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八

2014-5-11 0:36:08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八

      姓名         学号      

1.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2.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垂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3.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4. 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

5.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6.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7.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     甲状腺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素   D、促性腺激素

8.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9.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    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10.下列关于人和高等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传述,正确的是

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

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

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

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11.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     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     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     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12.某成年女性因患病导致性周期停止,并出现泌乳现象,据此推断,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     胸腺    B、垂体   C、卵巢   D、乳腺

1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

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A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15.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16.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正、负反馈调节。从总体来说,由正反馈调节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体温的维持        B.血糖浓度的稳定

C.水盐平衡的调节      D.凝血过程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18.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19.用某种药物饲养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合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20.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21.(10分)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辘方案如下:    ( l )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人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 B 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病毒再次人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_________,存活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K+的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1)尝试构建人体内K+离子的动态平衡模型(①在图形框中用箭头表示②不考虑血细胞、血管壁细胞等特殊细胞)。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

(2)消化道中K+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3)K+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其排出特点是                 ,所以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

23.(10分)下图表示人体血糖以反馈调节方式保持平衡模式图(虚线表示神经调节)。请据图回答。(1)写出A~E组织器官名称: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是糖皮质激素,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试据图说明通过反馈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BCDCA  6—10 CDADB 11—15 DBBAC 16—20 DADDD

【答案】21.(18分)

( l )活细胞   抗原决定簇

( 2 )① 抗体  同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 接种病毒   疫苗(含疫苗的接种物)  不同浓度

③ 低   高

【答案】 22.(5分)(1)

   (2)主动运输

【答案】23.(10分)

(1)下丘脑 脑垂体 肾上腺 胰脏 肝脏(每格1分)

(2)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每格1分)

(3)通过神经调节使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