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理综生物下册周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化学分析后断定某有机物不含任何矿质元素,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B.该物质对血糖的调节没有作用
C.该物质可能是构成蛋白质或核酸的基本单位 D.该物质可能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光照下实验时,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细菌等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C.根瘤菌能进行生物固氮,因此可用无氮培养基选择培养
D.叶绿体合成的ATP转化为ADP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线粒体合成的ATP转化为ADP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外
3.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RNA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③人的一生中,细胞分化的高峰期在青春期 ④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⑤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A.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起作用
B.该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及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
体膜、叶绿体膜、中心体膜构成生物膜系统
C.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赤道板处已形成细胞板
D.在AC段合成蛋白质时,DNA分子不需要进行解旋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BaSO4↓
B.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C.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Ca2++2HCO3-+2OH-=CaCO3↓+2H2O+CO
D.往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2NH3·H2O=[Ag(NH3)2]++2H2O
7.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常温常压下,
B.0.1mol Na2O2与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 NA
C.0.1mol/L的100mL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 NA
D.
8.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30% B.63% C.70% D.无法计算
9.有一种锂电池,它是由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
O
溶解在亚硫酸氯(Cl—S—Cl)中形成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Li2SO3
B.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
C.若电解质溶液中混有少量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D.电池工作过程中,锂提供的电子与析出硫的物质的量比为4:1
10.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 ②Fe2O3 ③Cu(NO3)2 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
11.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Fe2+、NO、Cl- B.K+、Mg2+、HCO
、PO
C.Na+、K+、SO、SO
D.Ba2+、Na+、I-、NO
12.用下图装置制取、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气体 | A | b |
| |||
A | NO2 | 浓硝酸 | 铜片 | 氢氧化钠溶液 | ||
B | SO2 | 浓硫酸 | Cu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
C | NH3 | 浓氨水 | 生石灰 | 碱石灰 | ||
D | CO2 | 稀硫酸 | CaCO3粉末 | 浓硫酸 |
13.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一处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
11P + 15CuSO4 + 24H2O ====5Cu3P +6H3PO4 + 15H2SO4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uSO4发生了氧化反应 B.生成1 mol H3PO4时,有10 mol 电子转移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6:5 D.白磷只作还原剂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4.许多物理现象在科学技术领域得到应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B.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C.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感、遥控,主要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大,不容易发生衍射
D.明线光谱和暗线光谱都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组成成分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的碰撞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B.容器中的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的
C.若两个分子只受到它们间的分子力作用,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D.用N表示阿伏德罗常数,M表示铜的摩尔质量,ρ表示铜的密度,那么一个铜原子所占空间的体积可表示为M/(ρN)
16.如图5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木块,质量m =
A.向左做匀速运动 B.仍处在静止状态
C.以a =
D.以a =
17.图6是一列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B
恰好运动到波峰,质点C恰好通过平衡位置。若该波的周期为4.0s,则
对质点B和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不相同
B.它们在开始振动的第一秒内加速度方向均一定沿y 轴正方向
C.在开始振动后的任何连续的2s内,回复力对它们做的功都为零
D.它们振动过程中的任意1s内通过路程均为
18.如图是一个由电池、电阻和可调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转动可调电容
器的动片使极板间正对面积减小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电阻中有从M流向N的电流 D.电阻中有从N流向M的电流
19.金属导体板宽为d,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其中自由电子定 向运动的速度为v,整个导体板置于磁感
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导体左侧聚集较多的电子,使右侧的电势高于左侧的电势
B.导体右侧聚集较多的电子,使左侧的电势高于右侧的电势
C.由于电子的聚集,使得左右两侧电势差为2Bdv
D.由于电子的聚集,使得左右两侧电势差为Bdv
20.如图所示,两条水平虚线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
阻为R的正方形线圈边长为L(L< d),线圈下边缘到磁场上边界的距离为h.将线圈由静止释放,其下边
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刻的速度都是v0,则在整个线圈穿过磁场的全过程中 (从下边缘进入磁场到
上边缘穿出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可能一直做匀速运动
B.线圈可能先加速后减速
C.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是mgR/B
D.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是
21.如图2,从光滑的1/4圆弧槽的最高点滑下的小物块,滑出槽口时速度为水平方
向,槽口与一个半球顶点相切,半球底面为水平,若要使小物块滑出槽口后不沿半
球面下滑,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1,半球的半径为R2,则R1与R2的关系为( )
A.R1≤R2 B.R1≥R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74分)
22.(18分)(1)(6分)螺旋测微器的旋钮旋转一周,螺杆前进或后退_________mm,可动刻度共分_________
等份。现用它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此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_mm
(2)(12分)要精确测量一个阻值约为5Ω 的电阻丝的电阻Rx,实验提供下列器材: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r1约为4Ω; 电流表 A2:量程500μA,内阻r2 = 750Ω;直流电源E:电动势E=2V,内阻很小;变阻器R0:阻值10Ω;开关S,导线若干。
①请在方框中画出测定电阻Rx的电路图,并表明器材代号。(4分)
②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4分)
③根据某次测量的结果写出电阻Rx的表达式,Rx =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3.(16分)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是
24. (18分) 光滑导轨宽L=
直导轨放有一导体棒MN.导轨左端接有极板水平的平行板电容器,其两极间
的距离为d=
时,电容器极板正中间一质量m=10-
力,取g=
板瞬间降低
25.(20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D由水平轨道AB与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CD组成,AB恰与圆弧CD在C点相切,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的A端以初动能E冲上水平轨道AB,沿着轨道运动,由DC弧滑下后停在水平轨道AB的中点。已知水平轨道AB长为L。求:
(1)小物块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
(2)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轨道的D端离开轨道,圆弧轨道的半径R至少是多大?
