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1

2014-5-11 0:36:13下载本试卷

08年高考生物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一)

第Ⅰ卷

1.将发芽的与未发芽的小麦种子各10粒分别研磨,用适量的沸水冲入烧杯,充分振荡并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涂,分别用碘液和斐林试剂鉴定,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芽种子的蓝色和砖红色比未发芽种子的要深

B.发芽种子的蓝色和砖红色比未发芽种子的要浅

C.发芽种子的蓝色比未发芽种子的深,而发芽种子的砖红色比未发芽种子的浅

D.发芽种子的蓝色比未发芽种子的浅,而发芽种子的砖红色比未发芽种子的深

2.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

  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C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C

3.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

  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  类囊体膜

4.右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一个平面上

5.红海中营群居生活的红鲷鱼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在缺少雄性红鲷鱼的雌鱼群体中,总会有一条雌鱼变成雄鱼,且身体也变得比其他雌鱼健壮。为解释这一现象,有人做了如下两组实验(注:两组红鲷鱼生长状况、实验装置、条件及时间都相同)。该实验说明: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性状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B.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物质决定

C.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鲷鱼的性别决定与遗传物质无关

6.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7.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电位变化)

C.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过程中,穿越的膜层数为0

D.兴奋在突触间隙处只能单向传递,且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

8.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有乙和丁

C.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中获得的能量最少

D.若丁的数量下降10%,辛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第Ⅱ卷(必做题)

26.(17分)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l 89 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 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l 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

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 5—20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约为7-1Onm。

  资料6:1 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1)仅通过对资料l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提出什么样的假说?

(2)资料2、3中要获得纯净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试简述理由:

(3)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资料4、5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

  (5)资料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模型。

  26.(17分)

  (1)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或膜含有脂质)(2分)

  (2)成熟的红细胞(答全才给分) (2分)

    因为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或其他膜结构) (2分)

  (3)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或膜含有双层脂质分子) (3分)

(4)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应该镶嵌(或不是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3分)

(5)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流动的(或膜有流动性)(3分)

   (6)流动镶嵌(2分)

27.(16分)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

P  灰色  ×  白色


F1     灰色

        自交(同代基因型相同

        的异性个体相交)

F2 灰色  黑色  白色

   9  : 3  : 4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       (符合;不完全符合;不符合)

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理由是       

  (2)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基因型最多有      种;表现型为黑色的家兔中,纯合子基因型为     

  (3)在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     

  (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野生纯合的黑毛家兔与野生纯合的白毛家兔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得到灰毛兔,有时得不到灰毛兔,请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

  (答题要求:写出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试作简要说明)

27.(16分)

(1)符合(2分)  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其他答案如合理也可得分)(2分)

(2)4种(2分)    AAbb(2分)

(3)1/4(2分)    2/3 (2分)

(4)(4分,每个图解2分)

图解1: P   AAbb × aabb

         黑色   白色

  

     F2      Aabb

            黑色

说明;如果黑包基因型为AAbb的家免,与白色基因型为aabb的家兔进行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灰色兔。

图解2:  P  AAbb × aaBB

          黑色   白色

      F1     AaBb

            灰色

说明:如果黑色基因型为AAbb的家兔,与白色基因型为aaBB的家兔进行杂交,后代中可出现灰色兔。

第Ⅱ卷(选做题)

34.(8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过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步骤如下:

A.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B.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你选用      (稀释混合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

C.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

(1)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  )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2和26,取平均值24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5和52,取平均值26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30、24和25,取平均值25

(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3)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    ,因为     

(4)某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能否肯定该大肠杆菌的品系被污染了?为什么?

34.(8分)

步骤B:稀释混合平板法(1分)

结果分析:

(1)D (1分)

(2)1.17×108 (2分)

(3)多(1分)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 (1分)

(4)不能(1分) 因为不能排除杂菌来自培养基或来自培养过程 (1分)

35.(8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皮肤干细胞的研制成功被评为2007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科研小组于2007年11月20日同时宣布:成功地利用人体皮肤细胞制造出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干细胞。随后,美国科学家利用皮肤干细胞治疗老鼠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获得进展,病鼠的血液功能恢复正常。这是科学界利用皮肤干细胞进行医疗研究的首次尝试。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技术将有望用于人类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干细胞研究和治疗,从而避开利用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伦理争议。并且皮肤细胞可以取自自体,所以不会发生身体排斥反应。

  (1)皮肤细胞在体内无法转变成其它体细胞,这是因为它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2)由皮肤干细胞可以诱导形成各种体细胞,其根本原因是     

  (3)皮肤干细胞和癌细胞都具有旺盛的       能力。但是皮肤干细胞却可以通过诱导而发生        ,形成各种体细胞。而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的       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4)利用皮肤干细胞进行疾病研究和治疗,与利用胚胎干细胞相比具有很多优势,请你说出其中两点。①        ②      

(5)胚胎干系报在形态上表现为       

35.(8分)

(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含有一整套的遗传信息

(3)分裂 分化 糖蛋白

(4)2分,答出一点给1分,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优点一:利用皮肤干细胞可以避开利用胚胎干细胞面临的伦理争议。

  优点二:皮肤细胞可以取自自体,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优点三:皮肤细胞比胚胎细胞更容易采集。

(5)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