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考生物综合检测题(十)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阴雨连绵的天气使雨水浸泡了小麦地,则下列生理作用最可能不会因此降低的是…( D )
A.小麦:根部吸收的Ca2+叶中的Ca2+
B.小麦:土壤中的K+白菜中K+
C.微生物:NH3HNO3
D.微生物:NO2-
N2
2.在神经元上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电流表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其中ac的距离与bc的距离相等,然后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将………………………………………………………( B )
A.不会发生偏转 B.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发生一次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3.对于下列式子,正确的说法有………………………………………………………………( C
)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式中共有5种碱基 ④式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式中共有5种核苷酸 ⑥式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 ①②③ B.④⑤⑥
C. ②③④ D.①③⑤
4.下表中哪项与右图示不符……………………………………( D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DNA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 | 磷酸 腺嘌呤 鸟嘌呤 胞嘧啶 | RNA 核糖 尿嘧啶 |
B |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S | C H O N | 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 P |
C | 体液免疫 B细胞 效应B细胞 抗体 | 造血干细胞 抗原 吞噬细胞 免疫反应 | 细胞免疫 T细胞 效应T细胞 淋巴因子 |
D | 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组织培养 体细胞杂交 | 细胞全能性 膜的流动性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
5.在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常规方法的过程中,由于四倍体母本和二倍体父本杂交成功率较低,于是人们又创造了通过获得发育着的种子中的胚乳细胞来培养三倍体的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这两个物种的个体间能进行交配
B.发育着的种子中的胚乳细胞中的三个染色体组分别来自母方(极核)2个,父方(精子)1个
C.由于三倍体不育,所以三倍体西瓜无籽性状的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D.用基因型为Aa的品种通过胚乳细胞培养获得三倍体植株的基因型应该为AAA、AAa、Aaa、aaa
6.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只有一个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
C.若两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有辛和丁、乙和丙、
丁和乙
7.由图示一人工种子。下列与人工种子的培育生产过程有关的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D )
A.人工种子一般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B.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
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C.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二、非选择题
30.下图是绿色植物和动物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两大物质,则A代表__水___,B代表_矿质元素___,其吸收方式分别是___自由扩散_____和___主动运输_____。
(2)代表光合作用过程的编号是___①②___,影响该过程的非生物因素除图中已表示的外,还有___阳光和温度___。
(3)写出过程⑿的方程式_____C6H12O6
(4)在植物体内完成③过程需要量最多的矿质元素是____ N、P ___。
(5)合成D的场所是___核糖体___,D在过程④中起______催化________作用,可以为过程⑤提供_____载体_____。
(6)过程⑥称为_____氨基转换__作用。
(7)关于图中某些相关过程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A.图中C物质是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B.第①过程和⑩、⑾过程中产生的ATP的性质和用途是相同的
C.第⑦过程中产生的含N物质很难被动物体再度利用
D.不能由过程⑥生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物质是必需氨基酸
31.(20分)请回答下列(1)、(2)小题。
(1)已知放线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剂。右图是根据海胆受精卵在有放线菌素D和无放线菌素D存在情况下培养时,对
①直接参与将
②从受精开始到10小时之内,蛋白质合成所依赖的模板分子的来源是 A 。(从下图四个选项中选择,用字母代表)
A.未受精卵原有的 B.受精卵新合成的 C.精子提供的 D.无法确定
③受精10小时以后,海胆细胞内新合成蛋白质所依赖的模板主要是 B (答案从上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用字母代表),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加入放线菌素D的处理组受精10小时后蛋白质合成明显减少,而对照组蛋白质合成显著上升 。
(2)鸡的输卵管细胞合成卵清蛋白,成红细胞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这些细胞都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早期人们推测细胞的这种分化是由于在发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选择性丢失所致。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起来后,科学工作者用编码上述三种蛋白的基因分别作探针,对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片段和三种细胞的总RNA分别作分子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细胞总DNA | 细胞总RNA | |
输卵细胞 成红细胞 胰岛细胞 | 输卵管细胞 成红细胞 胰岛细胞 | |
卵清蛋白基因 | + + + | + - - |
β珠蛋白基因 | + + + | - + - |
胰岛素基因 | + + + | - - + |
注:“+”阳性结果(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阴性结果(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游离的单链)
①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早期人们认为细胞的分化是由于在发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选择性丢失所致,据此实验,你认为这种推测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 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遗传物质(基因)始终存在 。而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合成不同的蛋白质是 细胞中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 的结果。同一生物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各自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其直接原因主要是由 蛋白质 分子决定的,可以说这类分子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②卵清蛋白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为开辟的食物来源,除了从日常禽蛋类食物中获取,还有望通过生物工程中的 基因工程(或填“转基因技术”) 和 发酵工程 利用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生产大量的卵清蛋白。
30 .菜豆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为探究根的生长是否也具有顶端优势(菜豆根为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之分),某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
① 取已萌发并长出根(约
② A 组切除主根根尖,B 组用锡箔小帽套住根尖, C组保持完整,三组均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3-4天后观察实验结果。
(l)根据实验目的,修改实验方案② 中不妥之处;
删除B 组
(2)遵照修改后的方案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A 组主根不生长,侧根多而且快速生长;C 组正常生长
(3)依据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说明根的生长具有顶端优势现象
(4)利用植物幼苗的根还可做哪些实验(至少二种)?
根的向性运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