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会考模拟试卷(一)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复制产生后代
2、细胞中脂肪的作用是
A、激素的主要成分 B、储能的主要物质
C、酶的主要成分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可用于合成
A、葡萄糖 B、核酸和蛋白质 C、纤维素和淀粉 D、乳糖和核酸
4、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水绵 B、肺炎双球菌 C、酵母菌 D、艾滋病病毒
5、人体肝细胞中染色质存在的部位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核糖体 D、细胞质
6、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A、蛋白质分子 B、核酸双分子层
C、脂肪分子 D、磷脂双分子层
7、发生了癌变的细胞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A、形态改变,易游离组织 B、核增大,染色深
C、膜透性增大,运输功能降低 D、酶活性降低
8、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这体现了酶的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稳定性
9、如果做一个实验测定黑藻等藻类植物是否完成光反应,最好的检验因素是
A、葡萄糖的生成 B、淀粉的生成
C、氧气的释放 D、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10、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是
A、糖类 B、太阳能 C、ADP D、ATP
11、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可以
A、增加氨基酸的数量 B、减少氨基酸的数量
C、形成必需氨基酸 D、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12、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当叶绿素被分解以后,Mg的去向是
A、也被分解 B、转移到别处再利用
C、留在原处 D、形成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
13、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始终在细胞的同一结构中进行
B、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分解,而无氧呼吸不能将有机物彻底分解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能量,而无氧呼吸过程中只产生少量能量
D、在无氧环境中,有氧呼吸受到抑制
14、下列生物中,新陈代谢类型与人相同的一组是
A、水稻和青蛙 B、鲤鱼和蓝鲸
C、牛和乳酸菌 D、蛔虫和酵母菌
15、给发育迟缓的幼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该幼鼠体内发生病变的腺体和缺乏的激素最可能是
A、性腺和性激素 B、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
C、垂体和生长激素 D、肾上腺和甲状腺激素
16、为了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常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A、种子繁殖 B、扦插、嫁接等无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自交繁殖
17、高等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的因素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有丝分裂和新陈代谢
18、水稻的体细胞内含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卵细胞、果皮细胞、胚细胞、胚乳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依次应为
A、12、12、24、36、 B、12、24、24、24
C、12、24、24、36 D、24、24、24、36
19、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具有羊膜的动物是
A、蛇 B、鱼 C、鸡 D、狗
20、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21、控制合成一条含2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相应基因中碱基个数至少有
A、20 B、40 C、60 D、120
22、下列属于纯合子的个体是
A、EeFF B、eeFF C、eeFf D、EEFf
23、人类性别决定的时期是
A、精子形成时 B、卵细胞形成时
C、减数分裂时 D、受精卵形成时
24、图3-1细胞中所具有的染色体组个数是
A、1 B、2 C、3 D、4
25、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属于
A、单倍体育种 B、诱变育种 C、杂交育种 D、分株繁殖
26、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有丝分裂的中期 B、有丝分裂的后期
C、减数第一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27、已知牛的黑色对黄色是显性。要在一个生殖季节里确定一头黑色公牛的基因型,最好的交配方案是
A、与多头黄色母牛交配 B、与一头黄色母牛交配
C、与多头杂合母牛交配 D、与一头纯合黑色母牛交配
28、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理过程是
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ATP合成
29、一对父、母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变异的主要来源是
A、基因分离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30、控制遗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A、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B、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C、提倡和实行优生 D、实行计划生育
31、图3-2表示几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图甲、乙、丙表示的种群间关系依次是
A、竞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B、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C、互利共生、寄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3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虾构成的是
A、一个种群 B、多个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3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D、某些基因在某个体中出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
34、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
B、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高
C、一般说,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D、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相反的关系
35、图3-3是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图解,图中的甲、乙、丙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36、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金字塔”最底层的是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37、食物网所具有的特征是
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C、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38、生物圈能够自我维持稳态的原因之一是
A、能量上的自给自足 B、具有多层次的无限自我调节能力
C、海洋的存在 D、太阳的存在
39、在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时,研磨叶片过程中加入少许CaCO3的作用是
A、防止叶绿体中色素分子被破坏 B、防止叶绿体被破坏
C、使叶绿体中色素更易溶解在丙酮中 D、使研磨进行得更充分
40、用高倍镜(放大400倍)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细胞结构属于
