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春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出题,制卷:田拥军 考时: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中有效)
1.苍蝇、蚊子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可在飞行中保持稳定,决定这种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环境 B.新陈代谢 C.应激性 D.遗传变异
2.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
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
C.具有寄生性 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3.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张素是氨基酸数目相同的蛋白质,其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
A.氨基酸种类不同 B.蛋白质合成场所不同
C.蛋白质合成时期不同 D.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4.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其中
A.间期为染色体,分裂中期为染色质 B.间期为染色体,分裂后期为染色质
C.间期为染色质,分裂中期为染色体 D.分裂中期为染色体,后期为染色质
5.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B.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C.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 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
6.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含量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糖的种类 D.水含量
7.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是
A、肝糖元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磷脂 C、核酸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水
8.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位置出现的结构及与此结构向四周扩展为新的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是
A、赤道板和高尔基体B、细胞板与中心体C、细胞壁和高尔基体 D、细胞板与高尔基体
9.原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生活在那里的人患多种癌症并且发病率很高,这里诱发癌症的主要因子是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10.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A.线粒体、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液泡 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内质网
11.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12.在细胞工程中,需要利用细胞的全能性。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A、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B、水稻的花粉 C、绵羊的乳腺细胞 D、大白鼠的受精卵
13.连接沟通细胞膜、高尔基体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结构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质体
14.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是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面的分泌蛋白,下列哪种物质是由这种核糖体合成的
A.血红蛋白 B.有氧呼吸酶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15.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1000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681个处于前期,139个处于中期,23个处于后期,157个处于末期。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
A、前期 B、 中期 C、后期 D、末期
16.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
A.a B.b C.c D.d
17.下列细胞器在蓝藻细胞中存在的是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内质网 D.核糖体
18.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膜的某种特点和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内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9.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能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的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
20.一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21.洋葱和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器 C.有无染色体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2.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50个,羧基1020个,由它们合成的六条肽链中,氨基、羧基数目分别为( )
A.1044、1014 B.56、26 C.6、6 D.1、1
23.下图是一个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个图像,该细胞在此之前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件①中心体的复制②DNA的复制③核仁消失 ④细胞体积增大⑤核膜重建⑥染色体出现⑦着丝点分裂 ⑧纺锤体出现
A、①②③④⑤⑥⑧ B、①②③④⑥⑧ C、②③④⑥⑦⑧ D、②③④⑥⑧
24.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体内某细胞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A.24条 B.46条 C.92条 D.23条
25.如果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低倍镜下看到一个正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马上换上高倍镜后,继续观察,你认为观察的结果是
A.该中期的细胞更大,但光线较暗 B.该中期的细胞更清晰,光线较暗
C.该中期的细胞不见了 D.光线较暗,该中期的细胞不太清晰
26.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
A.胚胎期 B.受精卵分裂时 C.整个生命过程中 D.性成熟期
27.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别按下面的原则构成三肽:
①氨基酸种类任选,排列顺序任意;②每种氨基酸必须用到,排列顺序任意。
在①、②两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肽的全部种类分别是
A、8和6种 B、9和3种 C、27和6种 D、27和9种
28.染色单体的产生、出现和染色体暂时加倍,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
A、前期、中期、后期 B、间期、前期、后期
C、间期、前期、末期 D、前期、后期、末期
29.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能量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核酸
30.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 水 B. 钙盐 C. 钠盐 D. 尿素
31.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 脱氧核糖 乳糖 B.脱氧核糖 核糖 乳糖
C.核糖 葡萄糖 糖元 D.脱氧核糖 葡萄糖 糖元
32.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972,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72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33.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取得这样的数据:粗面型内质网的含量为N时,蚕丝产量为P,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2N时,蚕丝产量为1.5P;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3N时,蚕丝产量为2P。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品种,丝腺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以上事实说明
A.蛋白质在粗面型内质网上合成 B.蛋白质在核糖体里合成
C.粗面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泌有关 D.高尔基体与蛋白质分泌有关
34.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A.脂肪和核酸 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 D.蔗糖和蛋白质
35.衣藻不能像变形虫那样常常改变细胞形状,这主要是由于衣藻细胞存在着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膜 D.细胞壁
36.人的血红蛋白由四条(α、α、β、β)多肽链组成,其中每条α链含氨基酸141个,每条β链含氨基酸146个,则血红蛋白含肽键 ( )
A.283个 B.285个 C.286个 D.570个
37.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种氨基酸培养胰腺细胞,最后测出细胞分泌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如果用仪器测试放射性在细胞中出现的顺序,这个顺序最可能是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中心体 ④染色体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核
A.①③⑦⑥ B.⑥②⑤⑥ C.②③④⑤ D.⑥②⑦④
38.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
