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三生物复习练习卷4
1.生物体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着大量而有序的生物化学反应。与物质1物质2
物质3的物质转化过程有关的说法成立的是
( )
A.酶的合成场所都在核糖体
B.如酶1由300个氨基酸缩合而成,那么在指导合成该酶的过程中,构成有关核酸的核苷酸共有4种
C.如以上转变过程代表氨基转换作用,那么该过程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都要增多
D.如物质2代表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则完成过程2的场所并不都在线粒体
2.生产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对培养细胞进行选择的是(↓表示选择) ( )
3.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培养是生物工程中的基础技术。据相关知识找出正确的一项 ( )
A.在它们的培养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在它们的培养过程中,细胞数目都呈J型增长
C.HIV培养基中一定加入含C、N的有机物
D.微生物培养基中都有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
喜食小型绿藻(浒苔)。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
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各种藻类间存在竞争关系
B.滨螺是初级消费者
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D.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类数越少
5.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将人体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的实验,则在以下推测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
①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则其遗传特性和母本完全相同
②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其性别是男性的概率为1/2
③如果使囊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
④如果通过抑制中心体活动使染色体加倍,发育成的个体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0.(Ⅰ每格2分,Ⅱ每格1分,共20分)
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两位同学所做的关于测定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甲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等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处在一定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距玻璃缸
实验结果记录表
15W | 20W | 25W | 30W | 35W | 40W | 45W | |
甲缸 | -6 | -4 | -2 | 0 | +2 | +5 | +10 |
乙缸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实验中乙生态缸是用来测定 。
(2)甲生态缸在光照25W时产生的氧气量 g/m3。
(3)光照强度至少大于 W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为什么? 。
|
烧杯内盛有水(可滴加数滴红墨水),广口瓶内加入20mL
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称取已经萌发的小麦种子
然后盖紧瓶塞,用熔化的石蜡封瓶口,记录开始时间,
并测量随着时间的改变水柱上升的高度。以水柱上升的
高度表示相对呼吸强度(cm·h-1)。
实验结果记录表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水柱上升高度(cm) | 0 | 3.5 | 5.5 | 6.1 | 6.4 | 6.7 | 6.9 | 7.3 | 7.3 | 7.3 | 7.3 | 7.3 | 7.3 |
呼吸强度(cm·h-1) | 0 | 42.0 | 33.0 | 24.4 | 19.2 | 16.0 | 13.8 | 12.5 | 11.0 | 9.7 | 8.8 | 8.0 | 7.3 |
(1)此实验的原理是:萌发的种子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 ,致使容器中的气体压力减少,容器内外产生压力差,使得玻管内水柱上升。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柱的高度变化在35min以前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种子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的结果;35min上升至
II.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 →测pH →滴加5 ml 0.1mol/L的HCl、摇匀 →测pH →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 →重复实验并记录。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值,其目的是 。
⑵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① 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 组, 理由是
。
② 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 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⑶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
。
31.(22分))Ⅰ.(10分)
①培育八倍体小偃麦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由于在育种过程中一定会存在 的问题需要克服,因此育种时间用了20年之久。
②获得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采取的育种方法是 ,其基本步骤是
。
II.(12分)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的分布的等位基因有三个,分别是A和a1、a2。A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等位基因a1降低了色素的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等位基因a2产生斑点形式,例如沙色和黑色相间分布。显性的顺序是A>a1>a2。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基因型Ⅰ1_____ 、
Ⅱ1________ 、Ⅲ1________________。
(2)Ⅱ1和Ⅱ2再生斑点子代概率是__________;Ⅰ1和Ⅰ2交配产生沙色子代概率是 ___________。
(3)假设Ⅰ1和Ⅱ3交配,产生的暗色子代中,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生物卷答案:
1-5 DBADD
30. Ⅰ每格2分,Ⅱ每格1分,共20分
Ⅰ .实验一:(1)呼吸作用的耗氧量(或:呼吸强度) (2)8 (3)30 因为此时整个系统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从而使水中保持一定的氧浓度 实验二:(1)进行有氧呼吸,消耗容器中O2,释放CO22,而CO2被容器中的碱液吸收 (2)有氧//容器中的氧不足以维持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释放的CO2又被碱液吸收,容器中的压力不会改变 。
Ⅱ.(1)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值做比较 (2) ①加水 清水中加HCL后,溶液pH值下降 ②对照 ③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
(3)加入NaOH后,血浆pH值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31.(22分)Ⅰ. (10分)①染色体变异(2分) 生殖隔离(2分)
②基因工程(2分) 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到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要求按顺序写出,每个点1分)
II.(每空2分,共12分)(1)Ⅰ1、 Ⅱ1、
、Ⅲ1、
(2)1/4 1/2 (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