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生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35题,35题,共70分)、非选择题(第36题~第40题,5题,共30分)共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由水是良好溶剂 B.衰老细胞水分减少
C.能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 D.新陈代谢旺盛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
2.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A.维生素D与胆固醇B.卵磷脂C.胰脂肪酶D.雄性激素
3.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4.与海带细胞从海水中吸收碘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海水中碘的浓度 B.细胞中的ATP
C.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 D.细胞膜的流动性
5.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
pH 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A.甲、乙、丙
B.甲、甲、乙
C.甲、丙、乙
D.甲、甲、丙
6.下列物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②K+载体③抗体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⑤D.②③④
7.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表中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或颜色正确的是
待检物质 | 试剂 | 颜色反应 |
蛋白质 | 双缩脲 | ② |
脂肪 | ① | 橘黄色 |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A.苏丹III、紫色 B.苏丹IV、红色
C.苏丹III、蓝色 D.苏丹IV、蓝色
8.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的一个组合是
①具有双层膜; 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化反应的一种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9.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A.防止色素破坏 B.溶解色素 C.使研磨充分 D.避免色素挥发
10.某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两种细胞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转录出的信使RNA不同
11.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1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产生CO2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生成丙酮酸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3.新陈代谢的进行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ATP
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线粒体是合成ATP的惟一场所
1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依次发生在
A.间期、后期、间期 B.间期、后期、中期
C.间期、后期、前期 D.前期、中期、后期
1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16.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当它侵染到未被标记的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的子噬菌体:
A.全部含32P B.少量含32P C.全部含35S D.少量含35S
17.DNA的一条链中的(A+G)/(T+C)=0.4,上述比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
18.遗传学上将某种分子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这种分子是:
A.肽链 B.DNA C.信使RNA D.转运RNA
19.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杂种黑毛兔 C.褐毛兔 D.长毛兔
20.下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和图丙属于减数分裂 B.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甲所示细胞
C.图丙所示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D.图乙所示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单体
21.科研人员利用γ射线辐射种子使其产生变异,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22.下面四项,各叙述一种人类遗传病,其中有可能属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是
2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液 D.唾液
2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中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B.都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C.都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 D.都能产生抗体
25.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延续上几届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
B.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C.艾滋病病毒破坏B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
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26.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27.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强刺激b点,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C.强刺激c点, a、b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
D.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
28.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29.下列关于种群或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B.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C.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群落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0.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
31.向装有100mL培养液的烧瓶中接种少量酵母菌菌种,在适宜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Y)随时间(X)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32.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阔叶林 D.北极苔原
33.“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互利共生 C.竞争 D.捕食
3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循环的模式图,该图可以说明
A.碳元素的循环形式是有机物
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图中的生理过程②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35.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的光照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36.(6分)下图甲、乙均表示细胞的一部分结构。
(1)如果图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该细胞叫___________。图乙中________(填数字)是兴奋部位,兴奋的传导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形式来实现的。
(2)如果图甲、乙是两个细胞的各一部分,兴奋在两者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__________这一结构来进行,该过程是通过一类叫____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传递实现的,在此过程中_______(填细胞器)活动较明显。
37.(6分)根据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______上填名称):
(1)①“1”过程的能量转化是 , ②连接“1”和“2”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_。
(2)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3) 图中表明,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有 和 。
(4) 夜间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38.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①是 ,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
⑵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
⑶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 个碱基。
⑷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9.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b位于常染色体上,Rr位于X染色体上。下表是杂交实验的结果:
P | 灰身♀×黑身♂ | 红眼♀×白眼♂ |
F1 | 灰身 | 红眼 |
F2 | 灰身︰黑身=3︰1 | 红眼︰白眼=3︰1 |
(1)推断F2中 红眼、白眼的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以上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灰身♀×黑身♂或红眼♀×白眼♂)反交(黑身♀×灰身♂或白眼♀×红眼♂)产生的子代结果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这对性状,结果不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这对性状。
(3)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再让F1个体杂交得到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种,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的概率是________。
40.(6分)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 | 4℃ | 10℃ | 20℃ | 35℃ | 55℃ | 90℃ |
5 | 0 | 0.2 | 0.4 | 0.7 | 0 | 0 |
10 | 0 | 1.0 | 1.3 | 1.2 | 0.1 | 0 |
15 | 0.1 | 1.9 | 2.2 | 2.8 | 0.2 | 0 |
20 | 0.2 | 3.1 | 3.3 | 4.4 | 0.3 | 0 |
25 | 0.3 | 4.0 | 4.5 | 5.0 | 0.4 | 0 |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实验过程中应该用 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得到的原因是 。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
答案
一、选择题:
1-5DCBAD 6-10DADBD11-15DBCAA16-20BBCCD21-25BABDC26-30BCBCC31-35DDCDB
二、非选择题:
36、(1)神经元(神经细胞)② 局部电流(电信号)(2)突触 神经递质 线粒体、高尔基体
37、(1)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H]、ATP (2)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3)CO2浓度 光照强度 (4)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38、(1)核糖体 tRNA mRNA (2)GCU (3)180(4)翻译
39、(1)雌性、雄性 雄性 (2)灰身与黑身 红眼与白眼 (3)12 1/16
40、(1)B (2)CO2 (3)35℃ 水浴 高温酶已变性失活 (4)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