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2014-5-11 0:36:13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刘菲菲 孙芸廷 整理

1. 2008届浙江嘉兴质检II下列关于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1] 
A.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是食物种类过于单一
B.脂肪肝的形成与脂肪摄人多少无关
C.低血糖早期症状可通过及时补充糖含量多的食物来缓解
D.大病初愈者适宜进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2. 2008届浙江嘉兴质检II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答2]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3. 2008届浙江嘉兴质检II甲、乙、丙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一种生命现象,坐标a、B.c表示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变量。                                       [答3] 

生命现象:①生长素的浓度对根和茎生长速率的影响;
      ②恒温动物、变温动物体温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③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变量:Ⅰ:CO2的吸收量(释放量); Ⅱ:温度  Ⅲ :生长速率
下列关于甲、乙、丙所表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的变量组合正确的一组为
A.甲为① a为Ⅲ; 乙为③ b为Ⅲ; 丙为② c为Ⅰ
B.甲为② a为Ⅱ; 乙为③ b为Ⅲ; 丙为① c为Ⅰ
C.甲为③ a为Ⅰ; 乙为① b为Ⅲ; 丙为② c为Ⅱ
D.甲为① a为Ⅲ; 乙为③ b为Ⅰ; 丙为② c为Ⅱ

4. 2008届浙江嘉兴质检II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                      [答4]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
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B.反射、体液免疫、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5. 2008届浙江嘉兴质检II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答5]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2008届浙江嘉兴质检IIⅠ.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实验步骤:                                                       [答6] 
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
B.将两组豌豆茎切段分别放入两个标号为A.B的培养皿中(培养液成分见下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
C.每隔12小时,测量茎切段长度一次,48小时后,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见下图曲线。

(1)以上实验不能准确说明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善上述实验,写出你补充的实验设计,并预测整个实验的结果,同时对结果加以说明。应补充的实验:


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明:


Ⅱ.下列是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这是由于_______调节的结果。
(2)某运动员遵从教练的指导,一见灯亮就用力举起哑铃,附在手臂上的记录仪器经a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在一次训练中,教练趁运动员不备,用针刺其手臂,运动员手臂收缩,经b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
①在a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_。在b时间内,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___
A.眼→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眼→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C.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②a时间____b时间。
A.>    B.<   C.=   D.≥

7. 2008届浙江嘉兴质检II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法的材料回答问题:                                  [答7] 

(1)体外分别培养某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_______。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________,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
(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答案:B

 [答2]答案:A

 [答3]答案:D

 [答4]答案:A

 [答5]答案:A

 [答6]答案:Ⅰ.(1)缺少(生长素和赤霉素单独作用的)对照实验(2分)
(2)第一步: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2分)
第二步:C组:培养液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D组:培养液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 在相同条件下培养(2分)
第三步:测量并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2分)
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明:
C组的茎切段比B组的茎切段短,比A组的茎切段长(1分);
D组的茎切段比B组的茎切段短,比A组的茎切段长(1分)
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茎的伸长,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其对植物茎伸长的促进作用增强。(2分)
Ⅱ.(1)神经 (2分)   体液(答激素也对)(2分)
(2)①B (2分) D(2分)  ②A(2分)

 [答7]答案:(1)a (2分)  扩(分)散转移(2分)
(2)抗原(2分)  效应T细胞(2分)
(3)实验步骤:①将癌细胞分成A.B两组 (2分)
②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不加,进行培养(2分)
③纪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2分)
结果预测及分析:A组比B组增殖代数减少,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有关;(2分)
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无关。(2分)
(4)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细胞分裂)或免疫治疗(输入淋巴因子、DNA
疫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