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班生物限时训练题(四)
组题 杨学珍
一、选择题
1.“酶”是一种能催化生化反应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某科学家以分子技术。人工合成了五种不同长度的酶X,并分别测定其酶活性,如下图: (酶X总长为419个氨基酸,图中数目代表氨基酸的编号,例如86~419代表此蛋白质含酶X的第8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依据实验结果,酶X分子中具有活性的部分是
A.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B.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C.第44号氨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 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2.用含质基因N和核基因AaBb作母本,质基因S和核基因AaBB作父本,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概率正确的是 ( )
A.1/4 N(AaBb) B.1/16 N(AABB) C.I/4 SN(AaBB) D.1/8 S(AABb)
3.Na+一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对此过程的不正确说法是: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Na+一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4.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一穗玉米上所结的200粒子粒的基因型应该是相同的
B.作为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与豌豆相比,玉米的优势在于雌雄同株
C.杂合的玉米通过单倍体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子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D.玉米的子代数量较多,相对性状差异明显,便于区分与统计,因此是遗传学的良好实验材料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的呼吸就是人的呼吸 B.人的遗传物质就是人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C.人体细胞的衰老就是人的衰老 D.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0.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 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 。该物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有关。
(2)生物膜包括 ,它们在化学组成上都很相似,都以 为基本支架。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 。
(3)关于图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膜外为负电位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31、(1)利用高杆抗病(DDTT)和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亲本培育矮杆抗病(ddTT)新品种。首先将两亲本杂交得(DdTt),再让
自交得基因型为D_T_、D__tt、ddT-、ddtt四种类型的
,从
中选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自交得
,
中的矮杆抗病自交所结种子即为新品种。
(2)单倍体培育矮杆抗病新品种:首先将两亲本杂交得,再从
得到四种基因型分别为DT、Dt、dT、dt的配子,然后从中选出dT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其染色加倍得
,
所结种子即为新品种。上述育种过程中有三处错误,指出并纠正。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限时训练题(四)参考答案
1--
30.(1)突触小泡 胞吐(或外排)(特异性)受体 兴奋(或抑制)流动性
(2)细胞器膜、核膜、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 有利于接受递质(3)B(
(4)第三步:在装置1的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任氏液。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用电极刺激两个“神经一腓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现象。 实验结时:装置1的指针持续向左偏转,装置2的指针向左偏转后恢复。
31.a.从中应选出表现型为矮杆抗病的植株自交,而不是选基因型
b.自交得
中有性状分离的淘汰,用不发生性状分离的自交
c.将得到的花粉粒都培育成植株,都使其染色体加倍,再从
中选出矮杆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