A、显微结构 B、亚显微结构 C、分子结构 D、宏观结构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个答案1分,共60分)
4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_______________的稳定性。
4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________________来源,其总的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基因型为AaBb的果树,用它的枝条繁殖的后代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开花后让它自花传粉,并用种子来繁殖的后代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
45、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其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6、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作用中,两者之间所表现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
47、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
48、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9、在用显微镜观察黑藻的细胞质流动实验中,事先要把黑藻放在光照、温暖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必须使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如果加热煮沸,将会使其中的H2O2酶_________________。
51、图3-4是遗传物质组成图,据图回答:
(1)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__。
(2)B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种;E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序顺序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遗传效应的部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H存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52、图3-5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写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写文字,示例:[ 5 ]滑面内质网)
(1)此细胞属于高等_______________细胞。
(2)能产生ATP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DNA聚合酶的合成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分裂过程中与[ 1 ]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5)[ 11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图3-6是减数分裂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3)过程③中,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4、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圆粒 | 皱粒 | ||
甲 | 皱粒×皱粒 | 0 | 102 |
乙 | 圆粒×圆粒 | 125 | 40 |
丙 | 圆粒×皱粒 | 152 | 141 |
(1)据表可判定豌豆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
(2)丙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图3-7是某两性动物(雌雄同体)体内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A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B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3)C细胞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图3-8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④、⑤、⑥代表能量,其中最多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
(3)[H]与O2结合生成②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细胞内如果缺氧,C6H12O6氧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
57、图3-9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图解,据图回答:(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
(1)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Ⅲ8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Ⅲ9的色盲基因来自于Ⅰ代中的第_____号,Ⅲ9称呼其为_________。(3)Ⅲ8与Ⅲ9的亲属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系血亲。
(4)Ⅱ5与Ⅱ6若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5)Ⅳ10为红绿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58、图3-10是生态系统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按营养功能来区分,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捕食关系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图3-11是测定某湖泊能量流动情况图解(单位:J/cm2/年)。据图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为___________(J/cm2/年)。
(2)从第一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热能,因此能量的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A属于_____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_。
(4)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第Ⅰ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D | B | B | B | A | D | A | A | C | D | D | B | A | B | B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B | C | C | B | C | D | B | D | C | A | C | A | A | C | C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答案 | D | B | D | B | B | B | D | D | A | A |
第Ⅱ 卷
二、非选择题(每个答案1分,共60分)
41、遗传性状 42、条件反射
43、能量
44、AaBb 9 45、半保留复制 46、拮抗 47、种群
48、生物多样性 49、促进细胞质的流动 50、变性失活
51、(1)含氮碱基 蛋白质 (2)4 遗传信息 (3)E基因
(4)染色体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
52、(1)植物 (2)7细胞质基质 13线粒体 14叶绿体 (3)6核糖体 (4)8高尔基体 (5)磷脂和蛋白质
53、(1)次级精(卵)母细胞 (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3)同源染色体分离
54、(1)圆粒 (2)Rr rr
55、(1)初级精母细胞 2 (2)有丝分裂后(3)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56、(1)丙酮酸 H2O CO2 (2)⑥ (3)线粒体 (4)乳酸
57、(1)XBY XBXB 或XBXb (2)3 外祖母 (3)旁
(4)1/4 (5)1/4
58、(1)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 (2)生产者(绿色植物)→初级消费者(昆虫)→次级消费者(鸟)
59、(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464.6 (2)13.5% 逐级递减的单向的不循环 (3)初级消费者 分解者(4)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