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生物上学期统一检测

2014-5-11 0:35:54下载本试卷

高二生物上学期统一检测

生物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田虎清

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共30×2分=60分)

1、  绿眼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光线弱时向光源处移动,在光线强时向暗处移动,这种现

象属于

A. 反射,依靠反射弧完成       B.反射,依靠原生质完成

C.应激性,依靠反射弧完成         D.应激性,依靠原生质完成

2、  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沉着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3、C、H、N三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

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A.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这三种元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组成元素是完全不同的

4、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中的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5、Mendel的遗传规律不适宜于下列哪种生物

 ①噬菌体 ②乳酸菌 ③酵母菌 ④蓝藻 ⑤食用菌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特有的淡水爬行类是

  A.扬子鳄       B.白鳍豚     C.大鲵        D.儒艮

7、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A.磷脂双分子层               B.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脱氧核糖和磷酸的交替排列     D.碱基间的氢键连接

8、吸烟者容易患肺癌,其主要原因是吸烟诱导

A. 细胞分化,从而分化出癌细胞      

B. 细胞衰老,造成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C.原癌基因的激活、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D.物理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本身发生改变

9、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从细胞结构考虑,这一事实说明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

C.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相互依存关系    

D.遗传因素对寿命决定

10、人们发现某种气体肥料可以提高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产

量。这种气体和它被植物同化后的最初产物是

A.氧气和葡萄糖                   B.氧气和丙酮酸

C.二氧化碳和三碳化合物            D.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

11、某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54,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在形成该分子时,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6,,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数是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2、用15N标记的氨基酸被细胞吸收之后,用于合成分泌的蛋白质。标记物在细胞中出

现的部位,先后顺序应该是

A. 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B.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

13、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培育细胞新品种的新技术。在不伤害细胞原生质体的条件下,哪一组酶离散细胞、去除细胞壁的效果最好

A.果胶酶和蛋白酶          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蛋白酶和脂肪酶          D.淀粉酶和脂肪酶

14、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脂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               B.pH       

C.水分               D.营养

15、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作用的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主要原因是

A. 胃对胶囊不起作用,可顺利经胃入小肠    

B.为了入药方便,便于吞咽

C.药在胃中漫漫渗透出来,减轻突然的刺激  

D.以上几点都对

16、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

A.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受精卵               D.干细胞

17、人和黑猩猩同属于一个

A.种        B.目       C.科      D.属

18、一对夫妇,其后代仅考虑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p,正常的可能性为q;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m,正常的可能性为n,则这对夫妻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①pn+qm ②1-pm-qn ③p+m-2pm ④q+n-2qn

A.①②                B.②③  

C.①② ③④       D.②

19、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为40h,白血病的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d到10d。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死白血病的白细胞,保存骨髓细胞。请从理论上推断下列给药的时间间隔中正确的是

A.1天以后20天以内         B.1天以后2天以内

C.2天以后10天以内         D.10天以后20天以内

20、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                 

21、右图是非菌类的动态曲线示意图,该图不能表示的是                

A.温度的升高对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B.生长素浓度变化对茎生长的影响                          

C.在草→狼→鹿这一食物链中,大量捕杀狼后,鹿的数量变化曲线(注:某一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

D.ATP的生成量与氧气浓度间的关系

22、下列细胞器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均可产生水的是

  ①核糖体 ②叶绿体 ③中心体 ④线粒体

A.①②④     B.④       C.② ④        D.③ ④

 23、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问:在氧气浓度为a时                    

1

2

(1为CO2的相对数量,2为酒精的相对数量)    (mol)                                                                                                      

A.酵母菌只进行发酵                18            

B.67%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C.3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               12               

D.停止发酵                               

                           6                

                                            

                           0

                                 a    O2%

24、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选取下列哪一种叶片效果最好

A.厚、硬似革质的叶片        B.衰老、黄绿色的叶片

C.新鲜幼嫩、色浓绿的叶片      D.多浆质或有特殊气味的绿色叶片

25、大象是植食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门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能量约为

A.0 kJ     B.106kJ     C.5×106kJ   D.106kJ~2×106kJ

26、下列各种外界因素中,能显著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是

A.刮风     B.炎热     C.下大雨    D.寒冷

27、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之一是

①结论    ②问题   ③实验    ④观察   ⑤假说

A.③①④②⑤  B. ⑤④②③① C.①④⑤③②   D.④②⑤③①

28、黄毛夜蛾在遭受袭击时,则展翅而飞,颜色极其鲜艳,并带有闪光;快停飞时,它就突然跌到地面。鲜艳颜色迅速掩藏起来,然后移动一段距离就不动了,好似失踪了。黄毛夜蛾翅的这种颜色,在生物学上叫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警戒色和保护色

