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生物月考试题试题
(必修1·1-5章)
第Ⅰ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一分子AT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
A.1、3、3 B.1、3、2 C.2、3、2 D.1、2、3
2.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本产品XX牌八宝粥由莲子、淀粉、桂圆等精制而成,适合糖尿病患者,绝对不含糖
B.请放心饮用XX系列饮料,该饮料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服用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4.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
(1)池塘中的一个衣藻(2)池塘中的所有生物(3)池塘中的所有衣藻(4)池塘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5.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 ( )
6.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 脂肪酶 C.蛋白酶 D.麦芽糖酶
7.在一台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组应是( )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8.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和繁殖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
D.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9.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 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A.甲 B.丙 C.丙和乙 D.甲和乙
10.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A.前者有液泡 B.前者无拟核,后者有细胞核
C.前者无成形的细胞核,后者有细胞核 D.前者比后者核糖体多
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中被消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13.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 + b)
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
14.在人体细胞中,由A、G、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5.动物冬眠时,体内水的状况是 ( )
A.自由水增加,结合水减少 B.自由水和结合水都增加
C.自由水和结合水均减少 D.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加
16.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17.组成小麦的主要元素是( )
A.C、H、Ca、K、Mg、B B.N、P、S、Zn、Cu、Mn
C.C、H、O、P、S、N D.H、O、Fe、B、Zn、Mg
18.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它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在这两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A.1:2 B.2:1 C.3:1 D.1:3
19.下列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肽链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⑥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
A.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
B.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C.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D.氨基酸的种类多达百种
21.烟草、烟草花叶病毒这两种生物中,构成它们核酸的碱基种类依次是( )
A.4、4 B.8、4 C.5、4 D.7、4
2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糖是( )
A.麦芽糖和乳糖 B.纤维素和蔗糖
C.糖元和淀粉 D.葡萄糖和核糖
23.在细胞的脂质物质中,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殖过程中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的是( )
A.脂肪 B.磷脂 C.固醇 D.维生素
24.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 )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25.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它们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A.6、18 B.5、18 C.5、17 D.6、17
26.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下图。照光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 ( )
A.仅在甲中 B.仅在甲和乙中 C.仅在甲和丙中 D.在甲、乙和丙中
27.下列关于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大分子不可以通过,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
B.水分子可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C.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离子和小分子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
D.水分子、一些离子和小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运输,其他离子逆相对含量的梯度运输,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8.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C3)与(CH2O)生成量的变化是( )
A.C3 突然增加,(CH2O)减少 B.C3与(CH2O)都减少
C.C3与(CH2O)都增加 D.C3 突然减少,(CH2O)增加
29.ADP转变为ATP需要( )
A.Pi、酶、腺苷和能量 B.Pi、酶 C.酶、腺苷和能量 D.Pi、酶和能量
30.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31.打预防针能预防某些传染病,与这种免疫作用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
A.中心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染色体
32.在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的一组细胞器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核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⑦高尔基体
A.①③ B.④⑤ C.⑤⑦ D.②⑥
|
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
A.a、b液面一致,b侧无色 B.a、b液面一致,b侧红色
C.a液面低于b,b侧无色 D.a液面高于b,b侧无色
34.若给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研究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消化酶(属于蛋白质)的过程,放射性标记先后出现在( )
A.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3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衣藻 D.水绵
36.在洋葱根细胞中,含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 B.叶绿体、线粒体
C.线粒体 D.线粒体、细胞核
37.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
A.H2O B.[H] C.P D.Pi
38.在成人心肌细胞中比腹肌细胞中数量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 B 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39.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A.线粒体、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液泡
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内质网
40.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41.有些药物能抑制细胞的呼吸,最可能是作用于(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质体 D.内质网
42.新宰的畜、禽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肉鲜嫩,其原因可能与哪一结构有关( )
A.核糖体 B.溶酶体 C.线粒体 D.中心体
43.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 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44.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组成细胞膜的各种成分大都是运动的
B.白细胞能吞噬某些细菌,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不同细胞对同一种物质的吸收量不同 D.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等构成
45.在细胞膜上,与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系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46.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分别是 ( )
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流动性
C.流动性、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
47.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将之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下图。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A.A>B>C B.A<B<C C.B>A>C D.B<A<C
48.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A.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K+和NO3-进入液泡 D.水分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49.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跨膜运输的过程。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吸水是水分子从单位体积中水分子多的一侧向水分子少的一侧运输
B.细胞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C.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D.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从溶液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
50.2002年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穿肠蛋白质”(可被肠道直接吸收),为许多药物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穿肠蛋白质”被肠道吸收的方式是 ( )
①自由扩散 ②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④其他方式
A.①②③ B.③ C.④ D.②③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50分)
51. (5分)写出以下符号或结构所代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2. (5分)根据下列物质的结构式,回答问题:
![]() | ![]() | ||||
![]() | |||||
① ② ③
![]() | ![]() | ||||
![]() | |||||
④ ⑤ ⑥
(1)上述物质中能构成生物体的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编号是 。这些氨基酸所形成的化合物内, 个肽键,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2)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质量与组成它的氨基酸的分子质量总和相比,减少了 。
53.(5分)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 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2 ) 结构5为_____________。
(3)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
(4 ) 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
(5)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
54.(7分)右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
(2)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3)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
(4)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55.(6分)下图为成熟的绿色植物细胞内代谢图解,其中A表示水,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细胞在生成物质B的过程中,还产生物质 ,被过程②利用。物质C从细胞外到细胞内并参与过程②中的第一个步骤,这一步骤叫做 。如果物质C的供应突然停止,过程②中 (物质)会增多。
(2)过程①中能量变化是 。
(3)细胞吸收物质E的方式是
。若将该种细胞甲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乙放入0.3g/mL的硝酸钾中,过半小时后镜检,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是
细胞。
56.(6分)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
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2)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
(3)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细胞呼吸最弱
(4)AB段表示C0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
(5)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6)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
57.(16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 22.1 | 23.3 | 25.8 | 37.6 | 40.5 | 47.4 | 54.7 | 68.9 | 45.3 | 28.6 |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5.BCCBC 6-10.CBCBC 11-15.ADACD 16-20.CCDDD 21-25.CDCDC
26-30.DBADC 31-35.BDDCB 36-40.CDBCD 41-45.BBABA 46-50.BACDC
51.腺嘌呤 鸟嘌呤 胞嘧啶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52.答案:(1)①②③④⑤ 4 1 2 (2)72
53. (1)低等植物 (2)高尔基体 (3) 8 内质网
(4)4 叶绿体 (5)13 中心体
54. (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链
(2)流动性 (3)b、c、d (4)b、a
55. (1)[H]和ATP CO2的固定 五碳化合物
(2)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3)主动运输 甲
56. (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3)BD
(4)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5)1.5 (6)5%
57. (1)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
(2)不含淀粉酶
(3)实验原理: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步骤:
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
第四步:50-65℃水浴加热2分钟
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