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生物单元测试卷
(绪论、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与生物基本特征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核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自我更新,应激性、生长、发育都以新陈代谢为基础
C.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统一整体,既适应生存环境,又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稳定的,又是相对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下降
B.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最终的电子供体
C.丙酮酸彻底分解成CO2的过程,必须有水的参与
D.植物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吸水方式不会发生改变
3.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4.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5.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的功能。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高的可能是( )
A.类囊体的膜 B.线粒体外膜 C.细胞膜 D.滑面型内质网膜
7.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 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tRNA可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
8.下列物质中,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
A.糖元、生长激素 B.纤维素、性激素、生长激素
|
9.右图是一种生物体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
B.此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正在重组
C.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不能进行转录和复制
D.这种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10.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1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蛙的受精卵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B.间期细胞看似静止,但核糖体、线粒体、染色质活动旺盛
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若人的精细胞核中DNA含量为a,则体细胞中的DNA含量一般大于
12.“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培育过程不涉及 ( )
A.基因的选择表达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制备原生质体 D.形成愈伤组织
13.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 )
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1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15.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 )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16.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②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③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④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 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M物质,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①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②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 ③M物质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时膜两侧存在M物质的浓度差 ④M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 M物质的吸收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8.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19.科学家对某种动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膜结构名称 | 蛋白质(质量分数%) | 脂类(质量分数%) | 糖类(质量分数%) |
a | 49 | 43 | 8 |
b | 76 | 24 | 含量很少 |
c | 53 | 48 | 含量很少 |
d | 59 | 35 | 含量很少 |
A.a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层,功能特性是选折透过性 B.c最可能是线粒体内膜
C.大部分糖类和蛋白质及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者糖脂 D.a、b、c、d都属于生物膜
![]() |
20.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B.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定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1——5 6——10 11——15 16——2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基因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在基因工程
中,a叫 ,提取它以及它与基因运载体结合过程
中所需要的酶包括 和 。
(2)经检测耐高温淀粉酶在成熟块茎细胞中被发现,说
明基因a可能已整合到[ ] 结构中。
(3)细菌的基因a能在马铃薯细胞内表达说明了
。
(4)耐高温淀粉酶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参与该过程的
细胞结构依次为核糖体、[ ] 、
[ ] 、[ ] ,为其
整个过程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 。
(5)若此图作为马铃薯成熟块茎细胞,则多了[ ] 结构。
22.下图A、B、C、D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c、d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或物质:
a ;b ;c ;d 。
(2)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
(3)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主要是
在图中的哪个细胞完成?
(用字母表示)。
(4)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
(用字母表示)。
23.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部分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
起来_______________;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减数
分裂的号码排列起来
_________ 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
胞中有__________对同
源染色体,细胞核中一
般有_____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
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
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__。
(4)在上述分裂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_。
(6)上述分裂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是在______图中。
24.某医院病理室为了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请设计实验:验证新型药物对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是否有疗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器材:锥形瓶2个、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箱、培养液、新型药物X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消毒后的洁净锥形瓶,标号A、B;分别在两个锥形瓶中加入 ;
②在A中加 ,B中 ;
③ ;
④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数目。
可能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结论:
① ;
② ;
③ 。
1——5 ADDAD 6——10 CBDCD 11——15 CBABC 16——20 ADDBC
(21-23题每空1分,24题每空2分)
21.(1)脱氧核苷酸 目的基因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2)[7]染色体(质 ) (3)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4)[12]内质网 [5]高尔基体 [1] 细胞膜 [11]线粒体
(5)[4]叶绿体
22、1)细胞个数 DNA分子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精原细胞 (3)B (4)C、D(缺一不得分)
23.(1)⑿②⑤⑥⑦ ⑿①③⑧⑩④⑨⑾
(2)两 四 (3)⑤⑥ (4)①③⑧
(5)⑤⑥⑦⑨⑾ (6)①
24. 等量的肿瘤细胞悬浮液;
加入药物X;不加
放在培养箱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可能的结果与相应的结论:
①如果A和B中的肿瘤细胞数目差不多,说明新颖药物对肿瘤没有疗效
②如果A中的肿瘤细胞数目比B多,说明药物对肿瘤没有疗效,可能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③如果A中的肿瘤细胞数目比B少,说明药物对肿瘤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