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二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二理科班生物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35:40下载本试卷

高二理科班生物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命题人:胡国胜

说明:本卷有两大题,54小题,共100分,另加一道附加题,请在90分钟完成。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 D.染色体变异

2、基因型为AABBCC的草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草莓杂交产生的F1代,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3、有关遗传病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人类的遗传病与环境污染没有关系

C.单基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D.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4、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为

A.18%、82% B.36%、64% C.57%、43% D.92%、8%

5、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了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C.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6、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7、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8、某海岛上迁入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如图甲。海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对这种昆虫进行调查,翅长度与个体数的关系最可能是

甲       A       B      C      D

9、下列关于基因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库是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    B.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10、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变异是定向的 ④变异是不定向的

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1、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

播种量的比例

收获种子的产量

大麦

燕麦

大麦

燕麦

0.2

0.4

0.6

0.8

0.8

0.6

0.4

0.2

42

81

98

105

133

56

32

13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12、荒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水分  B.温度  C.海拔  D.经度

13、阳面山坡的小麦比阴面的长得好,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海拔  B.温度  C.阳光  D.纬度

14、蛇与鼠之间、猪肉绦虫与猪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A.竞争、捕食 B.捕食、竞争 C.捕食、互利共生 D.捕食、寄生

15、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A.互利共生、竞争B.互利共生、寄生C.寄生、竞争 D.竞争、捕食

16、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的小麦都是在初冬播种的,如果改为春季播种,则所有的小麦都不能抽穗结实。这主要是由于哪个因素的影响所致

A.水份    B.阳光    C.温度    D.土壤中的氮肥过少

1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上升温度下降         B.空气逐渐稀薄

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逐渐变小     D.支雾量增加

18、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有适合萌发的条件也不萌发,例如有些植物的种子秋天成熟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萌发,这类最可能是分布在什么地区的植物

A.低纬度地区   B.低海拔地区  C.低降水量地区  D.高纬度地区

19、下列关于光因子对生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在强光下小麦和玉米和才能长得好   

B.夜间用黑光诱捕的蛾类对紫外线繁感

C.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动物的繁殖活动没有影响

D.光因子决定水体中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

20、根据森林层次和各层枝叶茂盛程度来预测鸟类多样性是有可能的,对于鸟类生活,比物种组成更重要的是植被的

A.面积大小   B.分层结构    C.是否落叶   D.阔叶与针叶

21、右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2、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23、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左下图所示: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4、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B.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D.“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空间的关系

25、图①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图②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26、下列现象是种群密度过大时将会引起的生态学反应,指出其中错误的一项

A.寄生虫增多  B.传染病易于流行  C.竞争加剧  D.繁殖率升高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在空间结构上无分层现象

B.影响海洋生物群落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温度和水

C.黄羊、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都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

D.只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在空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湖泊、河流和海洋都属于湿地

B.农田生态系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浮游动物

D.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鱼类

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一定都是消费者

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C.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鼠、兔等

D.无论在什么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

30、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生产者

31、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蓝藻和猪笼草 B.草履虫和蘑菇 C.蝗虫和草履虫 D.蘑菇和蚯蚓

32、下列关于食物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C.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D.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33、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子

34、在“生产者—①→初级消费者─②→次级消费者─③→三级消费者”图解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35、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A.碳酸  B.碳酸盐  C.二氧化碳   D.碳水化合物

36、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异化作用.

3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常常是相反的

B.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高

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低

D.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是高低不同的

38、在下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基本保持平衡的是

A. 城市生态系统  B. 养鱼塘   C.森林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

39、下图中表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P表示植物,a表示动物,h表示人类)

40、右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以下41~50小题普通班同学做,重点班同学不做)

41、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足    B.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C.无子番茄没有种子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42、一对父本和母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染色体变异

4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      B.诱发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

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4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45、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进细胞融合

46、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B.染色体增加片段

C.染色体缺失片段       D.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47、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

A.二倍体    B.多倍体   C.纯合子   D.杂合子

48、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D.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数目的个体

49、21三体综合症、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病 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    B.④①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50、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A.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以下41~50小题重点班同学做,普通班同学不做)

41、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下左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42、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夏季,a>b + c + e  B.秋季,e + f<g

C.春季,g = b + e + f  D.冬季,d>c+f 

43、在碳循环中,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群落的生理作用是

①呼吸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摄食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  ⑤硝化作用 ⑥反硝化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⑤⑥

44、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C.流入到狐狸体内         D.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45、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 a>b>c  B c>b>a  

C. c=b>a  D a>c=b

46、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流经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a、b、c、d。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种群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等于a

C.若长期a<5b,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在一段时间内,若C种群数量增加,则A、D种群数量均增加

