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

2014-5-11 0:36:12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排水和排盐的关系是 

  A.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B.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C.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D.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2.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A.前者是肾小球,后者是肾小管   B.前者是肾小管,后者是肾小球

  C.前者是下丘脑,后者是肾上腺   D.两者都是肾小管

3、抗洪战士为了抢险抗洪长时间不吃饭不休息时,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情况与下图不符合的是(  )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抗利尿激素  D.肾上腺素

4.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③

5.以下可在人体感染了细菌外毒素后的免疫“反应阶段”发生的是

A.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        B.记忆细胞分化为效应B细胞

C.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分裂形成效应B细胞

6、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⑤为靶细胞

  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C. 细胞③为B细胞

  D.阶段IV、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

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8.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右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不可以获得的结论有

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

 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   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

9.通过发酵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10.C3植物与C4植物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的具体部位是:( )

A.前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后者只在叶肉细胞中

B.前者只在叶肉细胞中,后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中

C.前者在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中,后者只在叶肉细胞中

D.前者只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后者在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中

11.下列关于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镁是叶绿素的成分,缺镁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B.氮是构成叶绿素以及酶等的成分,氮素供应不足影响光合作用

C.钾、铁对光合作用没有影响,但能影响到植物的其他代谢

D.磷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如影响到对能量的转移过程、光合膜的稳定性等

12、下列有关曲线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3.与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A.从结构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B.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自养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⑤是生产者

14.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是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酶的调节

15.下列微生物的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

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毒素、激素  

B.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

C.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 

 D.氨基酸、多糖、维生素、色素、抗生素

16.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有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胰蛋白酶处理制细胞悬浮液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典型应用

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培养液的区别

麦芽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17、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C、大豆种子用其破碎的根瘤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18.控制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基因,控制根霉菌主要性状的基因,

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依次位于(  )

①核区DNA上    ②线粒体DNA上   ③细胞核染色体上

④质粒上      ⑤蛋白质壳内核酸上

A.①④⑤      B.④③⑤     C.②①③      D.④①⑤

19.现有二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

成分

KH2SO4

MgSO4·7H20

NaCl

CaSO4·2H2O

CaC03

葡萄糖

纯淀粉

甲培养基

含量

O.02%

0.02%

0.02%

O.01%

O.5%

0.5%

2%

乙培养基

含量

0.02%

0.02%

0.02%

0.01%

0.5%

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20.下面哪种蛋白质需通过生物膜系统转运

    A.呼吸酶           B.血红蛋白         C.肌球蛋白      D.唾液淀粉酶

21.红细胞中的氧气被肝细胞中线粒体利用要穿过几层生物膜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22.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的共同特点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都是成对存在的         D.表达会受环境影响

23.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学世纪,目前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的遗传信息。以下与DNA探针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探针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B.DNA探针可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C.DNA探针可用于改造变异的基因    D.DNA探针可用于检测饮用水病毒含量

24.下列遗传现象中,子代表现型与母本完全一致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杂种植株  B.紫茉莉花斑植株接受绿枝条的花粉

C.色盲女性儿子的色觉      D.多指女性女儿的手指类型

25.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B.效应T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C.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D.病毒感染人体时,只能依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26、.若将酵母菌的线粒体DNA进行诱变,使其线粒体DNA不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再将此突变的酵母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因为子代中没有线粒体,所以无菌落形成

B.酵母菌仍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有小菌落的形成

C.因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D.因为酵母菌对糖类的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不依赖线粒体,所以有正常大小的菌落形成

27、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氧气进入线粒体 

 C.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D.受精过程

28、关于病毒的代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          

B.病毒进行无氧呼吸

C.在寄主体外,病毒并不能表现出任何生命活动 

D.病毒无法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9、SARS病毒、蓝藻、酵母菌、蝴蝶兰、人都属于生物,下列哪项可作为上述结论的共同证据

①具有细胞结构  ②含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  ③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④具有应激性  ⑤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⑥能繁殖后代  ⑦都能改造环境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30、应用黄色短杆菌发酵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不需要的操作是

A.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菌体数目和产物浓度等

B.接种前需要,将菌种多次扩大培养

C.选育出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 

D.严格控制搅拌器的转速,以利菌种生长和代谢

3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马铃薯植株缺K,将会造成其产量下降

B.Mg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P是组成磷脂、ATP、NADPH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32、.下面与人体代谢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都有CO2和H2O

  B.在唾液的形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都要消耗ATP

  C.运动员运动刚结束时,血液pH明显变小

D.送检某人尿样,发现其中有葡萄糖,此人不一定患糖尿病

33.如果小麦、水稻能自行固氮,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 (   )

①减少施用氮肥,降低生产成本    ②减少生产氮肥,节约能源 ③避免因过量施用氮肥而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④改变产品的品质   ⑤提高产品的产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34.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叶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的相对光合作用强度。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35、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  )
  A.形成层细胞 B.韧皮部细胞  C.木质部细胞  D.叶肉细胞

