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卷五
命题人: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水作为反应物的是
A.无氧呼吸 B.食物蛋白的消化
C.ATP供能 D.光合作用
2.下列生理过程消耗ATP的是
A.干种子吸水 B.O2进出红细胞
C.叶绿素a被激发 D.神经元分泌递质
3.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中吸水的主要方式不变
B.不同生存环境下的植物,根毛细胞细胞液浓度一般不同
C.所有植物都必须依靠根尖吸水,并通过气孔失水
D.蒸腾作用强弱与光照、空气湿度等有关,但不受土壤条件影响
4.区别于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特有的分解产物是
A.丙酮酸 B.ATP C.CO2 D.H2O
5.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核酸中含有。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三磷酸腺苷、染色体、辅酶Ⅱ的主要组成元素
B.一种施用过多会造成农作物倒伏,另一种则与植物体糖类合成和运输有关
C.健康的成年人,摄入和排出这两种元素的量基本相等
D.在只缺这两种元素的营养液中培养正常植株.首先表现缺素症的是老叶
6.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
C.H2O的氢传递NADP+ 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把它分解掉
B.在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线粒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为母系遗传,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8.2005年3月17日媒体报道,洋快餐肯德基的两种产品因发现“苏丹红1号”而停止销售。“苏丹红1号”是工业色素,含有“偶氮苯”。下列关于“苏丹红1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含化学元素至少有C、H、O、N等
B.“苏丹红1号”没有直接致癌作用,可放心食用
C.如用15N标记“苏丹红1号”,15N最终将出现在动物的尿液中
D.工业色素不能用于绿色食品
9.我国政府为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目前正在北京地区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绿化北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节
A.北京地区的气温 B.北京地区的湿度
C.北京地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D.北京地区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浓度
10.下列农作物采取的措施及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常常保留移栽幼苗根部的土壤②常常在移栽前摘去幼苗的部分叶片
③常选择傍晚、阴天移栽幼苗 ④常选择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扦插
⑤以上措施均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植物萎蔫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下列关于红螺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可自养,又可异养②红螺菌没有任何膜包围的细胞器③红螺菌通常以分裂生殖的方式增殖,在繁殖过程中,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④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⑤红螺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可以属于生产者,也可以属于分解者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12.栽培农作物时需适时松土,其目的不包括:
A.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B.促进硝化细菌的代谢
C.增加土壤中氮气的含量 D.促进固氮菌的代谢
1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14.右图示某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该细胞为
A.高等植物细胞显微结构的模式图
B.高等植物各种营养器官的细胞
C.高等植物高度分化的细胞
D.高等植物正在分裂的细胞
15.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b四个现象,并推测出相应的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理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
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将会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
椎测理由:①核能抵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A.a~④ B.b~③ C.c~② D.d~①
16.已知下列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壁,但没有核膜和核仁,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下面的结果(√表示需要)。这三种生物依次是 ( )
生物 | 必需的生活条件 | |||||
水 | 氧 | CO2 | 葡萄糖 | 氨 | 光 | |
A | √ | √ | √ | √ | ||
B | √ | √ | ||||
C | √ | √ | √ | √ |
A.衣藻、乳酸菌、变形虫 B.衣藻、酵母菌、变形虫
C.固氮蓝藻、酵母菌、硝化细菌 D.固氮蓝藻、乳酸菌、硝化细菌
17.下图为人体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E→G和G→B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T2噬菌体体内主要含有B、G、E三种成分
C.G→B和E→G的场所分别是核糖体和细胞核
D.鉴定B、E时都需要水浴加热
18.线粒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细胞器,其独立性体现在:线粒体内的某些蛋内质是由线粒体内基因和细胞核内基因共同表达形成的。已知啤酒酵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由三个大亚基和四个小亚基构成。现在有人认为:该酶的三个大亚基由线粒体自身表达形成,另四个小亚基是由核基因表达形成后运入线粒体与三个大亚基一起装配形成细胞色素C氧化酶。已知:亚胺环己酮能抑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红霉素则能抑制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以下实验不能证明该论点的是
A.往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亚胺环己酮,结果发现线粒体内只有该酶的三个大亚基
B.获得离体线粒体,培养一段时间发现内膜上只有该酶的三个大亚基
C.往酵母菌培养基中加入红霉素,结果发现线粒体内只有该酶的四个小亚基
D.往酵母菌培养基中同时加入亚胺环己酮和红霉素,发现线粒体中没有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任何亚基
19.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
