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2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不同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数量有所不同
B.衣藻、衣原体都有细胞壁,前者可用纤维素酶去除,而后者不能
C.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细胞周期,但它们的组成成分都能不断更新
D.酿脓链球菌的蛋白质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它们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完成
2.下列有关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3.将一株植物的叶子去掉一半,这不会直接影响它
A.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B.生长的速度
C.对水分的吸收 D.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4.秋天,叶片衰老发黄,此时叶片发生的生理变化正确是
A.叶片因缺Mg叶绿素不能合成
B.因光反应受阻影响有机物的合成
C.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合成增加
D.生长素促进叶片脱落
5.刺激脊椎动物的感受器,能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反应的原因不包括
A.反射弧的结构是完整的
B.各种刺激需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后才能引起效应器的反应
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后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变化
6.科学家通过研究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关系,绘制出下图,关于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b点以后,增加CO2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若此曲线表示C4植物,则C3植物a点应向左移
D.若适当升高环境温度,则a点应向右移
7.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
B.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后染色体数目不变
C.双亲的全部基因都表达
D.双亲的全部基因不一定都表达
8.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
9.有关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
B.没有经过隔离就形成新物种
C.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往往只需要几代甚至一代就完成了
D.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属于生物的进化
10.右下图是在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理解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
B.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
C.A呼吸消耗的能量等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分解者中的能量能够再被消费者利用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很多,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B.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除草等活动,才能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小成正相关
D.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就是要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
12.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
B.在人体过敏反应中,组织胺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出现局部水肿,这属于体液调节
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
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元分解为葡萄糖
13.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将某白血病病人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全部杀死后,再把一志愿者的骨髓输入其体内,病人逐渐恢复了健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致癌因子和物理致癌因子都可以诱发白血病
B.输入患者体内的异体骨髓相当于抗原物质
C.骨髓捐献者提供的有效成分是白细胞
D.通过骨髓移植治愈的白血病患者,其血型可能改变
14.右图是培养细菌的过程中细菌的生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形态最多、形成芽孢、用作科研材料的时期依次为④③②
B.③时期生长速率为零,表明细菌此时不增殖
C.图中b点相当于种群增长曲线中的K值
D.此图反映了自然界中细菌生长的规律
15.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或技术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中,常用“鸟枪法”获得人的血红蛋白基因,并直接用于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B.动物细胞的融合和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均可用聚乙二醇作促融剂
C.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
D.在小麦试验田中普遍喷洒赤霉菌可以筛选出抗赤霉菌的小麦
二、非选择题
16.Ⅰ.(8分)
图中曲线代表某运动员在长跑锻炼时,从他的大腿肌肉中检测到的乳酸、CO2及O2的变化的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代表的物质是在肌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中产生的,绝大部分随血液进入肝脏细胞变成__________________后再被利用。
(2)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曲线Q代表的物质在前10分钟含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肌肉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分钟后趋于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细胞中该物质浓度升高后,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血液,当动脉血中该物质升高时,就形成了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4分)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常用于发面和酿酒。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曾设计和进行过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后得出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及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一)材料及用具:酵母菌和葡萄糖液(其内的含氧量忽略不计);试管、U形导管、澄清的石灰水、油脂等。
(二)实验步骤:
1、取洁净的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和葡萄糖液,编号为1,2,3,…,再取同样数量的洁净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澄清的石灰水。
2、
3、
4、
(三)你是如何确定酵母菌的最适宜的温度的呢?并简要说明理由。
17.(20分)
Ⅰ.(10分)(1)生物兴趣小组对某遗传病展开调查。如果要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调查的对象是 。如果此遗传病由多基因控制,则此遗传病的特点为家族聚集、 、群体中发病率高。
(2)假设该遗传病由单基因控制,生物兴趣小组对某患病女孩的家庭展开调查,患者的父母、祖父母、外祖母正常,其父亲的弟弟、母亲的姐姐、外祖父也是此病患者。请绘出该患者直系血亲的遗传系谱图。(用
表示正常男、女,用
表示患病男、女)。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Ⅱ.(10分)
选取果蝇的两个纯系品种进行两组杂交,其中一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杂交方式及结果如下:
杂交一:
灰身、正常刚毛、对CO2敏感 | 灰身、截刚毛、对CO2敏感 | 黑身、正常刚毛、对CO2敏感 | 黑身、截刚毛、对CO2敏感 | |
♀个体数 | 30 | 29 | 11 | 12 |
♂个体数 | 63 | 0 | 20 | 0 |
杂交二:
灰身、正常刚毛、对CO2有抗性 | 灰身、截刚毛、对CO2有抗性 | 黑身、正常刚毛、对CO2有抗性 | 黑身、截刚毛、对CO2有抗性 | |
♀个体数 | 62 | 0 | 19 | 0 |
♂个体数 | 31 | 28 | 10 | 11 |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控制对CO2有抗性的性状属于 遗传。
(2)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正常刚毛和截刚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
(3)如果正常刚毛和截刚毛用基因A、a表示,灰身和黑身用基因B、b表示,杂交二中F1代的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