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二生物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朱建章 2008.6.2
一、选择题(本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包括 ( )
①构成染色体 ②构成生物膜 ③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构成多种酶 ⑤组成各种激素 ⑥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3.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
A.核糖核酸 B.核酸 C.核苷酸 D.脱氧核糖核酸
4.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 )
A.反应介质并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B.运输各种物质 C.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良好溶剂
5.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细胞新陈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方式叫做渗透作用
C.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D.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6.图1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1具有双层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B.图中2是中心体,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
C.图中3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有分泌功能
D.图中4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7.图2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D.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8.图3中能够正确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是 ( )
9.图4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蛋白质,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 ( )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具有选择透过性
C.基本骨架是蛋白质分子 D.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
10.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图5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以图中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进行
C.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D.胆同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因为A物质的缘故
11.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6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A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A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B、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A和B组实验中,酶的不同种类为自变量,淀粉是否分解为还原性糖为因变量
l2.新陈代谢的进行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下列关于ATP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ATP
C.ATP生命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线粒体是合成ATP的惟一场所
13.如表1所示,6支试管含有不同的物质成分和动物组织制备物,在保温一定时间后,3支试管中会产生CO2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14.把绿叶中的色素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光谱中变暗的主要区域是( )
A.绿光和红光区域 B.黄光和蓝紫光区域
C.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黄光和绿光区域
15.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反应不需要酶参与 B.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C.ATP的形成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中 D.水的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16.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周期是指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
B.可以用14C标记法研究细胞分裂的基本规律
C.有丝分裂是所有生物体细胞增殖的基本方式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征基本相同
17.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核体积缩小 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18.下列生理现象能用细胞凋亡解释的是 ( )
A.细胞数目的增多 B.蜥蜴断尾的再生 C.生殖细胞的产生 D.蝌蚪尾的消失
1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0.图7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亲本是 (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21.如果发现一个动物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此细胞的染色体上具有染色单体
B.这种组织可能来自肝脏
C.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与母细胞保持一致
D.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体细胞的两倍
22.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至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可能是 ( )
A.6+XY B.6+XX C.6+YY D.8条
23.大量事实证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根据这一间接证据作出 的如下推测中,没有说服力的是 (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24.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孩,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色觉均正常,但其舅舅(母亲的兄弟)为色盲,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
A.其母必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B.女孩必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C.其未出世的弟弟必为色盲 D.其未出世的弟弟可能是色盲
25.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 ( )
A.在细菌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合成的
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利用噬菌体的化学成分合成的
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利用噬菌体的化学成分合成的
D.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合成的
26.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比(A+G)/(T+C)=0.4,则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同样的碱基比分别是 ( )
A.0.4和0.4 B.2.5和2.5 C.0.4和l D.2.5和1。
27.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A是脱氧核糖 B.G是蛋白质
C.D在E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28.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昔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9.DNA分子复制与遗传信息转录的相同之处是
A.利用的模板都相同 B.利用的原料都相同
C.所利用的酶都相同 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0.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转变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 )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31.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均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基因重组
32.诱变育种的特点是 ( )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②能形成新基因 ③大多形成新物种 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3.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 )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索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34.下列应用中不涉及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
A.培育能产生乙肝疫苗的酵母菌 B.培育能生产激素的“超级绵羊”
C.培育高产、优质的“太空椒” D.培育能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3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隔离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3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共同进化的观点的是 ( )
A.自然界中,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目较多的生物物种的个体,这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B.大量捕杀野兔的天敌,将会使野兔数量迅速增多,进化速度加快
C.猎豹以斑马为食物,但所捕食的往往是奔跑速度慢、年老、年幼或有病个体,从而促进了斑马进化
D.一种生物可以通过直接的生物关系促进相关生物的进化,也可以_通过影响无机环境影响
其他生物进化
37.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38.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39.图8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刺激a点,肌肉发生收缩现象,那么说明神经冲动只能由a点向肌肉方向传播
B.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与肌肉之间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
C.刺激b点,肌肉也可能发生收缩现象
D.刺激a点的强度越大,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就越快
40.图9表示人体的糖代谢及调节。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人体所有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①过程发生后,胰高血糖素随即升高
C.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完成②和③过程 D.胰岛8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⑤过程
41.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 )
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42.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
4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4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食物(养料)充足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ε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进行控制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45.下面叙述中可以描述“群落的丰富度”的是 ( )
A.调查池塘中鲫鱼的数量 B.海洋捕捞时最需要获得的信息之一
C.调查池塘中有多少种鱼 D.一座倒塌的寺院几年后淹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
46.图10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级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种曲线分别表示 (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各类数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47.线虫与昆虫病原体被联合用于害虫的防治。线虫首先感染宿主昆虫,
然后细菌从线虫中逃出、繁殖,并杀死宿主,最后线虫以分解中的虫体为食。这一事实说明
A.可以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基因工程等措施综合防治害虫
B.有害生物的天敌包括捕食者和寄生物
C.同一宿主同时可被多种寄生物危害,寄生物本身又可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
D.生物防治可以避免害虫的抗性进化,防止环境污染
4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沟通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49.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 (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5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7小题,共50分)
51.(7分)完成有关“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概念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依次为 、 、 .