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环境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20.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1.固定化酶的优点是
A.有利于增加酶的活性 B.有利于产物的纯化
C.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 D.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22.啤酒等放久后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酒混浊,加入少量波菜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防止混浊,加入别类酶则无济无事,这个实验可以鉴定
A.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的影响 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23.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24.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被誉为
A.“鸟类天堂” B.地球的“肾脏”
C.地球的“心脏” D.“污水净化器”
25.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
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恢复
26.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中没有体现下列哪种生态工程原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工程学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发展原理
27.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糖类、脂类占细胞鲜重的比例依次是7%~10%、1%~1.5%、1%~2%;其热量价依次是17.75kJ/g、17.15kJ/g、38.91kJ/g,由此可得出三者在细胞中的能量代谢方面的结论是
A.脂肪是主要能源物质
B.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
C.蛋白质是主要能源物质
D.三者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28.每公顷的玉米地,在生长末期,玉米重量可达6吨。这些重量主要来自
A.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物
B.土壤中的矿物质和空气中的氧
C.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及有机物
D.土壤中的水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9.下图为大肠杆菌(E. coli)生长的实验设置。将相同数量的大肠杆菌放在不同的糖溶液中培养,1小时后,从每个装置中取1 ml的样本分析,结果从1号试管中取出的大肠杆菌的数多于从2号试管中取出的。下列关于此项研究不正确的是
![]() |
A.所有细菌均在葡萄糖溶液中生长良好
B.不同种类的糖对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有影响
C.大肠杆菌在10%的葡萄糖溶液中生长好于在10%的蔗糖溶液生长
D.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依赖于所提供的糖的类型
30.将天竺葵叶的部分上下表面用黑纸遮光,在阳光下曝光几天,将黑纸取下。该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以去除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处理,发现只有部分叶片不变蓝。这一实验用于验证下列哪一假设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需要CO2
C.光合作用合成淀粉 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1.施用有机肥(农家肥)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主要是因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够
A.增加CO2浓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B.直接为根提供ATP,保证能源
C.为根提供葡萄糖,保证淀粉的合成
D.提供矿质元素,保证生长发育
32.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有关
B.生物体内出现水分过多或过少会影响新陈代谢活动
C.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D.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都产生水
33.1901年水葫芦作为花卉引入我国,后逸为野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河道、湖泊中水葫芦覆盖面积达100%。2002年底,我国各地观赏鱼市场发现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鱼”,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列有关生物入侵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入侵物种可能因生命力和繁殖力强在新环境中肆意蔓延
B.入侵物种可能因缺乏天敌,而在新环境中与本地种形成强烈的竞争优势
C.入侵物种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入侵物种挤占其它生物生存空间和资源,可能导致当地经济和生活受到影响
3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
B.正在分裂的根尖生长点细胞中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少量的中心体
C.有许多果实、花瓣的色彩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这种色素的颜色与液泡中的细胞液的pH有关
D.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一般是低等植物细胞
35.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需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结合
B.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结合
C.加大投资力度,把生态建设工程放在首位
D.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应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36.连接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键物质是
A.ADP B.NADPH C.ATP D.C3和丙酮酸
37.兔体内有a种蛋白质,鸡体内有b种蛋白质,狗尾草体内有c种蛋白质。下列对这些蛋白质的合成中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酶是各种蛋白质合成的催化剂
B.催化蛋白质合成的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组成a+b+c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有20种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这些蛋白质,溶液都显紫色
