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生物遗传与变异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右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
的DNA占3/4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2.下列是关于32P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B.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2P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
3.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一旦发生就会遗传给子代
B.转基因技术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中的基因突变
C.可遗传的变异不一定产生新的基因,但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D.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精的番茄雌蕊产生无籽番茄,这种无籽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射到小鼠体内
|
A.死亡小鼠体内存在S型和R
型两种细菌
B.S型和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
均可作为抗原物质
C.曲线ab段下降是由于R型
细菌被小鼠免疫系统大量消灭
D.S型细菌的遗传物是DAN,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则不是
5.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核生物的基因与真核生物的基因本质相同、结构不同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④植物杂交所收获的种子,种皮性状由母本基因决定,属细胞质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⑥在获取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时,一般采用“鸟枪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④⑤⑥ D. ③④⑤⑥
6.某种植物的高度由多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就越高。将最高和最矮的2个极端型杂
交,F2表现型分布接近以下示意图中的
7.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控制花的颜色的一对基因为A对a为显性,某植株的受精卵分裂成顶
细胞和基细胞的过程中该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外显中发生了突变,则下列个体一定会发
生性状改变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 D.B、C两种个体均会
8.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克服有性杂交的母系遗传,获得细胞质基因的杂合子
B.杂种植株与原有任一物种均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C.杂种植株一般是多倍体
D.这种杂交为无性杂交
二、非选择题
9.下面是测定DNA片段中胞嘧啶位置的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
(1)有关上图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化学试剂的作用是破坏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图中所示的混合物是由五种不同的DNA片段组成的
C.凝胶电泳的作用是将不同长度(大小)的DNA片段分离开来
D.根据放射自显影的结果可判定胞嘧啶在该DNA片段上的位置
(2)若要判断鸟嘌呤在该段DNA片段上的位置,在采用上述方法时,
①用来切割DNA的化学试剂应有什么特点?
②用该化学试剂处理后,获得的混合物中,被32P标记的有几种?
10.某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区段(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在X和Y上都有,另一部分是非同源区段(图中的II—1,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只在X或Y上有。在研究中发现,自然界中该种植物的雌、雄植株均为纯种高杆。
⑴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高杆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______片段。
⑵该植株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 _________ _ 片段。
⑶育种专家用理化方法对高杆植株进行人工诱变处理,在其后代中发现
了个别矮杆植株(雌、雄株都有),突变体究竟是显性突变(d→D),还
是隐性突变(D→d)呢?请你利用杂交实验进行鉴定,并作出相应的推断。
① 杂交方案:
②结果推断:
⑷假若突变体是隐性突变(D→d),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推测杂交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图中I片段还是II—2片段。(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11.现有味甘汁多、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G)、红瓤(R)、小籽(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
(g)、黄瓤(r)、大籽(E)西瓜品种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过程所用的试剂为 ,通过②途径培育无籽西瓜的方法叫
做 ,依据的原理是 ,所结西瓜果实的表现型为 。
(2)通过③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 ,施用的时机和部位
是 ,依据的原理是 。
(3)种子公司用品种甲作母本、乙作父本,通过⑤途径制得杂交种F1,播种开花后彼此相互授粉,结出的瓜比亲本个大、味甜、品位高,这是 现象。将此瓜所结种子留下,来年再种,却发现有些个体的产量、品质大大下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 。
(4)通过④细胞融合途径可形成杂种体细胞,由该细胞形成杂种植株利用了 原理。若用由此方法得到的杂种植株去获得单倍体植株,需使用的方法是进行 培养。
(5)为确认上述植株是否是单倍体,可对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镜检,并辨明染色体数目。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应是 条。
(6)通过⑤途径形成的F1的胚乳细胞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理论上也能形成西瓜幼苗。对它的根尖进行镜检,应该找到 个染色体组,由它结出的是 (有籽或无籽)西瓜,原因是 。
12.玉米是单性花,其穗长度是由两对基因A和a、 B和b共同控制的,且两对基因不连锁。又假定A对a、B对b为不完全显性,且A和B的作用在程度上也一样。现有两个亲本,一个是AABB,其玉米穗平均最长;一个是aabb,其玉米穗最短。两亲本杂交得到子一代AaBb,穗长在两个亲本之间。
(1)让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则子二代中表现型有 种。其中穗平均表现为最长的个体占子二代的比例是 。
(2)若要进行玉米的杂交试验,则下列对母本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授粉前去雄、套袋,授粉后套袋 B.授粉前不去雄,套袋,授粉后套袋
C.授粉前去雄、不套袋,授粉后套袋 D.授粉前不去雄,不套袋,授粉后套袋
(3)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三个玉米品系,其中穗平均长度表现一致的是 。让三个品系的个体均自交,一旦出现穗平均长度最长的子代,则能否利用该个体结出的种子直接用于生产?理由是?
