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级高三生物综合练习十四

2014-5-11 0:36:12下载本试卷

08级高三生物综合练习十四

一、选择题

1.下列能用右图表示的细胞有①已发生质壁分离的菠菜叶肉细胞 ②萎焉的小麦维管束鞘细胞③烧苗状态中的白菜根毛细胞 ④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2、下表是交替地暴露在红光和远红光下莴苣种子的萌发率(26℃下,连续1min的红光和4min的远红光照射,R—红光,FR—远红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光处理

萌发率%

光 处 理

萌发率%

R

70

R—FR—R—FR

6

R—FR

6

R—FR—R—FR—R

76

R—FR—R

74

R—FR—R—FR—R—FR

6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

B、相同方式的光照处理时间越长,莴苣种子的萌发率越高

C、莴苣种子萌发率的高低以最后一次曝光的光波长为准

D、光是莴苣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远红光下萌发率高,红光下萌发率低

3.右图表示大麦根尖不同区域32P的累积和运输程度,

由图可知植物根尖吸收P元素最活跃的部位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小麦自交获得F1,再选取其中抗锈病的植株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

  A、1/4       B、1/6       C、1/8       D、1/16

5、当今,DNA重组技术、细胞工程、发酵技术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使人类在干预生命过程、制造新物种的长期努力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下列有关生物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罐中冷却水的作用是降低酶的活性

B、将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融合后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C、细胞中的质体常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D、细胞系是能够传到50代以后的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二、非选择题

30、Ⅰ.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下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将该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如下图(2)所示曲线。

图(1)              图(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本实验研究中某些生态因素的变化情况有(  )

 


(2)图二曲线表明6~8h时,小室内氧气减少量逐渐减小,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                                

(3)曲线中表明中午12h左右光照最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反而降低(呈“午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                 

                。如果以甘蔗幼苗代替大豆幼苗,“午休”现象将                            

(4)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大豆幼苗,则曲线中a点将如何变化?     

你的依据是                            

Ⅱ.今有新配制的蔗糖(0.9mol/L)、葡萄糖(0.9mol/L)和硝酸钾(0.45mol/L)溶液和一滴瓶,因忘记贴标签,仅凭肉眼已无法鉴别。请利用下列的仪器、用具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将这三瓶溶液最终区分开来。

材料用具:紫色新鲜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CuSO4(0.05g/ml) 、NaOH(0.1g/ml) 、小试管、酒精灯、烧杯等。

要求1.有实验步骤、预测和结论:

2.条理清楚,最好按1、2、3……的顺序分条书写;

3.最后,对你的设计方案使用的原理进行简单地说明。

      

31.Ⅰ.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

组数

正   交

反    交

♀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

♀突变型a×♂野生型→野生型

♀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

♀突变型b×♂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b

♀野生型×♂突变型c→野生型

♀突变型c×♂野生型 →突变型c

(1)组数①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控制果蝇突变型a的基因位  染色体上,为    性突变。

(2)组数②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结果(基因用B、b表示)。

(3)解释组数③正交与反交不同的原因。

Ⅱ.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而恒定的体温则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需的。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比较了两种牛的外形A型和B型。其中       型牛能更好的适应和耐受高温;

(2)这两种牛在热带的一个实验站中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中牛在阳光和遮阴条件下运动。图乙表示不同条件下对牛体温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①从体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两种牛在实验中通过         的调节(填神经中枢名称),机体的 

               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②曲线3表示       型牛的呼吸频率变化曲线,在阳光下呼吸频率明显增高的意义是                    

(3)如果把牛放在寒冷环境中,牛体内的                  (激素)的分泌将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            

(4)请你在右图中用曲线表示出牛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大致关系。

综合练习十四答案

1A2C3C4B5D

30、Ⅰ.(1)BCD (2)植物开始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逐渐增强,但此时间段内光合作用强度仍小于呼吸作用强度(3)植物由于蒸腾作用增强,气孔关闭,叶肉细胞中CO2供应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减弱或消失

(4)向右移动;植物缺镁,叶绿素形成减少,导致光合作用产生O2量少,要达到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则需要更强光照强度

.可以有几种不同方案,只要符合科学道理就给分。下面提供了三种方案供参考。

方案1.①对三种未知溶液贴标签→②取三个载玻片制临时装片并作标记→③分别滴三种溶液→④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⑤鉴定出蔗糖(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⑥配制斐林试剂并检验另两瓶溶液→⑦鉴别出葡萄糖(有砖红色沉淀)和⑧硝酸钾(没有砖红色沉淀)。⑨对葡萄糖和硝酸钾溶液使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发生复原现象的解释,⑩对蔗糖溶液只能引起质壁分离而不发生复原现象的解释。⑾对斐林试剂能鉴定葡萄糖溶液的解释。(11个要点)

方案2:①对三种未知溶液贴标签→②取两个载玻片制临时装片并作标记→③分别滴其中任意两种溶液→④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⑤鉴定出是蔗糖(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还是另两种溶液(质壁分离复原)→⑥配制斐林试剂对能引起质壁分离复原的溶液鉴定→⑦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该溶液为葡萄糖,⑧若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该溶液为硝酸钾。⑨对葡萄糖和硝酸钾溶液使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发生复原现象的解释,⑩对蔗糖溶液只能引起质壁分离而不发生复原现象的解释。⑾对斐林试剂能鉴定葡萄糖溶液的解释。(11个要点)

方案3:①对三种未知溶液贴标签→②配制斐林试剂对三种溶液鉴定→③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为葡萄糖,另两个或是硝酸钾,或是蔗糖→④取一个或两个载玻片制临时装片→⑤滴另两种中的任意一溶液或两种溶液→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⑦鉴定出是蔗糖(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⑧还是硝酸钾溶液(质壁分离复原)⑨对葡萄糖和硝酸钾溶液使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发生复原现象的解释,⑩对蔗糖溶液只能引起质壁分离而不发生复原现象的解释。⑾对斐林试剂能鉴定葡萄糖溶液的解释。(11个要点)

31. Ⅰ.(1)常  隐 (2)由题意可知,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因此,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解如下图:

  

  (亦可先画遗传图解,后对突变基因的位置、显隐性进行说明,其中,对突变基因的位置的说明一分,显隐性的说明一分,遗传图解三分)

(3)由题可推知,突变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即杂交所得的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Ⅱ.11、(1)A型(解析:肉峰、垂肉等增加了体表面积,利于散热)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量和散热量(3)B;增加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 

(4)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前两空顺序可以颠倒)增加 (5)见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