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其原理是( )
A、预防接种能增强人的抵抗力
B、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的细菌
C、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的兴奋性,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D、预防接种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从而获得免疫力
2、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 下丘脑 B、下丘脑 大脑皮层
C、下丘脑 下丘脑 D、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
3、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
A、日温15℃、夜温26℃ B、昼夜恒温26℃
C、日温26℃、夜温15℃。 D、昼夜恒温15℃
4、在低浓度CO2的环境中,下列哪一组植物的生长要好些( )
A、大豆 B、小麦 C、大麦 D、甘蔗
5、关于寒冷时体温稳定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加,因而代谢加快
B、寒冷时经过皮肤所散的热少于高温环境
C、经皮肤所散之热都是生命活动没有意义的热
D、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
6、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的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抗原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7、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8、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能反映其本质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9、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第一步是( )
A、光能转换为电能 B、电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
C、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 D、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
10、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行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1、下列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特征是( )
A、多尿、口渴、多饮
B、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C、饮食增加,体重减轻
D、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发生障碍,分解减慢
12、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是( )
A、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B、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
C、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D、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13、糖尿病的一些治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口服胰岛素,降低血糖 B、降血糖药物必须注射
C、不要吃含有糖类的食物 D、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
14、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和过敏反应的抗体不相同的是( )
A、来源 B、作用 C、分布 D、化学本质
15、关于产热和散热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和产热有关的激素只有甲状腺激素一种
B、和产热有关的激素是使有机物的氧化速度加快
C、产热和激素有关而与神经无关
D、产热和散热都与激素有关
16、一株C3植物和一株C4植物,放在同一钟罩下,钟罩内与外界空气隔绝,并每天照光12小时,一星期后C3植物死亡。这是因为( )
A、C4植物在夜间的呼吸需氧量少
B、C4植物较能抗旱
C、C4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高
D、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C3植物则不能
17、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温是指身体体表的温度 B、体温升高,酶的活性降低
C、体温升高或降低都将使酶失去活性 D、体温异常将使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
1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肤的屏障作用
C、种牛痘预防天花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19、下列不属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是( )
A、性接触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虫叮咬传播
20、下列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根瘤菌即可
B、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一定浓度的根瘤菌即可
C、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相应的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
D、将豆科作物种子沾上固氮微生物即可
21、关于效应B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直接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22、关于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⑤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⑥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23、生物固氮的意义在于( )
A、是氮循环的必经途径 B、是植物体内氮素的唯一来源
C、是植物体内氮素的主要来源 D、是维持氮循环的主要因素
24、在肾小管分泌钾的能力增强时( )
A、尿量增加,醛固酮分泌减少 B、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
C、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减少 D、尿量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
25、若一幼鼠先天无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A、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B、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C、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细胞免疫能力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8分)下图是血糖升高后,体内发生的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⑴高血糖是指血糖高于 mg/dl。(“80”、“120”、“130”、“160”或“180”)
⑵①②③④中,由神经起作用的是 ,由高尔基体起作用的是 。
⑶胰岛素分泌增加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将 。(“增多”、“不变”或“减少”)
⑷胰岛素分泌减少时,血糖浓度不能下降,这时细胞可利用的糖 。(“增多”、“不变”或“减少”)
⑸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27、(14分)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乙肝病毒的结构像汤丸,较厚的蛋白质外壳,中心是双链DNA。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以后,在肝细胞内可复制出许多病毒颗粒,从而损害肝细胞的机能,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⑴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输血、性接触、刮胡须 B、握手
C、共同用餐 D、呼吸
⑵侵入人体肝细胞的是乙肝病毒的 。
⑶直接参与 细胞合成、加工、运输抗体的细胞器有 种,在此过程中还需要 提供大量的能量。抗菌素体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后,可以使乙肝病毒推失去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乙肝的方法为 。
28、(18分)下图是某绿色植物所进行的某种活动,试据图回答:
⑴该生理活动的名称是 。
⑵它主要是在叶肉细胞内被称为 的细胞器中进行的。
⑶图中字母A、B、C各自所代表的名称依次是:
。
⑷需要消耗A和B的③的生理过程是
。
⑸图中编号①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
⑹如果在该细胞器基质中的酶因某种原因而被破坏,则这一生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中最先受到影响的阶段是 。
高二生物试题答题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
|
|
|
|
|
|
|
|
|
|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
|
|
|
|
|
|
|
|
|
|
|
|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