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2014-5-11 0:36:14下载本试卷

0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部分试题

1、用去雄、生长素刺激等方法获得无籽番茄;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无籽西瓜。从这两种植株的营养器官上分别切取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甲、乙两种植株。请指出甲、乙植株正常受粉后所得结果分别为:

A、无籽番茄 无籽西瓜 B、无籽番茄  有籽西瓜

C、有籽番茄 无籽西瓜  D、有籽番茄 有籽西瓜

2、下图表示南瓜开花、传粉后子房大小与时间的关系。以下不正确的是

A、从t1到t2,胚珠中双受精过程逐渐完成

A、从t1到t2,子房中生长素含量有所增加

A、从t1到t2,胚珠中的DNA总量有所增加

A、从t1到t2,子房所需有机物主要来自叶片

3、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磷酸、五碳糖、碱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中有5种③,有2种②

A、T2噬菌体的增殖涉及5种③,有2种②

A、T2噬菌体增殖时所需要的①②③都是自身携带的

A、T2噬菌体中的①②③代表遗传信息

4、微生物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叫最适生长温度。产黄青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科学工作者在青霉素的发酵过程中分四个阶段控制其培养温度(如下图):

与自始自终处于30℃恒温培养的产黄青霉菌,上述培养条件下,青霉素的产量提高147%。这说明

A、最适生长温度也是发酵产物最多时的培养温度

B、最适生长温度在生产上没有实际价值

C、不同的生理变化过程存在着相同的最适温度

D、最适生长温度并非一切生理过程的最适温度

5、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的溴 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以,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30、(20分)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一种指示剂,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较高浓度CO2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一实验小组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在25℃条件下,多次进行如下操作:①打开阀门A和B、推注射器1的活塞,然后关闭A和B。②一段时间后,拉注射器2的活塞,促进两个瓶中的气体流动。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变色情况。(阀门A和B关闭时,整个装置是密封的)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此实验的目的是            

⑵如果向苹果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2,一段时间后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几乎不变色。这种情况下苹果的代谢特点是                             ;苹果细胞中直接参与此种代谢的结构是                    

⑶当向苹果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少或很多时,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将会变黄,其原因是: 

                                       

⑷此实验结果可在于实际生活中用于                       ,理由是                              

31、(22分)

下面是某同学模拟淡水生态系统而制作的一个生态瓶的主要步骤:

步骤序号

步骤内容

1

取一个透明、容积为500mL的标本瓶,洗净

2

向瓶中加入1cm厚的沙子。再加入清澈河水(占瓶容积的4/5)

3

向瓶中放入一株茨藻、一个正常生活的椎实螺。

4

加瓶盖,并在瓶口周围涂一层凡士林密封。

5

贴上标签后,将生态瓶放在阳面窗台上(不再移动位置)

通过观察,该生态瓶的相对稳定状态维持了300天。

注:茨藻变黄、变黑即为衰老、死亡(生活状态为绿色);椎实螺外壳变白即为死亡(生活状态灰绿色)

请你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⑴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                 

⑵观察该生态瓶的稳定性时,除题干中提供的指标外,还可以选什么指标     

                          

⑶生态瓶中茨藻、椎实螺大约活了300天,而它们如果生活在池塘中将会活得更长久。其原因是                          

⑷检测生态瓶内哪种非生物因素,可以了解生态瓶内能量的变化情况?说明理由    

                            

⑸在该生态瓶处于相对稳定的300天中,瓶内生物的总能量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

                                    

1、C  2、A  3、B   4、D    5、A

30.(20分)
(1)(4分)探究25 ℃ 条件下氧气浓度对苹果呼吸作用的影响。
(2)(4分)细胞呼吸弱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6分)当向苹果瓶内注人的氮气很少时,苹果瓶内氧气浓度很高,苹果有氧呼吸强,放出的CO2多;当向苹果瓶内注人的氮气很多时,苹果瓶内氧气浓度很低,苹果无氧呼吸强,放出的CO2也较多。
(4)(6分)苹果(或其它水果或粮食等等)的贮藏适当控制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可使细胞呼吸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延长苹果的贮藏时间(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31.(22分)
(l)(5分)阳光、温度、水、矿质元素、空气(或CO2、O2)
(2)(3分)瓶内水质(如颜色或浊度等)变化
(3)(4分)瓶中营养结构太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
(4)(5分)检测瓶中CO2浓度碳是有机物的主要元素,瓶中CO2浓度变化,标志着瓶中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变化,进而标志着瓶中累积能量的变化
(5)(5分)通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使得生态瓶中生产者固定的光能与生态瓶中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放出的热能几乎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