(4)玉米从播种到种子成熟需一年,用AaBb的个体培育穗平均长度最长的品种,最简便、经济的培育方法是什么?简要说说你的培育思路。
13.Ⅰ.红绿色盲是人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病。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调查某地区100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间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如果你是该小组中的一员,请确定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
(2)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调查时统计数据,并给表格起一个标题
标题:
Ⅱ .在红绿色盲调查中,发现有一户家庭中存在有先天性痴呆患者,先天性痴呆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图中Ⅱ1、Ⅱ3分别患有红绿色盲和先天性痴呆,Ⅰ代全正常,且他们的父母也全正常。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于Ⅰ1、Ⅰ3两家都在某核电厂附近生活,他们要向该厂索赔,你认为谁胜诉的可能性大?________,理由是 。
(2)为了判定Ⅱ1的致病基因是由亲代传递下来,还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请你使用DNA杂交技术来判定。DNA杂交技术的原理为:首先把一个体的DNA分子用32P加以标记,接着以加热的办法使其解旋成单链,然后将两个个体的单链混合在一起,使其在缓缓冷却的条件下恢复为双链DNA,此时可以通过检测杂交双链DNA的配对情况,来判定两个个体的基因异同程度(若能完全配对,则基因相同)。
①在本案例中用于杂交的DNA分子应来自于________和________个体的________染色体中的DNA分子。
②可以预期的结果及原因是:
a.结果:______ ___________。
原因:___ ______。
b.结果:____ _____________。
原因:___ ______。
14.下图所示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 。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外显子的碱基数目不可能少于 。设
酶①为一条肽链,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 个水分子。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
15.在生产生活中,长期大量使用药物,许多细菌、植物
和害虫等都出现了抗药性,抗药性在群体中迅速蔓延。分析并回答:
(1)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细胞质中 发生了基因突变。
(2)有些杂草对除草剂也能产生抗药性。这是由于杂草的叶绿体中,某个发生了突变的基因所独立编码的一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发生了改变,除草剂不能再与其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因而不能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这种抗药性的遗传,其特点是: 。
(3)生产上用化学杀虫剂杀虫,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原因除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外,生态学原因还有: 。
(4)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的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它作物,供棉铃虫取食。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5)通过基因工程,能培育出理想的抗虫植物。不仅能减轻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发现,抗虫植物的抗虫特性并不能一劳永逸。试分析其原因:
16.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
b2对b3显性、b3对b4也显性、)。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
够多,雌雄都有):
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为青毛兔×f1为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①若表现型及比例是 ,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毛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
中灰毛兔占50%,青毛色、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 。若让子代中的青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请写出遗传图解:
17.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中:大于等于两条X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而Y染色体只是控制
雄性果蝇的育性。控制长翅(V)和残翅(v)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红眼(B)和白
眼(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一:将纯合长翅果蝇幼虫培养在正常温度为
实验二:用纯合雌性白眼果蝇和雄性红眼果蝇杂交,结果发现每2000个子代中会出现一对例外的个体,即白眼雌性和红眼雄性(不考虑基因突变)。而且雄性产生配子的过程是正常的。
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
(2)实验一中出现了残翅果蝇。请做出假设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关于本实验过程中残
翅果蝇形成原因的推测,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假设: 。
设计思路: 。
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分析:
(3)指出实验二中两种例外的个体的基因型 、 ,产生这对例
外个体的原因是:
。
18.小家鼠的毛色的黄与灰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让毛色、尾形相同的多对小家鼠交配,其中雌鼠的基因型相同,雄鼠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其在子一代总数中的比例如下表。请回答:
黄毛尾弯曲 | 黄毛尾正常 | 灰毛尾弯曲 | 灰毛尾正常 | |
雌鼠 | 4/12 | 0 | 2/12 | 0 |
雄鼠 | 2/12 | 2/12 | 1/12 | 1/12 |
(1)控制毛色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基因型是 。
(2)小家鼠尾形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
(3)亲代雌鼠、雄鼠的基因型分别是 、 。子一代中灰毛尾正常小
家鼠的基因型是。
(4)若不考虑毛色性状的遗传,让子一代中全部的尾弯曲雌鼠与尾弯曲雄鼠交配,雌鼠产
生卵子的基因型是 ,其理论上的比例是 ,后代的表现型
是 ,其理论上的比例是 。
(5)选取子一代中灰毛尾弯曲的纯合雌鼠与黄毛尾正常的雄鼠,进行一代杂交实验,请预
