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科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命 题 人:黄 玮
注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2.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就是蛋白质
B.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有200种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包括C、G、A、T、U
D.促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酶也是蛋白质
3.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依次是
A.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B.内质网膜、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4.右图表示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构成了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②③④的特定排列顺序所含的遗传信息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解旋酶可使⑤处的化学键断裂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5.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6.据CCTV-1台2007年1月8日报导,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发现的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器官组织,如骨骼、血管、肌肉、神经以及肝脏等。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个实验证明了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一样
C.这些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
D.这些干细胞可以生成更多种类、更有价值的人体细胞,将有助于更多的医学用途
7.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 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8.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研究发现,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绿茶中的多酚可以减少人体的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质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具有
A.多酚 B.多酚合成基因 C.BCL-XL蛋白 D.BCL-XL蛋白酶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10.已知DNA分子双链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20%,在其中一条链上胞嘧啶占该链全部碱基的15%,则由该链转录成的mRNA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A.25% B.20% C.15% D.35%
11.某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高倍镜下转动细准焦螺旋,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比较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其原因最可能是
A.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好 B.反光镜未调节好
C.子叶切片染色不均匀 D.子叶切片切得厚薄不均
12.下列结构中存在突触的是
① 一个神经元内 ②脊髓 ③大脑皮层 ④树突→轴突 ⑤轴突→树突
⑥轴突→细胞体 ⑦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 ⑧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
A.②③⑤⑥⑦⑧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⑧ D.④⑤⑥⑦
13.已知人类某种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由此可知:
A.该病孩的祖父母一定是正常的 B.该病孩可能是女孩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病孩的机率是1/2 D.该病孩的母亲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1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15.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年份 | 种群数量 | 捕捉标志数 | 第二天重捕数 |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 |
1970 | 50 | |||
1971 | 80 | |||
1972 | 400 | |||
1973 | 800 | |||
1974 | 1500 | |||
1975 | 150 | 150 | 13 |
那么,1970年至1975年该鸟种群的生长曲线是
16.下列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D.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17. 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18.下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丁和辛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多
19.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 |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
B.在A期间,若对害虫撒杀虫剂,蜘蛛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C.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C之后,因蜘蛛数量减少,害虫种群密度将持续增加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校园周围池塘的水质污染状况,采集水样镜检水中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1号池塘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2号池塘水样中单细胞藻类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动物较少;3号池塘水样中未见任何动物、植物,且发出刺鼻的气味;4号池塘水样中昆虫、植物均有发现,数量较多。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池塘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A.3、1、4、2 B.3、1、2、4 C.4、2、1、3 D.2、4、3、1
二、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酵母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C.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细胞的含水量降低、色素含量减少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2.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有
A.ATP B.ADP C.[H] D.C3化合物
23.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a和b的元素在细胞膜上都可以找到
B.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C.B的结构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D.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右图
24.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下列数值会上升的是
A.线粒体的数量 B.核内DNA分子的含量
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含量之比 D.mRNA的含量
25.下列属于探究化学信息传递的是
A.观察动物对电视图像的反应 B.用录音机记录鸟类繁殖时的呜叫声
C.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 D.花香吸引蜜蜂采蜜
26.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27.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甲、乙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丙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哪些能够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将药物放在甲,刺激乙,肌肉收缩 B.将药物放在乙,刺激甲,肌肉收缩
C.将药物放在丙,刺激乙,肌肉不收缩 D.将药物放在丙,刺激甲,肌肉收缩
28.下列有关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B.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稳态即系统内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含量都不发生变化
D.个体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稳态都有赖于反馈调节
29.能体现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的事实是
A.成熟的香蕉能催熟混放在一起的未成熟的果实
B.有实验证明:在加入呼吸抑制剂的情况下生长素的运输会受影响
C.顶端优势现象 D.向光源弯曲生长现象
30.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单位为102KJ/(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g | Pn | R |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A. 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五个Pg之和
B.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B→E→D→A→C
C. 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7%
D. 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量地被生物的呼吸作用所消耗
三、非选择题:满分为80分。本大题包括11个小题,40,41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31.(6分)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该图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些生物的细胞重大生命活动? (填写序号)
①噬菌体 ②酵母菌 ③乳酸菌 ④变形虫 ⑤海带 ⑥蚯蚓 ⑦玉米 ⑧蘑菇
(2)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 。
(3)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 的过程。
(4)在真核生物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 。
32.(4分)
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据图回答:
(1)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中,与B植物相比,A植物应种植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
33. (6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37℃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管子叶37℃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6分)实验探究与分析。
(1)结合下列图解,在空白框内填写适当的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 。
因为: 。
(3)植物激素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如用适宜浓度的 素处理,可提高芹菜、莴笋的产量;用适宜浓度的 素处理,可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期。
35.(10分)如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
(1)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________,其中⑦表示a激素对肌肉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2)图中b激素是_______其作用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特殊条件下,与该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
(3)图中③过程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②过程具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6.(7分)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中国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果之一是将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育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属于远缘杂交。远缘杂交的难题主要有三个: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1)普通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一般更象偃麦草,如果要选育出具有更多普通小麦性状的后代,下一步的办法是 。
(2)小麦与偃麦草属于不同的物种,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物种的形成(见右图),请在下面填出右图中相应的生物学名词。
①
②
③
37.(8分)夏季某浅水池塘中均匀分布着开黄花(完全花,有雌、雄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水毛茛,它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泡在水中的叶呈丝状(如下图);水毛茛全株有毒,一般鱼类等水生动物不食。生物小组的同学拟在该池塘中放养专食水毛茛的转基因小金鱼,经实地调查和科学计算,他们共放入了X尾小金鱼,并认为这是该池塘的最大放养量。
(1)同一株水毛茛,其叶型在空气中和水中存在差异,从进化角度看,这是 的结果。
(2)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他们如何进行调查和计算的?
①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 法;在调查某一水域内水毛茛的自然种群密度时,发现该区域内一块密度大,另一块密度小得多,则应如何处理? 。
②现已算出水毛茛的总生物量为M,那么如何算出该池塘能平衡饲养的小金鱼的最大放养个体数X? 。
38.(10分)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法的材料回答问题:
(1)体外分别培养某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 。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 的特性。
(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
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 ,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细胞类型 | 增值代数 | 端粒酶活性 |
正常体细胞 | 50~60 | 无 |
癌细胞 | 无限 | 有 |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
39(8分)(1)下图表示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关系。请据图中所列关系回答。
1)湖泊中浮游植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属于______________关系。
4)夏天湖水深处含氧量下降,而湖中分解者活动旺盛,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若狼被捕杀,数量首先会减少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_________Kg。
选做题:(40、41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40.(15分)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症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请问:
(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请在图中A一G处填写此过程中未发生正常分离一方的基因型(用十、一表示)。
(2)21三体综合症个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表达时,它的转录是发生
在 中。
(3)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症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请说明其依据。
41.(15分)下图表示“神经肽与细胞膜通透性关系”的实验过程和部分结果。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的结果说明乙种动物胃细胞膜上具有与神经肽结合的________,这种大分子物质是_______________;从实验二的结果,可推测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核中,没有控制该物质合成的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三的四种物质A.B.C.D和过程①、②、③、④中:
1)能发生半保留复制的物质是________;碱基组成与功能相同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
2)有解旋发生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有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会发生碱基序列—UAC—和—AUG—配对的过程是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3)实验四,若B注入到同样的甲种运物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加入神经肽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吗?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