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下理科生物半期考卷

2014-5-11 0:35:36下载本试卷

高二下理科生物半期考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小题2分)

1.用15N 32P 35S标记噬菌体让其去侵染细菌,在细菌解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32P 35S

2.基因突变改变了生物的

A.遗传信息  B.遗传密码    C.遗传性状   D.遗传规律

3.假如一个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一个子代DNA分子的分子量比原来增加了

A.1000    B.2000     C.500      D.无法确定

4.双链DNA分子中,G+C=44%,其中一条链中:A=26%,C=20%,则其互补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为:

A.28%、22%  B. 26%、20%    C.30%、24%    D.24%、30%

5.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该是: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1个胸腺嘧啶

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1个胸腺嘧啶     

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1个尿嘧啶

6.女性子宫癌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mm,DNA复制速度约为4μm/min,但复制过程的完成仅需4min左右,这主要是因为

A.边解旋边复制          B.半保留方式复制

C.有许多复制起点         D.每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

7.同一个人的神经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文本框: A.信使RNA不同  B.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核糖体不同   D.转运RNA不同 

8.如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

9.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发生在(  )

  A.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细胞质、核糖体、细胞核     D.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

10.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1.在人体中,由A、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

A.两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12.DNA的两个基本功能是(  )

A.遗传信息的保存和分配      B.遗传信息的保存和积累

C.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遗传信息的调节和翻译

1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 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14.有一种严重的椎骨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引起的,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则该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A.1/4     B.1/3       C. 1/2      D. 2/3

15.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16.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③    D.②③④

17.若让某杂合体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体比例关系的是

18.在紫茉莉中,基因型为CC的植株开红花,cc的植株开白花,Cc开粉红花。在下列杂交组合中,开红花的比例最高的是 (   )

 A.CC×cc  B.Cc×CC  C.cc×Cc  D.Cc×Cc

19.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色番茄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的植株上所结番茄的果皮将是(  )

A.黄色,基因型为rr  B.红色,基因型为RR

C.红色,基因型为Rr  D.介于红、黄之间,基因型为Rr

20.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8      B.1/6       C.1/32     D.1/64

21.如果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是 3:1 的性状分离,那么这个杂交组合可能是(  )

A.Dd × dd   B.Ddtt × 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22.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庭的遗传系谱图。请写出Ⅰ1、Ⅰ2的基因型和Ⅲ1为白化病男孩的几率 (  )

A.AA、Aa和1/16

B.Aa、Aa和1/9

C.Aa、AA和1/4

D.Aa、Aa和1/18

2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24.AbC、aBc、ABC、aBC是某个体(AaBbCc)所产生的几种精细胞类型,至少需要几个精原细胞(  )

A.2       B.3       C.4        D.1

25.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26.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l

27.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结构,韭菜应该是(  )

A.二倍体     B.六倍体     C.四倍体     D.八倍体

28.甲乙二人均长期在核电站工作,经体检发现甲患一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乙患有一种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甲、乙二人的近亲中均未发现该种遗传病。甲、乙二人均向法院提出诉讼,因核泄漏导致基因突变成遗传病,要求给予赔偿。他们胜诉的可能性是

A.均胜诉            B.均不能胜诉

C.甲一定胜诉,乙不一定胜诉   D.甲不能胜诉,乙能胜诉

29.据调查,某地区人群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

30.同物种的个体在形态特征上常有些差异,而形态有差异的个体,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有些不同。下图为某地三种不同植物的叶面积与个体数目的关系图,若此地遭遇干旱,则下列哪一项叙述最合理(  )

A.乙物种比甲物种在该地的适应能力强

B.甲物种比乙物种在该地的适应能力强

C.丙物种比乙物种在该地的适应能力强

D.甲物种和乙物种在该地的适应能力相同

二、简答题:共50分,其中31-34题每空2分,35题(1)每空1分,(2)3分

31.导致“非典”病的SARS病毒是一种RNA病毒,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由图可知,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后,过程①②分别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此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式表示)。

  (3)假如此病毒的遗传物质中某片段含碱基a个,其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b)的分子量最大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2.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纯种甜玉米与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得到玉米粒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母本植株

 果穗上所结玉米粒的表现型

非甜玉米

 非甜玉米粒

甜玉米

 甜玉米粒和非甜玉米粒

  ⑴ 在玉米粒甜与非甜这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⑵ 假如以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非甜玉米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可能有       

  ⑶ 这块玉米地里的玉米的交配方式有         

  ⑷ 甜玉米果穗上的甜玉米粒和非甜玉米粒的胚乳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         

33、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光颖(DDTTpp)品种,另一个是矮秆易感锈病毛颖(ddttPP)品种,现有3组实验:

 

实验结果是:A、B、C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请回答:

(1)A组实验方法在育种上属于    ______,原理是  ____,A组出现ddTTPP的概率是 ________

(2)B组的方法在育种上属于  _____,原理是  ____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

(3)C组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原理是  __________,这种方法在育种上叫___________。

34.已知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若干植株基因型为Aa或aa(为第一代),且二者比例为1:1,请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若该植株为豌豆,在有性生殖产生第二代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为什么?

(2)在这些植株中,个别植株由于特殊原因发生染色体加倍(如aa变为aaaa),请问,这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为什么?

35.(6分)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用字母A表示)和黄颖(用字母B表示)为显性,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出现白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回答问题:

  (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定律。F2中白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2)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出题目所述的杂交过程。(包括亲本、F1及F2各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高二下生物(理)半期考试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简答题:共50分,其中31-34题每空2分,35题(1)每空1分,(2)3分

31.(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式表示)。

  (3)分子量最大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2.⑴        。 ⑵       

  ⑶_______    和______     

  ⑷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33、(1)属于    ______,原理是  ___________,概率是 ________

(2)B组属于______  _____,原理是__________  ____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组原理是_______  __________,育种上叫___________________。

34.(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6分)(1)_____________定律。基因型为__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图解

高二下生物(理)半期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C

C

C

A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D

C

B

D

B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B

B

A

C

C

C

D

B

二、简答题:共50分,其中31-34题每空2分,35题(1)每空1分,(2)3分

31.(1)RNA复制;翻译 

(2)     

(3)ab/3-18(a/3-1)▲

32. (1)非甜;(2)AA、Aa;(3)自交//杂交;(4)aaa//Aaa。

33(1)  杂交育种  ,  基因重组 , 1/64 。

(2) 单倍体育种 , 染色体变异 , 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3)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

34

(1)   否。因为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2)   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了生殖隔离。

35.⑴自由组合;aabb;aaBb或aaBB

⑵ P  黑颖AAbb×aaBB黄颖

           ↓

    F1      AaBb黑颖

           ↓

    F2   A____ aaB__  aabb

        黑颖  黄颖  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