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八校第一次联考试卷
出卷人:潘广龙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图对肝细胞所具有的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生物中,呼吸作用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A、水螅 B、变形虫 C、乳酸菌 D、水稻
3、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白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4.某海洋哺乳动物的体温一般保持在40℃左右,现将其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耗氧速率,并绘出相应的曲线。该曲线应为
5、与草履虫新陈代谢类型相同的一组生物是
A、烟草和青蛙 B、蘑菇和硝化细菌C、乳酸菌和小麦 D、变形虫和牛
6、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形成糖被),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有某种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糖基化,不能在蛋白上形成糖链。据此推测此种抑制剂可能作用于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的哪一种细胞器上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中心体
7、在含有K、P、Ca、Mg、B、Cu、Mn等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小麦,在麦苗第五片叶展开时,只在第四、第五片叶上出现了缺绿症状,那么这种缺乏症是由于上述元素中的哪种元素的含量不足引起的
A、K B、 P C、Mg D、Mn
8、下图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如果从四种细胞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阴影部分代表分裂期)
A B C D
9、在人体内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B、细胞器数量的改变
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10、将二十块去皮并切成体积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测得马铃薯条的长度并作图,能代表实验结果的是(注:纵坐标表示马铃薯条长度,横坐标表示蔗糖溶液浓度)
![]() | ![]() | ![]() | ![]() | ||||
A B C D
|
A、大肠杆菌无核糖体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C、大肠杆菌无膜结构 D、大肠杆菌不进行有丝分裂
12、“朵朵葵花向阳开”是大家都能看到的生物现象,而且这种特性代代如此。这种现象从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角度分析,依次属于
A、适应性、遗传性、应激性 B、应激性、适应性、遗传性
C、向光性、应激性、遗传性 D、应激性、适应性、变异性
13、生长在沙漠中的植物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水分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肪
14、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看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的结构
C、无染色体的形成 D、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够 15、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16、将一棵重约2Kg的柳树栽种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40Kg,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于
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氧气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17、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图象,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核仁
C、纺锤体、赤道板、细胞壁 D、细胞壁、细胞板、纺锤体、
18、在小麦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线粒体和核糖体D、中心体和核糖体
19、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情况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
1 2 3 4 5 6
A、1、3、5 B、1、4、6 C、2、3、5 D、2、3、6
20、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一项是
21、离体的叶绿体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增强光照,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22、某同学用青菜叶做叶绿素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层析后的滤纸条上观察不到四条色素带,其原因最可能是
A、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 B、划滤液细线时没有重复几次
C、层析时间不到24小时 D、该种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没有色素
23、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将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不变 D、等于零
24、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呼吸强度与根对矿质离子吸收的数量关系的是(注:纵坐标表示根对矿质离子吸收的数量,横坐标表示呼吸强度)
|
|
|
| ||||||||
25、甘氨酸(C2H502N)和另一种氨基酸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O5N2,则另一种氨基酸为
A、CH3CH2CH2—CH—CH2COOH
B、HOOC—CH—CH2CH2COOH
|
| ||||
C、HOOC—CH2—CH—CH2COOH
D、CH3CH2CH2—CHCOOH
|
|
26、如下图所示,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下列哪些生物技术与体细胞或体细胞核的全能性有关
A、试管婴儿的培育 B、绵羊“多莉”的培育
C、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胡萝卜植株 D、植物叶原基细胞的离体培养
28、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过程会使ADP的含量增加
A、主动运输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C、有丝分裂 D、丙酮酸的分解
29、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乙期与丙期细胞内染色体含量相等 B、丁期的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
C、甲期的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D、丙期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30、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
31、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0C、200C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
200C
200C
100C
100C
2
10
|
|
|
|
|
2
0
1
2(时间:小时) 0
1
2(时间:小时)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
A、呼吸速度在200C 时是100C的2倍
B、在100C、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3mg
C、在5klx的光照下,100C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0C时的多
D、在200C、10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 量约是13.9mg
32、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蔗糖溶液浓度,可以使质壁分离现象更快更明显 B、H2O2酶和FeCL3都能使盛有H2O2的试管产生气泡 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D、向溶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加蒸馏水和50%的冷酒精的原理及结果都是一样的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分。
33.(9分)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只有在
细胞中,使用 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4] 在 期逐渐消失。
(3)[3] 主要由DNA以及 一起组成,后者是通过[ ] 进入细胞核的。
(4)图中可见[1] 和[ ] 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34.(10分)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某同学进行这项实验时,操作如下,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①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在研钵中,加入丙酮、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充分研磨。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2—3次。
③把画好滤液细线的滤纸条按要求插入层析液中,盖上培养皿盖后需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 ; 。(每空2分)
(2)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菜不同叶片中在叶绿体色素含量上的区别,选择了新鲜菠菜的“绿叶”、“嫩黄叶”,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如右图,请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表:
组别 | 滤纸条编号 | 判断依据 |
绿叶组 | ||
嫩黄叶组 |
35、(6分)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DNA含量和染色体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回答
![]() |
|
|

