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

2014-5-11 0:36:08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

1.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下列各选项中能够

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A.利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干扰素的大肠杆菌

    C.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与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

    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授粉的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

2.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其中具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据图所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该植株才能表现紫花性状

B. aaBb的植株不能利用前体物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不能产生紫色素

C.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 3

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必定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合理的做法是 

A.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能够尽快获得纯合体缩短育种进程

B.一定浓度的2,4-D常用作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

C.阴雨天气蔬菜大棚可通过提高室内温度的方法来促进光合作用

D.可用杂交的方法保存花卉的优良品种

4.将长势相同、质量相等的玉米和小麦幼苗分别种植在质量相等

的两个小容器的完全培养液中,如下图所示,天平处于平衡状

态。若用一个大型玻璃罩罩住引实验装置,几天后发现天平开

始向玉米一边倾斜,造成质量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水              B.阳光         C.CO­2         D.矿质元素

5.噬菌斑(如下图1)是在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后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出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连续取样、在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测得T4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2。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噬菌斑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

B、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C、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d—e段噬菌斑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培养基中养料耗尽

30.(22分)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Ⅰ 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研究了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周围环境中某些因素与小麦光合作用的关系,并绘出了下面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文本框: -文本框: -文本框: -文本框: -文本框: -文本框: -


(1)如图甲所示,当CO2浓度超过B点后,可通过        的方法,使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强;同等条件下,玉米与小麦相比,曲线中A点应向      移动。

(2)如图乙所示,限制AD段小麦光合作用强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是      ;C点时,小麦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        

(3)分析比较图丙和图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Ⅱ 下图A曲线表示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人体唾液淀粉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淀粉,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曲线70分钟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2)若将反应液pH由1.8逐渐升至8.0,则唾液淀粉酶的催化速率将            ,原因是                  

(3)若将反应温度变为20℃,其它条件不变,生成物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为图中B,其原因是                       

(4)下列选项,符合右图示含义的是  

A. 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随pH从5升高到7, 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 温度从0—T的变化过程中, 酶活性逐渐降低

D. 该酶的最适pH为6

31.(20分)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有必需矿质元素和非必需矿质元素之分。现欲通过实验证明:①Na是非必需矿质元素;②Mg是必需矿质元素。提供多种矿质元素的溶液,若干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以及其他必要的器具。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为了更可靠、方便、快捷地完成实验,应采用的方法是         

(3)计划配制的培养液分别是:

A.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营养液。

B.                        

C.                         。   

(4)若要证明结论②,应选取以上      为实验组,      为对照组。在A中生长的植物嫩叶所必需的Mg可能来源于               

(5)实验中需要人工控制的因素是          

A.光照   B.温度  C.各植株表现的性状 D.溶液浓度   E.植物数目   

(6)若将A培养液中的植株经饥饿处理后,在光下照射2h,取其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则其               被染成蓝色。

高中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答案

B D  B C B

30.(22分,每空2分)

(1)提高光照强度,左;

(2)光照强度,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K、P元素吸收量的增加,小麦光合速率加快;

②在同一光合速率条件下,小麦进行光合作用需要K元素的量比P元素多。

(1)淀粉(或底物)已耗尽;

(2)不变,过酸使酶失去活性;

(3)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

(4)B.

31.(20分)

(1)缺少非必需元素,植物能正常生长发育;缺少必需元素,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加入该元素后可恢复正常(4分)

各2分:

(2)溶液培养法

(3)B缺少Na的全营养液 、C缺少Mg的全营养液

(4) C,A 、 营养液和老叶 (5) ABDE

(6)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