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生物限时30分钟练习一
1.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表述正确的是: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⑨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⑤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不含同源染色体
⑥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的倍数,含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2.在DNA测序工作中,需要将某些限制性内切酶的限制位点在DNA上定位,使其成为DNA分子中的物理参照点。这项工作叫做“限制酶图谱的构建”。假设有以下一项实验:用限制酶HindⅢ,BamH I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4kb(1kb即1千个碱基对)大小的线性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在该DNA分子上的限制位点数目是以下哪一组?
A、HindⅢl个,BamHI 2个 B、HindⅢ2个,BamHI 3个
C、HindⅢ2个,BamHI 1个 D、HindIII和BamHI各有2个
3.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
①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②图乙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2mx
③图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④图丁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在两次高倍镜观察之间时间不宜停留过长。分析以上叙述,选出的正确答案是:
A、只有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B、有二项叙述是正确的。
C、有三项叙述是正确的。 D、四项叙述都是正确。
4.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一,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一。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I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I切割
5.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很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下图所示的4条曲线是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在不同影响因素下随光强度的变化规律,对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中①②表示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则①为红光、②为绿光
B、若图中①④表示C0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则①为低浓度、④为高浓度
C、若图中①③表示阴生和阳生植物的光合强度差异,则①为阳生植物、③为阴生植物
D、若图中②④表示C4植物、C3植物的光合强度差异,则②为C4植物、④为C3植物
30.(20分)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下图表示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中传播及人类研究、治疗禽流感
的过程,试回答:
(1)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包括 。其中 直接决定其抗原特异性,可以刺激禽类发生 反应。
(2) 图中治愈的B再次受到禽流感病毒侵染(过程⑧)后,不会再忠该病,最可能的原因是
(3) 图中治愈的A的血清中因为含有 ,所以可用于治疗病禽B。
(4) 乙研究的目的是主要研究制造出 。
(5) 图中过程⑦所示提及的生产药物X的方法有 。
31.(22分)下面是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两个问题。
叶面积指数(cm2/cm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总光合作用量(%) | 12 | 35 | 58 | 76 | 85 | 92 | 93 | 93 |
呼吸量(%) | 8 | 25 | 30 | 45 | 50 | 68 | 93 | 97 |
(1)试说明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叶面积指数大于6时,总光合作用量几乎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主要是___________等基本资源。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___________将会使植被干物质现存量小于干物质积累量。
(3)若上表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应关系,则保持叶面积指数为_________时,进行合理开采利用是最为合算的。
(4)研究发现大气中CO2浓度夏季下降,冬季上升。从碳循环的角度看,引起这种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II.增加产热能力是非冬眠的小哺乳动物适应寒冷环境的一种生存对策,其中非颤抖性产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褪黑激素和短光照对非颤抖性产热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基本操作:用于实验的小鼠雌雄各半,喂以标准鼠饲料, 并添加少量胡萝卜,控制室温为23℃,实验中动物单笼饲养。
实验步骤:褪黑激素处理组,12/12 (小时)光/暗,每日在光照 12 小时后,于腋下注射含 12.5 μg褪黑激素的 1% 酒精生理盐水0.1 ml;短光组,10/14 (小时)光/暗;动物驯化四周,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各组平均值)
组别 | 动物数 | 体重 | 静止代谢率 (ml O2/g·h) | 非颤抖性产热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褪黑激素组 | 6 | 34.3 | 39.1 | 5.45 | 9.97* |
短光照组 | 6 | 32.6 | 32.5 | 6.58 | 10.65* |
⑴有同学在分析表中数据,认为不能获得“褪黑激素和短光照使非颤抖性产热增加”的结论,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中控制室温为
⑶如褪黑激素能使小鼠非颤抖性产热增加,控制产热增加的中枢位于________,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肝脏细胞中与产热有关的________(细胞器)数量增多,血液中_______(激素)的含量也会增加。
参考答案一
1.B 2.A 3.C 4.A 5.D
30. (1)核衣壳与囊膜(1分) 衣壳(1分) 特异性免疫(1分)
(2)B体内产生了抗体(1分)和记忆细胞(1分),当禽流感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受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分化(1分),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1分)
(3)抵抗禽流感病毒的抗体(1分)
(4)禽流感疫苗(1分)
(5)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其它合理答案也可)(1分)
31. I:(1)叶面积指数在1~5范围内,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面积指数超过5,干物质积累量反而下降。
(2)光、CO2 食草动物的捕食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5 (4)光合作用利用CO2的量和人类的化石燃料使用量
II.(1)正确 缺少对照组,应增加12/12 (小时)光/暗处理的一组小鼠 避免了因为温度不同对小鼠非颤抖性产热的影响(3)下丘脑 线粒体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 同时共同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