|
(1)曲线x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y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曲线x为例,ac段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段代表哪些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细胞的形成是______段,
此时期中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参与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36.(8分)下图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三大类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
![]() | |||
![]() | |||
体外 氨基酸
脂肪
(1)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有 。(填序号)
(2)④过程最终要通过 作用才能转化成氨基酸,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一部分不能由过程④获得,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这此氨基酸称为 。
(3)③过程在 (细胞器)中进行。
(4)⑥过程首先要进行 作用才能完成,此过程必定伴随有特有的代谢终产
物 的产生。
(5)其中任—类有机物能否完全由另两类有机物转变而来? 。
(6)动物冬眠时,三大类有机物在身体中氧化分解进行供能的顺序依次是 。(填物质名称)
37、(11分)下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 、[ ] 。
(2)将糖类中的能量在有氧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等能量的细胞器是[ ] 。
(3)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是[ ] 。
(4)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 。
(5)增大细胞内的面积,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条件。并被
称之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的细胞器是[ ] 。
(6)与人体内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 、[ ] 、[ ] 、[ ] 。
38、(7分)取4株大小相同、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嫩忮,依下图所示处理:
|





A B C D
叶片未经处理 叶片下表面 叶片上下表面均 除去叶片并在切
涂以凡士林 涂上凡士林 口处涂以凡士林
![]() |
|
|
1
|

| ||||
![]() | ||||
|
4 8 12 16 20 24 28
乙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到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图乙曲线表示实验结果;
(1) 曲线1表示A、B、C、D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为什么?
(2)曲线2、3依次代表哪两组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
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指出该叶片的上下表皮中,哪一面气孔数量多?为什么?
(3)若将装置A放入①玻璃钟罩内。对实验现象有何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影响?
39、(4分)科学家从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三个小白鼠的体内分离出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的骨骼肌三块,分别标上A、B、C,然后在相等时间内依次测定这三块肌肉释放CO2的量,其比为3 : 2 : 1 。据此分析:
(1)年龄最大的是_________,其CO2的释放量不同,可能是细胞内_________(细胞器)的功能减弱程度所致。
(2)三块骨骼肌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_________,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是_________。
40、(6分)为了获得纯净的细胞膜,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 应选取人体的哪种细胞做实验?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你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由于主要发生了
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经过(2)的实验步骤后,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A.静置 B.加热 C.离心 D.过滤
(4)将膜成分中的磷脂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41、(12分)如图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图解,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过程,完成此过程的主要是植物 细胞。
②是 过程,必须通过植物叶的 才能进行。
(2)④表示 ,主要分布在 。
(3)⑥和⑩是 ,主要在 细胞器中形成。
(4)⑦是 过程,除ATP和[H]外,还需 参与。若CO2的量突然减少,叶绿体中的 化合物含量将上升。
(5)若遇低温或水淹,将影响⑩进行,而对⑦的影响不大,⑩应是 过程。
42、(7分)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 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 K+ 的方式是 ,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 ,表明该过程需要 。曲线bc段限制 K+ 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 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 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2分)
(3)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