29、下列生物或细胞中,能够合成蛋白质的是

A.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硝化细菌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30、北美爱斯基摩人的饮食以肉食为主,其排泄物中含量可能偏多的物质是

A.H2O      B.CO2           C.尿素      D.无机盐

姓 名:


登分号:


答题卡

一、选择题答案:(30×2=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II 非选择题

31、(15分)某同学把调查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认真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杆还田的全过程,下面是他的调查内容及其感想和建议。

⑴早春农民开始浸种、催芽,种子主要靠_________作用吸水,然后主要靠________作用吸水。经研究分析,100Kg的干种子催芽后能得到300Kg发芽的种子,种子萌发后与萌发前相比较,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是:水分______,矿物质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

⑵种子播在秧田里,并用薄膜覆盖,可大大缩短种子发芽时间,这是因为膜内温度________,_________作用增强,为种子发芽提供了足够的________。

⑶仲夏之夜,稻田蛙声一片,请你写出包括青蛙在内的含四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下田拔草,捕捉稻苞虫,喷洒农药,目的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八月中旬,稻田不灌溉,还排放稻田积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发现从稻田中流入沟渠的水不久呈绿色,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⑹仲秋季节,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杆,其主要危害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为了减少稻田害虫的危害,防止农药污染环境,最好采用的措施是___。

①生物防治害虫 ②增加稻田周围其它农作物品种 ③不洒农药。任其害虫发生 ④单纯种植水稻,清除稻田周围一切树木、杂草。

⑻科学利用稻杆,方法之一是用它作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以减少农田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这种“再生纤维共混膜”在土壤里一两个月就会被_________________分解。

32、(15分)下表1是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水源

水量(mL)

水温(0C)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

B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

⑴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某同学认为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去做: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水源

水量(mL)

水温(0C)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B

池塘水

500

13

250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D

自来水

500

13

250

①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更好一些的是__________,它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利用上述实验同一个组别中孵化的蝌蚪若干条、两只容器、甲状腺制剂、

池塘水、蝌蚪饲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作用。

33、(10分)实验室里有三杯水样,它们是经过如下处理获得的:

(A)    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再加

清水,静置4小时,再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重复3次。最后加水至1200mL。 

(B)    将藻液搅拌均匀,分别取300mL倒入3个300mL的烧杯中继续培养。A烧

杯中加入0.3g洗衣粉和0.3g尿素;B烧杯中加入0.3g尿素;C烧杯中不加入任何物质。

(C)    在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得到水样A、B、C。

(D)    用显微计数法观察烧杯中藻类的繁殖情况,结果如下:A烧杯中的藻类数量

大增;B、C烧杯中的藻类数量基本不变。

根据上述处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前述处理中第一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洗衣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磷,但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只有当N和P都比较丰富

时,才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如何改进上述实验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池塘中藻类大量繁殖和生长称为“水质富营养化”。大多数远离城市的天然池塘,

施入一定的N肥,常常不能引起水质营养化;而施入一定的磷肥后,很快就能引起池塘富

营养化。上述现象的合理解释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大量N、P流入河流中,下图中哪一曲线图代表沿河的藻类和浮游动物种群的可能

变化?(纵坐标代表生物数目,横坐标代表沿河的距离,1代表浮游动物,2代表藻类)

___________

                   2             2        

     1        2          1                  

       2         1                 1         

                                        

    A         B         C          D           

参考答案

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

D C  B C D    A C  C C C    C C  B D A 

C C  C C C    D A  B C A    D D  A C C

非选择题

31、(15分,每空1分)⑴吸胀 渗透 增多 基本不变 减少

  ⑵较高 呼吸 能量

  ⑶水稻→稻蝗→青蛙→蛇

  ⑷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⑸富营养化而使藻类大量繁殖

  ⑹能量损失  环境污染

  ⑺①

  ⑻分解者(微生物)

32、(15分)⑴水质有毒温度较低(2分)

  ⑵①蛙卵的孵化受温度的影响 (2分) ②水质影响蛙卵的孵化(2分)

    ③2 (2分) 遵照单一变量的原则,设置了对照实验(2分)

    ④取两只容器,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等量的池塘水以及发育状况相同、数量相等的蝌蚪若干条。A中喂以适量的蝌蚪饲料,B中喂以等量的拌有甲状腺制剂的蝌蚪饲料。观察蝌蚪的发育状况,并做好记录。(5分)

33、(10分)⑴脱去水中的矿质营养(2分)

  ⑵仿照C烧杯再设置一对照实验D,给其中加入0.3g洗衣粉,其它条件不变。

(4分)

  ⑶由于生物固氮和施氮肥,使池塘中氮的含量较大,磷便成了藻类大量繁殖的限制因素(2分)

  ⑷B(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