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尖子生辅导题(二)
1.一杂合体植株(二倍体)的下列部分,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获得纯合体的是
A.根 B.茎 C.叶 D.花粉
2.有一种绣球花的花色因土壤pH不同而异,pH大于7时开蓝色花,pH小于7时开桃色花,这是因为土壤pH
A.是一种诱变因素 B.引起染色体畸变
C.影响基因表达 D.改变了色素基因
3.植物种子萌发出土前的代谢方式是
A.自养、厌氧 B.异养、需氧 C.自养、需氧 D.异养、厌氧和需氧
4.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自身的核酸代谢过程不需要的酶是
A.DNA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 D.DNA聚合酶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6.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8.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9.病毒是地球上最小的一类生物,它与“电脑病毒”相似之处是
A.都有细胞结构 B.都可自我复制
C.都是人为制造 D.都会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
|
|
|
|




11.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
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
菌密度增加
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率不
断提高
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
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
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
13.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回答:
(1)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 。
(2)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 中,原因是
。
(3)通常采用 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4)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 细胞中特异表达。
(5)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的 转入
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该技术称为 。
14.虽然蟾蜍的排卵是有季节性的,但也可以通过向体内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排卵。为验证促性腺激素有促进蟾蜍排卵的作用,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表。(注:蟾蜍排卵可通过检查泄殖腔开口处有无卵细胞作为观察指标;不考虑注射激素的剂量;注射激素后只要求观察1次)
材料用具:发育成熟体重相同的雌性蟾蜍6只,注射器,饲养笼,适宜浓度的促性腺激素溶液,0.65%NaCl溶液(蟾蜍用生理盐水)。
(1)实验步骤:
①
(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15.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庭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
|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庭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 性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 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 ;
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 。
(3)该家庭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 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16.为研究“圆褐固氮菌对某种植物枝条生根作用的影响”,设计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试管内基质为灭菌的珍珠岩(起固定、通气和吸水作用)。
|
加入物质 灭菌水 灭菌培养液 灭菌水 灭菌培养液
+ +
生长素 圆褐固氮菌
A B C D
请据图回答:
(1)为了排除其他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配制的灭菌培养液在成分上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 。
(2)A中枝条的下端切口处 (有/无)生长素,A与C对比说明:
。
(3)上述实验综合分析表明,圆褐固氮菌能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为进一步探究“圆褐固氮菌是否分泌了促生根物质”,请完成下列实验:
①用灭菌培养液培养圆褐固氮菌。
②将培养物过滤,得到菌体和无菌滤过液。
③实验分两组:甲组试管中加入基质和灭菌水;乙组取若干试管,加入相同基质,再分别加入 。
④分别插入同类枝条,培养并观察。
结果分析:如果 ,则表明圆褐固氮菌分泌了促生根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