38.下图表明,某种原核生物通过一套酶系统将某种原料转变成它自身必需的氨基酸,请根据图示选出正确的结论
原料 当氨基酸2含量增加时,它能与酶3结合,从而降低酶3的活性,反应是可逆的 |
A.每一种酶都是由特定的基因指导合成的
B.氨基酸3含量的增加,能够提高酶1、酶2、酶3的活性
C.如果能够直接为该生物提供酶2,那么即使基因2发生突变,它仍然能够正常生活
D.如果基因2不存在,则氨基酸1也可直接形成氨基酸3
39.图2—5表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
逐渐增加
40.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A.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B.相对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化和交换
C.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D.相对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高二生物月考试卷五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
41.(6分)为了验证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分解水,并还原电子受体,将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SiO2和水并研磨成匀浆,通过5~6层纱布过滤获得叶绿体悬浮液。取1支试管,加入叶绿体悬浮液5ml和0.1% 2,6一二氯酚靛酚 (一种能被还原成无色的蓝色氧化剂)溶液5滴,摇匀。置于直射光下,观察试管内颜色的变化。
(1)正常叶肉细胞内的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电子受体被还原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叶肉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氢的最终受体是___________ 。
(2)本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于直射光下的试管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本实验的方法步骤还需完善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6分)将一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下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
图1 图2
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在适宜条件下,首先将该装置置于 条件下,此时测得的数值是
。
(2)再将该装置置于 下,此时测得的数值是 。
(3)如果上图2为该植物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根据图中数据,该植物在单位时间(分)内,光合作用速率为 。
(4)为使此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可采取的措施为
。
![]() |
43.(11分)从人的肝细胞提取A、B、C、D、E五种有机物,它们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其中B、E是有机小分子物质,A、C、D是有机大分子物质。B、E分别是A、D的基本组成单位,B物质最初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B之间的相互转化受a、b两种激素的调节,在有关酶的作用下,B.E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体内过多的B和E(D)可转化为C物质。它们之同的关系见图。请分析:
(1)A是 ,D是 。在肝细胞的化合物中D物质的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 。
(2)C物质水解需 酶,水解产物是 。
(3)马粒松运动员对A、B、C、D四种能源物质的利用的顺序是 。
(4)B要转变为E物质时必须增加 元素,人体内的E物质共有 种,但通过c过程获得的E却只有 种,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图中d过程的产物除了B外还有 。
44.(7分)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成分 | 含量 |
NaNO3 | 3 g |
K2HPO4 | 1 g |
KCl | 0.5 g |
MgSO4·7H2O | 0.5 g |
FeSO4 | 0.01 g |
(CH2O) | 30 g |
H2O | 1 000 ml |
青霉素 | 0.1万单位 |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 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 ,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 。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
(4)若用该培养液分离、培养硝化细菌,应除去的物质是 。
生物月考参考答案五2
一、二 选择题(40题,共90分)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选 项 | A | D | B | D | B | C | B | B | C | B |
题 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选 项 | D | C | C | C | B | D | C | D | B | B |
题 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选 项 | B | D | B | B | D | A | D | D | A | A |
题 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
选 项 | AD | ABD | ABD | CD | AB | |||||
题 号 | 36 | 37 | 38 | 39 | 40 | |||||
选 项 | BC | ABCD | AC | ACD | CD |
三、非选择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41.(6分,每空1分)
(1)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类囊体膜) NADP++2e+H+→NADPH O2
(2)使研磨充分 (3)蓝色渐褪为无色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与实验组相同的材料,但置于黑暗中
42.(6分,每空1分)
(1)黑暗 该条件下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2)适宜光照光
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即净光合作用速率)
(3)80.38ppm CO2/ min
(4)要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说明:先在光下实验,后在暗处实验也可)
43.(11分,每空1分)
(l)肝糖元 蛋白质 50%以上 (2)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3)BACD
(4) N 20 12 人体内缺少与合成八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
尿素(氨基)
44.(7分,每空1分)
(1)液体 选择 (2)异养型 酵母菌或霉菌 (3)(CH2O)
先调整pH后灭菌 (4)青霉素和(C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