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生物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2014-5-11 0:35:39下载本试卷

高二生物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说明:第一题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题答案答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细毛和长毛          D.狗的短毛和兔的黑毛

2.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       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子

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   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

3.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出蓝眼儿子的几率是  

A.50%       B.25%       C.75%      D.12.5%   

4.用黄色公鼠甲分别与两只黑色母鼠乙和丙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乙产仔鼠为9黑

3黄,母鼠丙产16只黑鼠,则甲、乙、丙中最可能是纯合体的为   

A.甲和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      D.甲和丙

5.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夫妇生白化病男孩的几率是:  

A.1/9       B.1/4        C.1/36       D.1/18

6.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7.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杂种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8.豌豆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是显性。现把绿色豆荚、绿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给黄色豆荚、黄色子叶的豌豆,该植株所结出的豆荚的颜色、子叶颜色分别是

A.绿色豆荚、绿色子叶          B.黄色豆荚、绿色子叶

C.绿色豆荚、黄色子叶          D.黄色豆荚、黄色子叶

9.具有DdTt基因型(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的个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中,ddTT占整个纯合基因型的比例和ddTt占整个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                

A.1/9和1/16    B.1/4和1/8    C.1/4和1/16    D.1/8和1/8

10.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子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数的比例为

  A.3/8       B.5/8       C.3/8或5/8    D.1/16或9/16

11.狗的黑色(B)对白色(b)呈显性,短毛(D)对长毛(d)呈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只白色短毛狗交配多次生出28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则亲本狗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Dd×BbDd   B.bbDd×bbDd    C.bbDD×bbDD    D.bbDd×bbDD

12.在人群中男女性比基本为1:1,原因是

①男子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精子 

③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与两种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的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13.某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他与正常女子结婚,他们的女儿均患此病,儿子都正常,则此遗传病基因最可能是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14.一对夫妇中,一方为色盲,一方色觉正常,而他们的子女中,凡是女孩色觉都像父亲,男孩色觉都像母亲,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A.XbY和XBXB   B.XBY和XbXb    C.XBY和XBXb   D.XBY和XBXb

15.下图是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5号的致病基因是由

A.1号传下来   B.2号传下来    C.3号传下来  D.4号传下来

16.基因型AABB的桃树做母本,基因型aabb的桃树做父本,授粉后,结出的果实中胚细胞,胚乳细胞,果皮细胞的基因型依次是                   

 A.AaBb、AaBb、AaBb        B.AaBb、AAaBBb、AABB

C.AaBb、AaBb、AABB        D.AAbb、aaBB、AaBb

17.在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A表示常染体)

  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8.在硝化细菌细胞内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D.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9.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能表示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20.将基因型为Aabb玉米的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Bb玉米的雌蕊,则所得的子粒中,胚乳的基因型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21.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多指症  D.猫叫综合征

2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几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

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

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几率为1/9”

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几率为1/16”

23.萝卜和甘蓝是不同的物种,下列关于萝卜(2n=18)和甘蓝(2n=18)杂交的叙述,从理论上讲正确的是                              A.萝卜和甘蓝体细胞内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8条染色体

B.二者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是可育的二倍体

C.二者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是不育的二倍体,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二者进行有性杂交,所得到的个体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得到的是不育的四倍体

24.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25.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D.一般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的形成

26.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A.9%     B.6%         C.12%      D.4.5%

27.据资料报道,大连海礁上生长的海藻情况是:深海处生长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地方是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和苹果只能在北方栽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光照强度、温度           B.每日光照时间、温度

C.光照强度、水            D.盐度、温度

28.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0—80年,而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A.种群密度             B.种群年龄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9.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诗句中表现为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0.假如某食物网中有一种大型杂食性的海洋鱼类,它的食物有1/2来自海洋植物,1/4来自草食性鱼类,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包括三条食物链

B.这条杂食性鱼与小型肉食性鱼有竞争关系

C.经测定此食物网的四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海洋植物

D.从理论上计算,大型杂食性海洋鱼每增加1千克体重最多需要海洋植物280千克

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32.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圈的稳态是指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B.人类的许多活动已超过了生物圈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

C.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

33.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A.美化城市环境,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大熊猫迁人野生实验室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放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34.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35.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36.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③

37.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水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38.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39.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当补充钾盐  

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

C.Na几乎全部由小肠主动吸收     

D.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态

40.在免疫反应中,有关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胸腺内才能分化成效应T细胞   B.能识别呈递抗原

C.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消灭抗原   D.受到抗原刺激能产生抗体,识别靶细胞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7分)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受周期性潮水浸淹,退潮时会暴露出呼吸根。红树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侯调节、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像是海岸边的一道绿色长城。

(1)红树林属于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红树林内物种较多,种群数量大,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树林中的很多生物种类还没有被我们充分认识,它们有着巨大的____________价值。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的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

(2)红树林能在海岸正常生长,说明其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一般的陆生植物_________。

(3)现要调查红树林中红树的种群密度,在取样时,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分)“一山不容二虎”本是一句成语,如果把这句话当成一种生物学事实,我们可用生物学学科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多方面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用生态学观点分析: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看,两虎相争属于_____________。用生态学的观点看“一山”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_。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观点看,两虎相争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⑵用生物进化的观点看,两虎相争是实现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方式。

⑶在草→兔→狼→虎的食物链中,要使虎增加1kg的体重,最多要消耗草      kg。

43.(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通过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却平安无事。

材料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三  今年元月27日,湖南浏阳某乡3岁幼女被恶狗咬伤,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的结构是由            组成。

(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    ,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           免疫。

(3)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                                 

44.(6分)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下表所示。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 A 、a 和 B、b 表示,请回答:

                  实验结果统计表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

210

208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b

0

280

(l)上述两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中白色抗虫植株a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45.(8分)为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下列有白化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色盲致病的基因b,请回答:

 ⑴ 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8           

⑵ 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⑶ Ⅲ9与Ⅲ7结婚,发病的概率是    

46.(6分)某农场有黑白两种毛色的羊,比例近l:3。已知羊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黑色小羊和多只白羊。育种工作者又从中选出一只健壮的白色公羊,为了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有两种配种鉴定方案。请简要叙述两种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方案一:                               。

预期结果及结论:                            。

方案二:                                

预期结果及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