(3)若圆弧轨道的半径R取第(2)问计算出的最小值,增大小物块 的初动能,使得小物块冲上轨道后可以达到最大高度是1.5R处,试求物块的初动能并分析物块能否停在水平轨道上。如果能,将停在何处?如果不能,将以多大速度离开水平轨道?
26.(14分)某透明溶液中可能有NH4+、Na+、Mg2+、Fe2+、Al3+、Cu2+、CO、NO3-、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种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难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分子式);
(2)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 ;验证该离子存在的方法是 ;
(3)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
(4)在沉淀中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7.(15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 |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W的电子式 。
(2)若乙是制氯乙烯的基础原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已知乙的燃烧热为1294.8KJ/mol,表示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试写出过量的丙通入C(悬浊液状态)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
(3)若乙是碱性气体,A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28.(15分)已知: ,有机物G属于酯类,其分式为C20H18O4,合成G的路线如下图,其中C的分子式为C9H8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F 。
(2)反应类型:① ②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2H5—Br—→D: ②B—→C:
(4)写出有机物C的所有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C)
、 、 、 。
29.(16分)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面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和药品制取NaHCO3溶液,设计如下实验。实验室提供的药品、仪器装置如下:
药品:①2%NaOH溶液 ②稀HCl ③稀H2SO4 ④饱和KHCO3溶液 ⑤浓H2SO4 ⑥CaCO3块状固体 ⑦K2CO3粉末
仪器装置(如下图所示)
若用X代表制备过程中可随开随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图,Y代表除杂洗气装置,Z代表制备产品的装置。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图可选用 ;但要使制备过程做到随开随用,只能选用 ;(填字母编号)
(2)除杂装置可先用 (填字母编号),装置内的试剂应选用 (填字序号),除去的杂质为 (填化学式)
(3)将装置按X、Y、Z顺序连接并检查气密性后,当加入药品实验时,X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装置中除去杂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向Z装置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要保证Z装置中不析出晶体(不考虑过饱和溶液问题),NaOH溶液最大浓度不能超过____%(质量分数)。(小数点后保留1位有效数字)
附:有关物质的常温(20℃)时的溶解度
化学式 | Na2CO3 | NaHCO3 | NaOH | NaCl | Na2SO4 |
溶解度(g/100g) | 21.3 | 9.6 | 107 | 35.8 | 19.4 |
30.(一)(8分)人的唾液淀粉酶作用于某种物质(底物)。温度和PH保持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
|
由2逐渐调到10,生成物的量将 。
(2)若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和底物浓度不变,请
在原图上划出生成物质量的变化曲线。
(3)下列哪些物质与该酶的本质相同 。
①抗毒素 ②淋巴因子 ③神经递质的受体
④生长素 ⑤噬菌体的衣壳
(二)(14分)人类的脑中有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氨基丁酸,它是谷氨酸在一种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变而来的。有一种病在静止或运动时有舞蹈样动作,称为舞蹈病,这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脱羧酸所致。如图所示。
(1)谷氨酸的R基是—C3H5O2,则谷氨酸的分子式是 。
(2)—氨基酸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它暂时贮存于 内,当神经兴奋时,可以迅速通过细胞的
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结构。
(3)舞蹈病也是一种遗传病,它和人类的数千种遗传病的产生有相似之处,这种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①这种病属于 染色体上 控制的
遗传病。
②假如在人群中这种病的比例为万分一,则III1与
正常女性婚配,生出一个舞蹈病的女孩的概率为 。
31、(20分)植物甲、乙是两种濒危药用植物(二倍体)。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以植物甲、乙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解决了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这就表明植物细胞具有 性。由叶片等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
(2)在分离珠被细胞的原生质体时,通常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坏细胞壁,其原理是利用了酶的 性质。将图甲中的1个精子与图乙中的1个 细胞或两个 融合,可培育出三倍体植株。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三倍体植株幼苗,可能获得药用成分较高的六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
(3)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了下表结果:
生长素浓度(mg/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 0.5 | 3.6 | 5.5 | 6.4 | 5.2 | 3.1 | 0.4 | 0.2 |
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① ;② ;③ 。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