期实验结果,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19.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型,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作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动态株型产量高于正常株型,原因是:动态株型在生育前期,叶较平展,有利于__________:生育后期,叶直立,在开花期时株型紧凑,呈宝塔型,上部叶片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也能减少______________,使下部(平展)叶片也能接受较多的光能。生育前期和后期均能提高______________率,有利于高产。
(2)表中属于正交与反交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两组,因水稻是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需______________。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说明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这一对相对性状是受______________基因控制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动态株型为显性。还可通过分析______________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4) E组的子代具有两种表现型,此遗传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__。
(5) F组的杂交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因为一方为隐性,产生的配子只有隐性基因,不改变子代的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及比例即为______________的类型及比例。此特点可用于间接验证______________定律。
(6)在不改变某种优质牧草的主要遗传特征的前提下,使该牧草也具有以上动态株型,较好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0.家狗的毛色有黑色.红褐色.红色.柠檬色四种表现型。请根据下表中的杂交情况,完成下列问题(答题中所需字母自选)
组合 | 亲本 | 子一代 |
1 | 纯种红色狗×纯种红褐色狗 | 全是黑色狗 |
2 | 纯种黑色狗×纯种柠檬色狗 | 全是黑色狗 |
3 | 杂种红色狗×杂种红褐色狗 | 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 |
(1)通过分析,判断家狗毛色性状由几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控制
(2)请你从杂交组合2和它们的子一代中选择亲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上述判断加以验证。
①写出实验过程(用遗传图解及简明的文字表示)
②其最可能的结论是
(3)杂交组合3中亲本的基因型是
(4)如果让杂交组合1的子一代黑狗相互交配,则它们所产生的子代中杂合体的表现型为
种,其比值为 。
专题六 遗传与变异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B 6.A 7.C 8.B
9.(1)B (2)①特异性地切割DNA片段中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②2种
10.⑴II—1 ⑵II—1和II—2
⑶①杂交方案:用突变体矮杆植株与原始高杆植株杂交,得到F1,让F1的雌、雄株相互杂交得F2,观察F2的表现型。
②结果推断:如果F1表现为高杆,F2出现了性状分离,既有高杆也矮杆,说明突变体是隐性突变(D→d)。如果F1出现了矮杆,说明突变体是显性突变(d→D)。
⑷ 选择矮杆雌株与原始高杆雄株进行杂交。
P 矮杆雌株 高杆雄株 P 矮杆雌株 高杆雄株
XdXd × XDYD XdXd × XDY
↓ ↓ ↘ ↓ ↓ ↘
配子 Xd XD YD 配子 Xd XD Y
F1 XDXd XdYD F1 XDXd XdY
高杆雌株 高杆雄株 高杆雌株 矮杆雄株
由上述遗传图解可知:如果子代的雌、雄株均为高杆,说明基因位于图中I片段;如果子代的雌株为高杆,而雄株均为矮杆,则说明基因位于图中的II—2片段。
11. (1) 秋水仙素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绿皮红瓤无籽 (2)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未授粉的雌蕊子房 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能够促进果实发育 (3)杂种优势 性状分离 (4)植物细胞全能性 花药离体培养 (5) 33 (6)3 无籽 用胚乳细胞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其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能形成正常受精卵,最终得到无籽果实。
12.(1)5种 1/16 (2)B (3)AABb和AaBB 能,因为穗平均长度最长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是纯合体,后代能稳定遗传 (4)自交,第一年选将AaBb的种子种下去,让长成的植株自花传粉,待种子成熟后收获;第二年将收获的种子种下去,选择其中穗最长的个体在确保进行自交的前提下进行管理培育并留种。
13.Ⅰ.(1)探究该性状的遗传方式 或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2)略
Ⅱ(1)I3 先天性痴呆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病,双亲正常,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不应该出现患者 (2)①I2 Ⅱ1 X ②a.结果:两个个体的DNA分子有一半完全配对,一半不能完全配对 原因:Ⅱ1的致病基因是由母亲遗传下来的 b.结果:两个个体的DNA分子都不能完全配对 原因:Ⅱ1的致病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14.(1)食物 (2)6n n-1 (3)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15.(1)质粒 (2)母系遗传 (3)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物链的结构 (4)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进化速度 (5)a:害虫会经突变和自然选择而产生对抗虫植物的适应;b:抗虫植物也会发生变异,而使后代失去抗虫特性
16.(1)①青毛:白毛=1:1 ②b1>b3>b2>b4 ③b3>b1>b2>b4 (2)Bb4
青毛:白毛:褐毛=2:1:1
P b1b4 × b2b4
↓
F1 b1b2 b1b4 b2b4 b4b4
青毛 青毛 白毛 褐毛
2 : 1 : 1
17.(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受环境的影响。(2)温度变化影响了发育,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用这些残翅果蝇繁殖的幼虫在
18.(1)常 BB (2)弯曲 X (3)BbXTXt BbXTY bbXtY
(4)XT、Xt 3:1 尾弯曲雌鼠、尾弯曲雄鼠、尾正常雄鼠
|
19.(1)获得更多的阳光 对下部(平展)叶片的遮荫 光能利用率 (2) C D 人工去雄 细胞核 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子代具有相同的一种表现型,不符合母系遗传的特点 (3)E (4)性状分离 (5)测交 F1产生的配子(评分标准:“配子”为得分点) 基因的分离 (6)基因工程
20.(1)两对 (2)①如右图
②家狗的毛色由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
(3)aaBb Aabb
(4)3种;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