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进化与生态测试题

2014-5-11 0:36:07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进化与生态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K/2时增长率

最大

2.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一个自然种群从发生、发展到成熟过程中种群增长率与时间的关系

B.乙图表示玉米在夏季某一晴朗天气中光合作用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C.设受精卵中DNA含量为2N,则丙图表示从受精卵到原肠胚期间DNA总量与时间的关系

D.丁图表示一个种群在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3.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多

  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C.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D.光照直接决定了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

4.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种动物物种X引入该生

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年)

鼠种群数量

X种群数量

1

18900

100

2

19500

120

3

14500

200

4

10500

250

5

9500

180

6

9600

170

7

9500

180

8

9600

170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调查期内,物种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在第四年,X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种内斗争最弱

C.若在第九年大量捕杀物种X,则第十年鼠种群数量会增加

D.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X种群数量增加时,鼠种群数量会减少

5.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梧桐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6.下面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的简图,其中F表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F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①②③④

过程中均以CO2形式传递

B.若F为大气中的N2,则②过程不存在,①过程

中表示固氮蓝藻的固氮作用

C.若F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③过程的加剧

D.若F为无机环境中的NH3,则②过程一般不存在,①可表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7.右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季节性的变化,数据

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对该图解释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与硅藻数量始终呈正相关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

C.提高光照强度会增加水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D.光照强度的提高会促进分解者的代谢,从而使水中养分

8.图示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

文本框: 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原理是主要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B.图中A、B分别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矿质等

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D.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降低

9.人们通过综合治理的办法防治鼠害,防治过程中鼠种群数量变化如图甲。通过使用

杀虫剂防治害虫,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所涉及的人类活动实质是改变了生物在环境中的K值

B.甲、乙两图所涉及的人类活动都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C.甲、乙两图所涉及的人类活动使所防治生物的抗药性都得到增强

D.甲、乙两图所涉及的人类活动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10.我国海关对入境地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

进入境内,若有害生物一旦进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①某些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天敌数量较多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 池塘养鱼是支柱农业之一,某池塘生态系统内有藻类、浮游动物、青鱼、草鱼、

链鱼、鳙鱼、鲤鱼等。

(1)这些生物在池塘中的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结构。

(2)结合日照特点,分析说明池塘里的鱼在一年四季中生长最快的季节是      ,理

由是                                  

(3)渔民尽可能在池塘中增加鱼的品种,在池塘加放其它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物动(如虾等),

这样做的生物学原理是                           。12.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

中某种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境因素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生物及环境

因素

重金属质量分数(10-6

池塘水

0.02

土壤

0.01

浮游动物

2

秃鹰

12

浮游植物

0.5

猫头鹰

5

乌鱼

10

0.2

鲫鱼

5

0.02

(1)    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池塘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2)在上述所给出的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___,在上述所给

   出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13.某河流附近有屠宰场、造纸厂、味精厂等企业,它们向河流中排放的工业污水和居民

排放的生活污水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此,环保部门配合有关单位对污水进行如下图中甲所示的处理:

(1)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河水黑臭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

(2)将污水与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混合后流入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生物主要包括“土生土

长”的多种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处理污水的曝气池实质就是一个小型的

_______,其中的多种细菌充当着_______,它们在___      ____中起主要作用。

(3)通气翼轮的不断搅拌,不仅使污水与已处理的污水充分混合并得到较好稀释,还能提

高水体中的_______含量。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污泥中的好氧性细菌通过____  ___这

一生理过程而降解。好氧性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

(4)翼轮搅拌一段时间后,好氧性细菌的数量将明显增加,在曝气池中形成良性循环。在

上图乙中表示好氧性细菌增加的曲线是__      _____。

(5)为了保证微生物的生长,曝气池还应保证合适的_______等,其生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一段时间有效处理的曝气池若静置一段时间,水质将

变绿,其原因是好氧性细菌代谢产生了_______等物质被藻类利用;但这些藻类一般不会

无限增加,这主要通过___        ____进行着调节。

(6)流入沉淀池中的水由于没有通气和搅拌,活性污泥得到沉淀。沉淀池中的污泥除取出

一部分作为流入污水的“菌种”外,多余部分一般还要作厌氧处理,产生沼气和废渣。厌

氧处理时,产甲烷菌是关键所在,产甲烷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该反应的催化剂

是在产甲烷菌的_______(细胞器)上合成的。镜检产甲烷菌的细胞结构,其不同于叶肉

细胞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根据图中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观赏植物,为达到

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

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

①图中体现马缨丹的疯狂蔓延趋势的曲线是    ,该曲

线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     的特性。

② “马缨丹” 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叫做       

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又从外地引进了几种爱吃马缨

丹的昆虫,不久马缨丹的数量大量下降,引入这些昆虫后,

夏威夷岛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什么变化?              。

(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  点时进行,原因是                        

15.近年来,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度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______。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

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一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O.2

0.3

l

10

9

7

7

6.5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专题五  进化与生态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A 6.B  7.B 8.A 9.A  10.C 

11.(1)垂直 (2)夏季;夏季日照时间长,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多,单位时间内

流向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多(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消费者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3)

增加池塘中的生物种类,使得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

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升高(抗污染能力)

12.(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鲫鱼→乌鱼;草→鼠→猫头鹰(2)浮游植物

鼠和猫头鹰 

13.(1)有机型污染超过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限度 (2)生态系统 分解者 物质循环过程 (3)溶解氧 有氧呼吸 异养型 (4)C (5)pH、温度 保证酶的活性 CO2、无机盐 食物链 (6)厌氧型 核糖体 无核膜 

14.(1)①I 过度繁殖 ②外来物种入侵 ③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2) e 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最大

15. (1)成型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只要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即可。)

 (2)自净能力(或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  酶

 (3)①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

   ②对照  P  N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