36.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是     (   )

    A.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        

    B.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C.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D.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37.组织培养出来的植物一般很少有植物病毒的危害,其原因是由于   (   )

    A.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进行的是快速分裂和分化

    B.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病毒根本无法生存

    C.组织培养的植物内水分太少,无机盐含量太高

    D.进行组织培养的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38下列目的基因的获取过程中不宜用“鸟枪法” 获取的是:

A.干扰素基因   B.抗虫基因  C.抗病毒基因   D.固氮基因

39. 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用于保存物种       B.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  )

C.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D.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40.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的效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驱蚊草的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震动、电刺激等方法

C.驱蚊草的培育过程是植物细胞杂交,不同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7分)图1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3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

    图1                图2         图3

(1)图1中,在较长时间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1中,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基本一致”)。

(4)在图3中,假如C18O2作为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2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3中的________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

(5)假如紫茉莉枝条上的叶肉细胞都呈图3所示,则该枝条接受了花斑枝条提供的花粉后,产生的F1枝条颜色是________。是          基因 遗传

42、(7分)、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特定目的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抗虫基因外,还可以用     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       酶和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             .运载体中为检测方便需含有       。

(2)制作人工种子,要利用图中的       结构,从玉米细胞开始培养到形成该结构要经过               二个过程。

43、(每空2分共18分)分析如下图的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青霉素发酵代谢曲线,回答问题:

(1)开始时,青霉菌只能利用      ,不能利用       ;只有葡萄糖利用完毕后,青霉素才开始利用     

(2)青霉菌分解葡萄糖的酶是     ,分解乳糖的酶是        

(3)葡萄糖消耗完毕,乳糖分解的时期是青霉菌生长的       ,并且缓慢分解,通过延长青霉菌的       ,可以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4)目前青霉素工业已采用缓慢补加      的办法代替乳糖,便于人工控制;补加葡萄糖的最佳时期应是      期开始的。

44、(每空2分共8分).已知物质D是某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它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野生型的在含A物质的培养基上就能正常生长。现发现有三种突变体(均只有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均不能在只含A物质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现设计一实验方案,区分出三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预测结果:

⑴如果         ,说明A基因突变。

⑵如果         ,说明B基因突变。

⑶如果         ,说明C基因突变。

45、(每空2分共20分)下表中是人体肾单位中某些相关物质的相对含量,样品A ~ E的来源及组成成分含量见下图:

A

B

C

D

E

90.9

98.0

96.0

91.0

97.5

尿素

0.03

0.03

1.20

0.01

2.00

无机盐

0.35

0.70

0.60

0.30

0.50

葡萄糖

0.55

0.10

0

0.55

0

蛋白质

7.00

0

0

7.00

0

(1)在结构A ~ E中,其中的体液属于血液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A处蛋白质浓度高于B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葡萄糖浓度高于C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C处尿素浓度高于B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E处发现了葡萄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原因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4)若实验者在实验后的24h没吃蛋白质,这对尿液成分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血浆蛋白质的最小分子量为69 000,血红蛋白的分子量为65 000,红细胞被破坏时,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8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答

 考场 

座位号

成绩

                   

一、      单选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非选择题(60

41、(7分)(1)    (2)                      

(3)     ;     。(4)               。(5)         。               

42、(7分)(1)             ,           ,

              。         

(2)          ,                    

43、(每空2分共18分)

(1)                               

(2)                     

(3)                     

(4)                     

44、(每空2分共8分)

方案                                        

预测结果(1)                             

(2)                             

(3)                             

45、(每空2分共20分)

(1)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                                    

(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B

D

B

C

C

A

C

B

C

B

A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B

D

B

C

D

D

C

C

C

D

B

B

B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A

C

D

A

A

D

D

A

C

C

二、非选择题(60分)

41、(6分)(1)A  (2)从叶绿体基质移向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3)低 高  (4)q   (5)绿色    细胞质

42、【答案】(1)人工合成  同种限制  质粒(或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等) 标记基因

  (2) 胚状体   脱分化(或去分化)     再分化

43.(1)葡萄糖  乳糖  乳糖  (2)组成酶  诱导酶 (3)稳定期  稳定期 (4)葡萄糖 稳定

44、(每空2分共8分).将这三种突变体分别在只含B、只含C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生长情况

⑴在只含B和只含C的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

⑵在只含B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只含C的培养基中能生长

⑶在只含B和只含C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

45、(每空2分共20分).(1)A和D  (2)蛋白质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   C处葡萄糖一部分被重吸收,而B处没有    由于水分大量被重吸收故而尿素的浓度升高;(3)糖尿病或肾小管病变;a_因为糖尿病的症状之一是尿中含有葡萄糖,

 b如果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也会使尿液中含有葡萄糖;(4)尿素含量减少;因为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为尿素;(5)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渗出,而血红蛋白的分子量小于血浆蛋白,故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原尿,最终成为尿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