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中毕业生理综生物二月调研测试

2014-5-11 0:36:07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中毕业生理综生物二月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水稻叶肉细胞中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生成O2,NADP+变为NADPH  B.生成CO2,ADP变为ATP

C.固定CO2,形成C4化合物  D.固定CO2形成淀粉

3.在免疫反应中,有关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胸腺内才能分化成效应T细胞   B.能识别呈递抗原

C.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消灭抗原    D.受到抗原刺激能产生抗体,识别靶细胞

4.噬菌体能正常增殖的条件是

A.氨基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B、氨基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细菌

C、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 D、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细菌5.右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

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

二、非选择题:

30、(20分)

甲状腺产生的激素与垂体产生的激素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设计了如下方案:

1、        将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健康同性别的大白鼠平均分为A、B、C、D四组。每组分别注射等量并适量的131I注射液。

2、        定时测定各组血清中观测指标的放射量,结果都正常并基本相同。

3、        一段时间后,A组: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B组: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C组:注射过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D组:注射生理盐水。

4、        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血清中观测指标的放射量。

(一)        简要叙述该实验原理:

1.碘是合成     激素的原料,给131I能形成        

,其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可作为观测指标。

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                 

                               

3.当注射过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后,           

                             

(二)        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1.      预期结果(观测指标放射量的变化):

A组      ,B组      ,C组      ,D组正常。

2.      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你认为,比较       组实验结果,能证明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比较      组实验结果,能证明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31.(22分)

Ⅰ在一外貌正常的牛群中,产出一头矮生的雄犊。这种矮生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或者是由于非遗传因素(如饲养条件)的影响?你如何确定?

(1)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

(2)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

 

(3)确定“是由于非遗传因素(如饲养条件)的影响。

Ⅱ、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请回答:

(1)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   性致死效应,位于   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  

(2)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雌果蝇,如何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答案:1—5:DCBDA

30、(20分)

(一)1.甲状腺(2分), 131I—甲状腺激素(2分)

2.影响甲状腺分泌131I—甲状腺激素,当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发生变化时,血清中的131I—甲状腺激素含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3分)

3.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使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下降,血清中的131I—甲状腺激素含量随之下降(3分)

(二)1.预期结果:

A组:升高(2分)B组:降低(2分)C组:降低(2分)

2.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A、 B、D;(2分)   B、 C、D (2分)

31.(22分)

Ⅰ(11分)(1)用这头矮牛与多头正常母牛交配,其后代矮牛与正常牛呈1:1,则矮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4分)

(2)用矮牛与多头正常母牛交配,后代全部正常或正常牛多于矮牛,则矮生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的结果。(4分)

(3)当改变饲养条件后,这一性状应有改变,则矮生是由于非遗传因素的影响。(3分)

Ⅱ、(11分)

(1)隐(2分)  X(2分)  1/8(3分)

(2)将该只雌果蝇与种群中任一雄果蝇交配,统计子代雌、雄果蝇的数目。若子代雌、雄果蝇比例为1:1,说明该雌果蝇为纯合子;若子代雌、雄果蝇比例为2:1,说明该雌果蝇为杂合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