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生物与环境试题

2014-5-11 0:36:08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生物与环境试题(2)

一、单选题(30分)

1.右图所示为简化的生态系统硫循环示意图。图中方框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圆框表示非生物成分。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与降雨有关的过程是d→e

B.图中的绿色植物是c,硫元素以SO2、SO42-的形式被其吸收

C.硫元素参与构成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D.在硫元素进入生物群落后,完成硫循环的回路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c

2.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Q"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该松林中消费者占有的总能量的比例很小

C.人工松林的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高

D.该松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低,容易导致单一虫害的爆发流行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很多,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B.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除草等活动,才能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小成正相关

D.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就是要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

4.文本框: 相对数量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5.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B两种微藻,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甲。乙图表示A、B微藻分别利用其中磷元素的。现将两种微藻等体积的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A的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二、非选择题(42分)

6、(一)


20世纪以来石油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持续下降。于是生态农业成了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生态农业模式,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属于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

(2)图中可以组成的捕食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学原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4)甘薯藤青贮的主要操作是: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窖中→密封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各种原因及比例。

受威胁比例%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丧失栖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1)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柱形图,横轴表示每类动物受威胁的各种原因,纵轴表示数值。

(2)分析这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锐减,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下图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若长期如此,草原将沙化。

(2)若鹰的食物90%来自鼠,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上,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鹰每减少a(表示能量),则草被鼠摄食的量将增加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          

(4)我国现存的草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些年这些灾害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可以结合图回答):          

(5)我国的许多草原被开垦为农田。结果遭受了自然界的惩罚(土地荒漠化)。为纠正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我国在西北地区正积极开展        活动。

(6)请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材料用品:小鱼、水草、水蚤、池泥、大试管、橡胶塞、培养皿、吸管、小鱼网和凡士林。请完成下列各步并回答:

①方法步骤:第一步:在试管底部铺上一层约10mm厚的池泥。第二步:沿试管壁加池水至管口40mm处。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②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存在于           中。

③在小鱼大小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型小的原因是          

④该生态系统能建立起物质和能量的暂时平衡,原因是          

⑤若要证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如何设计实验?(简写出实验方案)

  

(二).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会逐渐腐烂,地成腐殖质。他们猜测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____原则。

(2)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A和B。实验时A不作处理(自然状态); B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B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问(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4)如果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若干天后(2)中实验组的落叶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同学们用带有相同量同种植物落叶的冻土苔原和热带雨林的等量土壤为实验材料,分别模拟原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进行C组和D组的实验,定期抽样检测样品土壤中未腐烂的落叶的含量,请根据预期结果在下图中绘出相应的曲线。

生物与环境试题(2)

1—5:BACDC

6、(一)(1)甘薯、花木等生产者  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 (2)甘薯→奶牛  (3)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答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就给分) (4)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二)(1)

 (2) 该地区哺乳动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 (3)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或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7、(一)(1)竞争   优良牧草  杂草、毒草  (2)90a  (3)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森林生态系统简单(或草原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比较少) (4)由于乱捕滥猎,使这些动物的天敌减少  (5)退耕还草(答“退耕还林”不给分) (6) ①第三步: 往试管中放一些健壮的水草、适量的水蚤和一条活动能力强、体型相对小的鱼第四步: 试管口加橡胶塞后用凡士林严密封管口 第五步: 将试管放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适宜的地方培养  ②池泥和池水 ③可以减少氧气和养料的消耗,容易建立生态平衡 ④生产者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  ⑤  设计一个试管内无水草,其他条均与上述试管内的条件相同,观察水蚤和小鱼的存活时间

(二) (1)单一变量    对照  (2)杀灭土壤微生物,同时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3)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有无   落叶的腐烂程度  土壤温度、含水量、pH、落叶的种类和大小等等(合理即可得分) (4)腐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5)(见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