47、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C、CUG,当某基因片段中的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A.一定有利B.一定有害C.有害的频率大于有利的频率D.既无利也无害

48、在生产实践中,欲获得无子果实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多倍体育种  ②单倍体育种 ③人工诱变  ④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雌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9、某一正常女性与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结婚,现已怀孕,为避免生出病孩,向你进行遗传咨询,你的正确指导是:①终止妊娠 ②进行产前诊断③只生男孩 ④只生女孩 ⑤多吃含钙食品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50、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雌蕊,所得到的籽粒中,其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各有几种

A.3种、4种  B.6种、8种  C. 4种、4种  D.9种、2种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51、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感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高杆抗锈病×矮杆不抗锈病—A→F1—B→dT配子—C→幼苗—D→符合要求品种

(1)过程A叫做        ; F1的基因型是       

(2)过程B+C+D的育种方法叫做         ;其中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的基因型为        ,所占比例为     

(3)该方法育种中所使用的药品作用于有丝分裂      期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52、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             的环境中的增长。

(2)图中的阴影部分,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这是         的结果。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和     ;对于某些种群还要考虑个体或群体的          

(4)若“S”曲线表示某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

增长曲线,那么,K点以后,曲线出现平区的原因是  

                        

(5)为了消灭鼠害,有人采取投药灭鼠的方法,在短期内能

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对此,请你提出

一条合理的建议:                        

(6)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53、下图为南极海域的食物网

(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    个营养级

(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                

(3)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是                

(4)小鱼与磷虾的关系是                  

(5)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6) 企鹅增长1公斤体重,至少需          公斤大鱼。

(7) 企鹅增长1公斤体重,至少需消耗的浮游植物为_     公斤。

54、科学家对某水库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出下图所示的数据[单位:J/cm2·a]。请据图回答:

(以下五小题普通班同学做,重点班同学不做)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J/cm2·a。

(2)由上图分析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此水库中所有的青鱼属于一个       

(4)草食鱼类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       

(5)某年此水库受到农药污染,大部分草鱼死亡,少部分生存下来。草鱼对农药的抗药性差异说明生物的变异是        

(以下五小题重点班同学做,普通班同学不做)

(1)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2)由于重金属的污染,上图受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3)此水库中所有的肉食鱼类     (填“能”或 “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4)第二营养级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同化能量的       

(5)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

   A.物质经过了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D.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附加题:

(8分)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用字母A表示)和黄颖(用字母B表示)为显性,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出现白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回答问题:

  (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定律。F2中白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2)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出题目所述的杂交过程。(包括亲本、F1及F2各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高二生物理科班答题卷  

一、选择题(50×1’)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 项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 项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 项

题 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 项

题 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普通班填

题 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重点班填

二、简答题(本题有4小题,没空2分,共50分)

51、(1)                        

(2)                              (3)       

52、(1)                        (2)            

(3)                                       

(4)                                       

(5)                                       

(6)            

53、(1)          (2)               (3)         

(4)             (5)                        

(6)                    (7)                 

54、(1)               (2)                     

(3)             (4)             (5)          

附加题:

(1)                                      

 

(2)

高二生物理科班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50×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A

C

D

C

B

D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A

C

D

A

C

A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D

D

A

B

D

C

B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D

C

A

B

C

A

B

C

D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普通

D

B

B

A

B

D

C

A

C

B

重点

C

A

C

D

A

A

D

B

B

C

二、简答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51、(1)杂交育种;DdTt(2)单倍体育种(只答“花药离体培养”不得分);ddTT;1/4(3)前

52、(1)无阻力(或理想或资源和空间无限) (2)生存斗争 (3) 年龄组成;迁入和迁出(4) 由于食物短缺等因素的限制,种群在达到环境负荷量以后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增加。(5)原则上是降低环境负载能力,无污染,具可行性。如①严密封储粮食;②清除生活垃圾;③生物防治,保护老鼠天敌等。(其他方法,符合以上原则即可) (6)B

53、(1)5(2)须鲸、大鱼、海豹(多写或少写均不得分)(3)虎鲸、海豹(多写或少写均不得分)(4)竞争(5)浮游植物(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6)5(7)125

54(普通班)、⑴ 120.0  ⑵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⑶种群 ⑷18.75% ⑸不定向的

54(重点班)、⑴12.5% (2)肉食鱼类(3)不能(4)18.75%(5)D

附加题:⑴自由组合;aabb;aaBb或aaBB

⑵ P  黑颖AAbb×aaBB黄颖

           ↓

    F1      AaBb黑颖

           ↓

    F2   A____ aaB__  aabb

        黑颖  黄颖  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