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考生物第三次适应试题

2014-5-11 0:36:12下载本试卷

08届高考生物第三次适应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生物的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现象是: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DNA含量变化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进食糖类较多的健康人的胰岛B细胞中,RNA的含量一定会上升,而染色体数目一定不会上升

B.密码子GCA在人的细胞中和猪的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C. 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属于免疫过程

D. 微生物的连续培养有助于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并缩短培养周期

3.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丙图表示该植物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文本框: CO2吸收量

 
文本框: 释放量


A.若甲图所示培养中缺Mg2,则最先出现病症的是叶片③

B.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若将温度由25℃提高到30℃,则a点下移,b点左移,d点下移

C.丙图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要在无光条件下才能测得绘制

D.丙图中Q点后只进行有氧呼吸

4.人体的胃腺细胞合成并分泌胃蛋白酶,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下面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胃腺细胞与胰岛细胞携带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B.从这两种细胞分别提取到的信使RNA完全相同

C. 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无法从胃腺细胞中检测到胰岛素基因

D.胃蛋白酶和胰岛素都是通过外排作用分泌的,此过程不消耗ATP

5.右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 ℃ 降到3 ℃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其正确的顺序为:

A.①②③  B.①①②  C.③①②  D.①③③

二.非选择题(共42分)

30.(22分)

文本框: 神经文本框: 神经(1).如图为血糖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血糖降低可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升高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②C的分泌增加对D的分泌起____________ 作用。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C与D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作用。

③血糖上升对下丘脑产生刺激时,受到刺激时的下丘脑神经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

④在人体下列调节中,与下丘脑有关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体温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C肝糖元合成的调节      D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蒲公英根可用于扦插繁殖,叶形有全缘型也有缺刻型,生长于背风向阳处的植株叶形为全缘,而生长于向风荫蔽处的植株叶形为缺刻形。为了验证“蒲公英的缺刻叶型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某三位同学利用如下材料进行了实验设计。下面是实验设计思路,请分别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秋季同一田野中生长良好的蒲公英;花盆;小铲;剪刀;沃土等。

第一个实验思路:①从田野中取叶全缘的一株蒲公英上的两粒种子,分别播种于装有沃土的A、B两花盆中,给予适宜外界条件,催芽;②发芽后于适宜条件下培养,A为背风向阳处,B为向风荫蔽处;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盆蒲公英的叶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实验思路:①选取一株生长良好的蒲公英,取其根,在同一直根上切取相似两段,分别埋于沃土催芽培育至出现成熟叶型;②移栽到A、B两花盆培养,A为背风向阳处,B为向风荫蔽处;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盆蒲公英的成熟叶型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实验思路:①分别选取叶型呈缺刻型和全缘型的两株生长良好的蒲公英,取其根,在相似部位上切取相似两段,分别埋于沃土中催芽;②发芽后移栽到A、B两花盆中,于背风向阳处培养;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盆蒲公英的叶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分)

(1).孔雀鱼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人们在孔雀鱼的培养和育种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关于核遗传的问题。

①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的孔雀鱼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礼服”品种的产生可能来自___________(变异来源)。若用“礼服”品种的雄鱼与其它品种的雌鱼杂交,子代个体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而雄鱼均无“礼服”性状。以此现象判断,“礼服”基因有可能是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性基因。“白金”品种身体前半部为明亮的银白色,“白金”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若要以已有的“礼服”品种和“白金”品种为亲本培育“白金礼服”品种,应选用的母体和父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种。

②日本孔雀鱼育种者培育了名为“美杜莎”的品种,只有雄鱼表现出品种特有的性状,经检测该品种雄鱼性染色体组成为XYY,且两条Y染色体上所带的基因存在明显差异。“美杜莎”品种的产生有可能是在_______(性别)亲代个体在_________________分裂中遗传物质分配异常所造成。

(2).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①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③种植大豆时不施氮肥,仍能旺盛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图示,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从利用植物秸杆发酵生产乳酸的实践得知,单一用作物秸杆作原料,微生物生长很慢,适当添加哪些物质可加快生化过程?(至少说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试题答案及评分意见

1.D  2.C  3.B  4.A  5.B

30.(20分)

(1)(10分,每空2分)①激素(或体液)调节  ②抑制  拮抗  ③由负变正 ④ABC

(2)(10分)

实验原理:①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后代遗传物质相同(2分);②环境会影响生物的表现型(2分)

第一个实验思路:不能(1分)。两组实验未遵守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有“遗传物质和环境条件”两个变量(1分)

第二个实验思路:不能(1分)。分化是不可逆的,成熟叶型已经形成,环境差异不能再改变叶型(1分)

第三个实验思路:不能(1分)。本实验只能证明全缘叶的形成与环境条件有关,未证明缺刻型叶的形成与环境条件有关,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1分)

31.(22分,每空2分)(1)(12分)①基因突变  X  显  礼服和白金  ②雄性 减数第Ⅱ次

(2)(10分)①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②水稻和大豆 ③与大豆互利共生的根瘤菌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固定大气中的氮气 ④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提供给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⑤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