3千欧);
(B)伏特表(0~15V,内阻15千欧);
(C)安培表(0~0.6A,内阻0.1欧);
(D)安培表(0~3A,内阻0.02欧);
(E)变阻器(20欧,额定电流1.5A);
(F)变阻器(1500欧,额定电流1.5A).
(1)可供选择的电路如图16-16甲、乙所示,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_图所示的电路.

图16-16
(2)其中伏特表应选________,安培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
(3)图16-17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请在此图上用导线把实物连接起来.

图16-17
32.(16分)如图16-18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的1/4圆弧光滑轨道,半径为R,OB沿竖直方向,圆弧轨道上A距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至B处时,与另一质量也是m的静止的小球对心相碰并粘在一起,最后落在地面C点处,不计空气阻力,两小球可以看成质点,求:

图16-18
(1)两球碰后的共同速率多大?
(2)碰后瞬间两球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3)两球碰后瞬间和离开轨道后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
(4)两球落地点C与B的水平距离s为多少?
(5)若H一定,比值R/H为多少时,两球落地点C与B水平距离s最远?该水平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33.(20分)如图16-19所示,在真空中有带电粒子
和
,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
从两平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板A、B正中央的O点,垂直于A、B间的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被偏转后分别打在A板上的C点和D点,AC=CD,
粒子带电量是
的三倍,粒子重力不计,求
和
的质量之比为多少?

图16-19
34.(20分)如图16-20所示,两条固定的光滑的平行长金属导轨ef和gh相距L,电阻忽略不计,两导轨在同一水平面上,导轨上放有两根和导轨垂直的细金属杆ab和cd,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杆cd系细绳,绳跨过定滑轮与重物相连,重物放在地面上.已知B=1T,L=0.50m,重物质量m=2kg,杆ab和cd的总电阻R=0.1W.现使杆ab向左平动,(1)求杆ab的速度增大到何值时,杆cd刚能把重物提起?此时拉动ab杆的外力的功率是多大?

图16-20
(2)如果使m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那么ab杆的速度为多大?此时外力拉动杆做功的功率又为多大?(g取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B 6.D 7.B 8.D 9.A 10.C 11.A 12.C
13.C 14.B 15.B 16.D 17.B 18.A 19.D 20.A 21.C 22.D
23.(1)①种子萌发需要水 ②种子萌发需要
③装置A和C既有水分之别,还有供氧之差,且两者均未萌发,故根据对照实验原理不能得出结论. (2)种子萌发后直到绿叶长出之前,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干重降低.
24.(1)光照强度和温度 (2)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3)8层 (4)90.40; 5.65 (5)水中
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25.(1)A:NaCl 方程式:
(2)A:
一定温度
(3)
、
、
,
(4)①
氧化反应
②
加聚反应
26.(1)CO,
,
C (2)
27.(1)
(2)Ⅰ:加成反应 Ⅱ:消去反应 Ⅲ:加聚反应(3)①
②
28.(1)8 30 8 3
9 (2)NO (3)
反应为放热,当温度升高后则生成
(4)
2∶3
29.(1)纤维素;葡萄糖;氨基酸 (2)
![]()
(3)缩聚 
30.(1)先加入苯,后加溴 (2)将铁丝插入混合液中,反应开始;提出,反应停止 (3)反应放热,混合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4)C 吸收A中挥发生的溴(和苯) (5)防止倒吸 (6)在A和B中存在HBr气体
打开弹簧夹,注入NaOH溶液,吸收A中的HBr,通过乳胶管鼓入空气,吸收B和干燥管中的HBr
31.(1)乙; (2)A、C、E; (3)如图所示

32.解:(1)对A可求,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两球相碰,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两式联合解得,两球碰后的共同速率 ![]()
(2)两球碰后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N=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两球对轨道的压力![]()
(3)两球碰后瞬间和离开轨道后的加速度之比为
∶g=1∶2
(4)设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
(5)因R+(H-R)=H为一定值,当R=H-R时 R(H-R)有最大值,即当R/H=1/2时 s有最大值![]()
33.解:将两粒子的运动按如图x和y方向正交分解:x方向有
,y方向有![]()
,(7分)

所以
(6分)
所以
.(7分)
34.解:(1)cd杆所受的安培力等于受绳的拉力mg=BIL ①
感生电动势为
=BLv ②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v=8m/s ④
此时拉动ab杆的外力所做的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 P=
I=160W ⑤
(2)因为m匀速上升绳的拉力为F=mg F=BIL ⑥
感生电动势为![]()
⑦
⑧
联立⑥⑦⑧式解得
⑨
此时拉动ab杆的外力所做的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
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