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学期
高二年级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考试卷
命题人 高二生物备课组 审阅人 高二生物备课组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4分。 其中第1-38题为单选题,第39-42题为多选题)
1、交警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时,所用的仪器中装有
A重铬酸钾 B MnO2 C斐林试剂 D BaCL2
2、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什么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A、酵母菌 B、醋酸菌 C、毛霉菌 D、乳酸菌
3、吃腐乳时,外层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由什么形成的
A、毛霉白色菌丝上的孢子囊 B、毛霉白色菌丝
C、毛霉分泌物 D、豆腐块表面失水后变硬
4、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酵母菌细胞失水
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
5、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乳酸菌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变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6、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
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
B、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
C、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
7、下列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提供了适宜条件的情况下,最易表达的是
A、枝条上的一个芽 B、柱头上的花粉
C、胚珠中的珠被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
A、 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B、 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
C、 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去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9、大肠杆菌能够在哪种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A、无氮培养基 B、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
C、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0、在果汁生产工业中主要应用的酶包括
A、果胶酶、纤维素酶 B、脂肪酶、淀粉酶
C、淀粉酶、果胶酶 D、蛋白酶、纤维素酶
11、蛋白酶洗衣粉容易洗去奶渍、血渍,可是不容易洗去汗渍,这体现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需适宜的条件 D、多样性
12、关于固定化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B、 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被反复利用
C、 固定化酶可永久使用
D、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不受影响
13、固定化细胞技术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所具备的特点是
A、 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不能连续性生产
B、 成本更高、操作更难、不能连续生产
C、 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能连续生产
D、成本更低、操作更难、能连续生产
14、关于使用加酶洗衣粉的好处,不正确的是
A、 可有效去除衣服上的油渍、汗渍、血渍
B、 使用加酶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各种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对人体皮肤都没有伤害作用
D、水温过低时不宜使用加酶洗衣粉
15、DNA析出与鉴定过程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用玻璃棒搅拌时为什么要沿一个方向轻轻搅拌
A、为了省力 B、加快蛋白质的析出
C、为了加大DNA的溶解度 D、防止DNA结构被破坏
16、在DNA析出与鉴定过程中加入酒精的目的是
A、溶解DNA B、除去DNA中所有杂质
C、析出DNA D、稀释溶液降低浓度
17、在DNA粗提取过程中,先后两次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分别是
A、 稀释血液;冲洗样品
B、 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l浓度使DNA析出
C、 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量
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18、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A、电荷的多少 B、分子的大小
C、肽链的多少 D、分子形状的差异
19、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分析无误的是
A、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 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 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20、根据蒸馏过程中什么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化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汽蒸馏
A、原料的种类 B、原料的特性
C、原料放置的位置 D、原料的成分
21、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从进水口通入水的作用是
A、加热 B、防止过度沸腾
C、过滤 D、冷凝
22、桔皮在压榨前,应用什么浸泡
A、石灰水 B、水
C、酒精 D、盐酸
23、柑橘芳香油适于用哪种提取方法
A、水汽蒸馏 B、水中蒸馏
C、水上蒸馏 D、压榨法
24、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芳香油,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应怎样获得
A、离心 B、过滤 C、 静置 D、蒸发溶剂
25、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A、无机盐、水、维生素 B、NaCl、水、蛋白质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NaCl、水
26、下面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B、 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出性状更优良的品种
D、植物体的任何一个体细胞经离体培养都表现出全能性
27、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气、酒精、火焰灼烧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可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细菌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手、培养基、接种针
C、培养基、手、接种针 D、接种针、培养基、手
28、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充分溶解DNA的盐溶液是0.14mol/L的NaCl溶液
B、 实验中提取较纯净的DNA利用了DNA不溶于酒精的特点
C、 对最后提取出DNA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时需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D、实验操作过程中先后两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相同
29、TaqDNA聚合酶的特点是
A、耐高温 B、耐盐酸
C、耐强碱 D、不耐热
30、一个DNA分子中有碱基A20个,占全部碱基的20%,若该DNA分子在体外的环境中利用PCR技术循环2次,需要碱基C
A、20个 B、30个
C、90个 D、120个
31、某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腺嘌呤为200个,利用PCR技术循环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循环了几次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32、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浓缩是发生在哪一步之后
A、粉碎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33、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常常加入木瓜蛋白酶,其作用是
A、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B、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
C、把多肽水解成氨基酸 D、把葡萄糖转化为氨基酸
3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果胶的存在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混浊
B、 果胶可被果胶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C、 果胶酶只是一种酶
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都属于果胶酶
35、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为了能产生酒精,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向瓶内泵入氧气 B应将装置放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
C瓶内应富含葡萄糖等底物 D应将瓶口密封,效果更好
36、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特点的是
A快速繁殖 B培养抗病毒植株
C 不改变原植物的基因型 D需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37、在玫瑰油与水的混合物里加入NaCl,目的是
A使乳化液分层 B除水 C分离油层和水层 D结晶
38、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
A让酵母细胞恢复运动状态
B让酵母细胞在缺水状态下更容易休眠
C 让酵母细胞内酶活性增强
D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39、果汁发酵后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可采用的方法有(多)
A、用斐林试剂检测 B、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C、品尝样液和闻闻是否有酒味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40、下列哪些措施能获得好的萃取效果(多)
A、原料颗粒小 B、萃取时间短
C、萃取时间长 D、萃取温度高
41、下列哪几项属于β—胡萝卜素的作用(多)
A、治疗夜盲症 B、常用的食品色素
C、防止佝偻病 D、使癌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
42、下列现象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有(多)
A苹果储存久了,会产生酒味 B酵母菌大量繁殖期间
C泡菜的制作 D 水稻发生了烂秧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
二、非选择题:
43、如下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请回答:(4分)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2)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
(3)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
(4)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
44(4分)下图为玫瑰精油提取中的水蒸气蒸馏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该装置分为三部分,[1]为 ,作用是
(2)请指出该实验装置的不妥之处:
(2分)
45. (8分)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R细菌与其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叫做_________。(1分)
(2)该同学假设了“造成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是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请设计试验,帮助该同学证明他的假设。
A.方法步骤:(5分)
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结果结论: 。(2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A | B | B | B | C | C | B | C | D | A | B | C | C | B | D | C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B | B | D | C | D | A | D | D | C | A | C | B | A | C | B | D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
B | C | A | B | A | D | BC | AC | ABD | ACD |
43(4分)(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 (2)少 (3)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4)细胞个体大,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4(4分)(1)蒸馏装置 将玫瑰精油蒸馏出来 (2)蒸馏瓶中温度计位置不对;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不对
45(8分)(1)竞争
(2)A.方法步骤:(5分)
第二步:在甲培养基上接种R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R细菌,(1分)乙培养基上不接种R细菌,作为对照 (1分)
第三步:在这两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1分)相同的(1分)其他细菌。
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让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繁殖。(1分)
B.结果结论:(2分)
甲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不能繁殖;乙培养基上细菌能正常生长繁殖。(1分)由以上结果可以断定,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