(2)图中过程②所示的结合方式叫 ,这个过程在细胞的 (细胞器)上进行。F是该过程进行的直接模板,该过程由E即基因控制。
(3)过程④和⑤依次叫 和 。
52.(9分)图11中的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红枫叶肉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0.3g/mI。蔗糖溶液中,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
(2)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 。
(3)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类囊体,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4)下列各项生命活动巾,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能进行 ,图乙细胞能进行 。(填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5)若甲图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 。
53.(6分)图12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代表光合作用阶段的是 。
(2)试写出ATP的结构简式 。
(3)B过程所需的CO2除图中所示外,还可以来自于 。
(4)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 ,图中C生理过程中CO2的产生是在 阶段,产生的水分子中氧元素来自于 (填物质名称)。
54.(9分)图13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二倍体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细胞称为 。
(2)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 个DNA分子,
有 对同源染色体。
(3)该细胞分裂过程中,M与M,m与m的分离发生在 。M与N或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注:无交叉互换)。
(4)若图14为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示意图,请在框内画出与之同时牛成的其他三个牛殖细胞的示意图。(注:无交叉互换)
(5)若该个体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交配,则其若干后代中理论上出现 种表现
型。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理论比值是 。
55:(7分)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种子返地种植→多种变异植株 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2性状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③甲品种×乙品种→F1幼苗若干植株新品种
④正常幼苗植株新品种
⑤甲种生物某基因乙种生物→新品种
(1)上述育种方法中,属于诱变育种的是 (填序号),变异植株形成的原理是
(2)②过程所代表的植物育种方法是 。
(3)若用方法③培育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甲品种是高产不抗病(ddTT)个体,乙品种是低产抗病(DDtt)个体,用此方法得到的幼苗基因型共有 种。
(4)第④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制是 。
(5)若用方法⑤培育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需要专门的工具,将抗虫基因从甲生物体内提取出来所用的工具酶是 ,把抗虫基因和棉花的DNA连接起来的“针线”是 。
56.(6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课题研究,老师已经为他们准备了生长素类似物的浓溶液和萝卜种子,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完成相关 实验并作答:
(1)要测定生长素类似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你可以采用的测定指标
是 , 等。
(2)做该实验时,如何设置对照组?
(3)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实验时记录数据。
57.(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郊游的机会,对当地某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水稻田中有稗草等杂草和蝗虫等动物。蝗虫、田鼠以水稻、稗草为食,蛙以蝗虫为食,蛇既吃田鼠也吃蛙。分析回答:
(1)请将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补充完整。
(2)蛇在此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
(3)如果想对田鼠这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 法。
(4)如果你是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为了使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水稻,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你会向农民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至少提出两条)
。
椒江育英学校2008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答题卷
高二生物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朱建章 2008.6.2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
× |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50分)
51.(7分)
(1) 、 、 .
(2) , 。
(3) 和 。
52.(9分)
(1) ; 。
(2) 。
(3)( )
(4) , 。(填编号)
(5) , 。
53.(6分)
(1) 。
(2) 。
(3) 。
(4) , 阶段, (填物质名称)。
54.(9分)
(1) 。
(2) , 。
(3) 。 (注:无交叉互换)。
(4)
(5) 。 。
55:(7分)
(1) (填序号),
(2) 。
(3) 种。
(4) 。
(5) , 。
56.(6分)
(1) , 等。
(2)
(3)
57.(6分)
(1)
(2)
(3) 法。
(4) 。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