39.在细胞结构中,新陈代谢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核 B、细胞器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
40.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41.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依次是
①果糖 ②淀粉 ③糖原 ④葡萄糖 ⑤纤维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⑤
42. 下面是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右下图中的甲转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⑤ D.③②①⑤
43.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元素 | C | O | N | H | S | Fe |
含量(%) | 92.393 | 3.518 | 2.754 | 1.214 | 0.006 | 0.006 |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44. 下列核苷酸不可能属于DNA初步水解产物的是
45. 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是
A、肝糖元和蛋白质 B、蛋白质和磷脂 C、核酸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水
46. 农作物叶片变黄,会影响光合作用,这与叶绿素的缺乏有关,提示我们要即时施肥。这时我们一般需施用
A 、K+ 、Mg2+ B、Ca2+ 、N C、N D、Mg2+ 、N
47. 公园里的松树和松毛虫,它们的体细胞中共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⑤内质网 ⑥核糖体 ⑦中心体
A.①②⑥⑦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⑥ D.②③⑤⑥
48.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是
A、细胞分裂,形成多细胞且彼此合作 B、细胞生长,胞内物质大量合成
C、细胞结构完整,各细胞器协调统一 D、细胞分化,形成多组织且彼此合作
49.某生物能进行的糖类物质转变: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糖元,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元 B.淀粉和糖元,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能合成淀粉 D.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
50.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一、选择题答题卡:(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中有效,选择题答案未填在答题卡中无效,交卷时只交第5-8页)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 案 |
|
|
|
|
|
|
|
|
|
|
题 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 案 |
|
|
|
|
|
|
|
|
|
|
题 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 案 |
|
|
|
|
|
|
|
|
|
|
题 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 案 |
|
|
|
|
|
|
|
|
|
|
题 号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答 案 |
二、非选择题(计6小题,共计50分)
51、(6分)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就这个简图回答问题:(注:[ ]中填数字)
(1)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物质是称为 。
(2)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是[ ] 。
(3)能判断细胞膜外侧的物质是[ ] 。
(4)此结构的结构特点是 。
(5)此结构的基本功能是 。
![]() |
(6)物质通过该结构出入细胞的主要方式是 。
|
|
52、(4分)上图所示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肉细胞图,据图回答:
(1)为了观察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状态,最好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
(2)图中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该图可知,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是
(逆时针方向流动或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为加速细胞质的流动,可在制作装片之前,做 处理(不用化学试剂)。
53、(12分)图A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B是图A的局部放大。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和图B分别是细胞的何种微观结构?
A、低倍光镜结构、高倍光镜结构 B、放大结构和光镜结构
C、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D、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图A 图B
(2)图A可能是取自下列哪种材料?
A、菠菜叶 B、细菌 C、人的口腔 D、蓝藻
判断的根据是:
1)有细胞核和线粒体,因此不是 项(在A、B、C、D中选择,下同)。
2) ,因此不是 项。
3) ,因此不是 两项。
4) ,因此不是 三项。
(3)图中肯定或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
( [ ]中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下同 )
(4)图中能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的是[ ] 。
(5)图中进行糖类物质合成的细胞器有[ ] 。
54、(10分)下图是生物细胞可能的去向的概括,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①、②两过程的名称是 。其特点是细胞B(或C)中
的 与细胞A相等。
(2)过程③表示 ,③所示的变化,是否发生了遗传物质
的改变?_____ 。为什么?
。
(3)目前认为引起⑤过程的因子,根据其属性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
。E细胞的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
(4)⑥→⑦→⑧过程利用了生物工程中的哪种技术? 。
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
![]() |
55.(12分)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___ _____ ________。
(2)鉴定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来冲洗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黄豆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______________,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______________。
③在还原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_____________,试管口不要朝向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④蛋白质的鉴定样品液浓度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净
56、(6分)有人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C元素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请你结合课本上《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两节的相关知识,叙述该论断的正确性。
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 案 | D | D | D | C | A | B | D | D | A | A |
题 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 案 | C | D | C | C | B | D | D | B | C | B |
题 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 案 | D | B | D | B | C | C | C | B | A | B |
题 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 案 | C | D | C | B | D | D | B | C | C | D |
题 号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答 案 | B | A | C | B | D | C | D | C | C | D |
二、简答题
51、(1) 载体 (2) [1]糖蛋白 (3) [1] 糖蛋白 (4)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保护作用和物质交换 (6)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52、(1)叶绿体 (2)细胞质环流方向
(3)逆时针方向流动 (4)适当升温、光照
53、(1)C
(2)A 1)BD 2)有细胞壁 C 3)含有色素 BC
4)有叶绿体和液泡 BCD
(3)[ ①⑤ ]细胞核和液泡
(4)[ ③ ]核仁
(5)[ ①② ]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54、(1)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目
(2)细胞分化 没有改变 因为分化是细胞中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
(3)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因子 糖蛋白的减少,细胞间的粘着性减小
(4)植物组织(细胞)培养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保持着细胞的全能性
55.⑴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⑵苏丹Ⅲ染液 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
⑶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发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⑷①分别配制、储存 ②0.1g/mlNaOH 0.01g/mlCuSO4 ③烧杯底部 实验者 ④太大
56、(得分点:最基本元素 基本骨架 构成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的作用)C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生物体中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C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