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一

2014-5-11 0:36:08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有极少数的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一切生物体都有严整的结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3.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都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下列生物中与产生这种现象关系密切的是

A、蓝藻类               B、苔藓类

C、草履虫               D、细菌类

4.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5.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6活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这与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 H, O

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7.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有关水含量、存在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    

B.水在活细胞内最多的是自由水,作为细胞内各种物质的溶剂,并运输养料和废物

C.水是细胞和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D.水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含量不同,但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0.若以鸡蛋蛋清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清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11.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12.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的是

A.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T2噬菌体         D.引起AIDS的病原体

13.图7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外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14.某一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151个,则此分子中—NH2和—COOH的数目至少有

A.152;152     B.151;151    C. 1;1      D.2;2

15.现已知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20种,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由50个氨基酸形成的某蛋白质的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是                  

A.6400     B.2560     C.5518     D.2218

16.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所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                 

A、少     B、多      C、相等   D、无规律 

17.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能有丝分裂

18.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A.M-n+z   B.M-n-z    C.M-z+n      D.M+z+n

19.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l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lgG有肽键数

A.m个  B.(m+1)个  C.(m-2)个  D.(m-4)个

20.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21.水在细胞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反应的介质,下面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是最终电子供体

B.当人缺水时细胞外渗透压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C.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该过程在遗传学上叫翻译

D.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22.氮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列物质不含氮元素的是

A.酶     B.纤维素     C.RNA     D.ATP

23.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有的甚至发黄枯萎,即使施用了大量氮、磷、钾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得十分茂盛。原来,这一小片“绿洲”的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上粘有钼矿粉,正是矿工鞋子踩过的地方,牧草长得绿油油的。经过科学家的化验和分析,一公顷牧草只需1的克钼就足够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化学元素

B.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C.钼是一种高效肥料,只要有了钼,植物就能正常生长发育

D.植物虽然对钼的需要量很少,但钼的作用不可用其他化学元素代替

24.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内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5.血液中的红细胞,其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为

A.蛋白质    B. 葡萄糖    C.乳酸     D.脂肪

26.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A.na/6 B.na/3-18(n/3-1) C.na-18(n-1) D.na/6-18(n/6-1)

27.某基因由9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多肽链。此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分子数、肽键数和至少含有的氨基数依次是           

A.1500个、1498个和2个        B.4500个、4598个和2个

C.1500个、1499个和1个       D.4500个、4599个和1个

28.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A.    B.

    C.      D.

29.某一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为11054,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分子量为1746,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数是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30.甘氨酸(C2H5O2N)和另一种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二肽分子式为C7H12O5N2,则另一种氨基酸为   

二、多项选择题:

31.下列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32当我们机体在进行完剧烈运动后,会有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中,此时血液中可以调节pH相对稳定的物质是…

A.NaHCO3   B.Na2CO3    C.Na2HPO4   D.NaH2PO4

3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下面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元素是合成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B.为人类研制的全营养液不能含蛋白质

C.植物吸收的NH4+和NO3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基因相同,转录形成的mRNA也相同,但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34.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哪些功能密切相关

A.细胞识别    B.免疫反应      C.信息交流    D.离子出入

35.某一多肽链由199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199,B>200),并且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门冬氨酸各多少个

  

 A.A-199    B.A-200    C.B-200     D.(B-200)/2

36科学工作者对生活不同天数的一叶片中的某种物质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下表

叶片存在天数

2

4

8

15

25

50

80

120

200

250

300

物质相对量

0.1

1.5

3.6

5.8

5.9

5.9

6.0

6.0

5.9

5.3

2.4

上表中的某种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A.蛋白质含量   B.叶肉细胞核DNA含量  C.叶绿素含量  D.自由水含量

37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 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

D. 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38.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39.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休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40.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都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个小题,共80分。)

41.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冲洗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       ,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      ,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      。(要求答出具体溶液及具体浓度)

42.下列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结构中,代表氨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_

代表肽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其中__ ___ ____ ____为R基。

(2)上述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 种氨基酸组成 。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分子水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

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__,氢来自于___________。

4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

│         │A  │B  │C   │D  │E  │

├────────┼──┼──┼───┼──┼──┤

│来源       │猪血│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

├────────┼──┼──┼───┼──┼──┤

│水溶性      │+ │  │十  │  │+ │

├────────┼──┼──┼───┼──┼──┤

│灰分       │+ │  │+  │  │  │

├─┬──────┼──┼──┼───┼──┼──┤

│染│甲基绿溶液 │  │  │+  │  │  │

│色├──────┼──┼──┼───┼──┼──┤

│反│斐林试剂  │  │  │    │  │  │

│应├──────┼──┼──┼───┼──┼──┤

│ │苏丹Ⅲ 溶液 │  │+ │    │  │  │

│ ├──────┼──┼──┼───┼──┼──┤

│ │双缩脉试剂 │+ │  │+  │  │+ │

│ ├──────┼──┼──┼───┼──┼──┤

│ │碘液    │  │  │    │  │  │

└─┴──────┴──┴──┴───┴──┴──┘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人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45.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3分)

46..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

肽化合物名称

催产素

牛加血压素

血管舒缓素

平滑肌舒张素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氨基酸数目

9

9

9

10

13

22

(1)上表中①、②和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

(2)上表中③与④或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各自具有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

(3)这些实例表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___,这种特点对于生物体乃至生物界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

 

08届高三生物单元测试题一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A

C

B

C

C

D

C

A

D

C

C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A

D

C

B

B

C

D

B

D

A

D

C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BD

AC

BC

ABC

AD

ACD

ACD

ABC

ABC

CD

41.(10分)(1)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2)苏丹Ⅲ//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3)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4)①分别配制,储存。//②0.1g/mL的NaOH;//0.01g/mL的CuSO4

42(10分)(1)—NH2     —CO—NH—      —CH3 —CH2OH 

(2)两 (3)三 两 三肽 脱水缩合 —COOH —NH2和—COOH

43.(10分)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44.(10分)A、血红蛋白;B、脂肪:C、染色质(体);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45.(14分)(1)A和C(2分)  C(1分)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4分)  E(1分)  酶失活(1分)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2分)

(3)在20℃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

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斑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3分)

46.(6分)(1)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3)结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