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年高三生物学第三轮专题训练精品试题2

2014-5-11 0:36:15下载本试卷

08年高三生物学第三轮专题训练精品试题(二)

——“生殖与发育、遗传与进化、生态学”部分

第Ⅰ部分  选择题(共3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题1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当小鼠的卵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进行               (  )

A.基因突变  B.解旋和子链合成  C.基因重组  D.某些蛋白质合成

2.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粒,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染色体

基因顺序变化

 a

123-476589

 b

123-4789

 c

1654-32789

 d

123-

A.a是染色体某一片断位置颠倒引起的

B.b是染色体某一片断缺失引起的

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断引起的

3.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  )

A.1/2,7/8、1/4 B.1/4,1、1/8  C.1/4,7/8、1/8 D.1/8,1、1/8

4.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  )

5.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龟卵的羊膜和羊水保证了其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

B.同源染色体经过复制就形成了四分体

C.燕麦长出胚芽鞘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

D.蚕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由基细胞发育而来

6.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遗传两大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作试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

  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

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试验来验证假说

7.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        (  )

8.已知西瓜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黄瓤西瓜自交产生的种子萌发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以得到的四倍体为母本,纯合二倍体红瓤西瓜为父本,杂交获得三倍体。该三倍体开花后授以纯合二倍体红瓤西瓜花粉,则所结无子西瓜瓜瓤的颜色和基因型分别是                 (  )

A.红瓤,Rrr  B.红瓤,RRr  C.红瓤,RRR D.黄瓤,rrr

9.下列对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点时,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B.乙图中,害虫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A点比B点高

C.丙图能够表示唾液淀粉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D.丁图中,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光照强度应大于B点

10.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

11.下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季节性的变化,数据来

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      (  )

A.光照强度与硅藻数量始终呈正相关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

C.提高光照强度会增加水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D.光照强度的提高会促进分解者的代谢,从而使水中养分降低

12.下列不属于通过保护濒危物种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是 (  )

A.实验室保存物种的基因库         B.实施细胞核移植并进行胚胎移植

C.适时适量地开发利用濒危物种的资源    D.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B.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是不同的

C.恢复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D.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4.假设三对基因(Aa、Cc和Dd)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右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子细胞,请根据细胞内的基因组成情况,判断其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  )

A.2个   B.3个  C.4个  D.8个

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

16.下列关于细胞质遗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DNA控制的

B.细胞质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发现的定律

C.在细胞质遗传中,F1的性状主要是由母本决定的

D.细胞质遗传的性状主要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的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检测温度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他们在四个培养皿中放置湿滤纸,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了10粒小麦种子。将四个培养皿标号并放置于不同温度的黑暗环境中。培养皿1:10℃;培养皿2:15℃;培养皿3:20℃;培养皿4:25℃。每天记录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总数,持续进行2周。如果你是该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个表格最适合记录实验结果  (  )

18.下图示为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肌肉萎缩征的家系遗传情况。这种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何处基因发生突变                                   (  )

A.常染色体      B.Y染色体     C.X染色体     D.线粒体

文本框: 生存率(%)19.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甲、丙、乙

20.已知DNA分子双链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在其中的一条链上胞嘧啶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5%,则由该链转录成的mRNA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  )

A.15%    B.20%     C.25%      D.35%

21.一般情况下,下列各项中,不可用2n表示的是        (  )

A.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

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

C.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所产生的DNA分子数

D.含有n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的种类

2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  )

A.12 %    B.9 %      C.6 %       D.4.5 %

23.优生学是利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一门科学。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

①避免近亲结婚②提倡适龄生育③选择剖腹分娩④鼓励婚前检查⑤进行产前诊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4.右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

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②①

25.给已去掉雄蕊尚未受粉的甲梨树授以另一品种乙梨树的花粉,下列对甲梨树当年结的果实及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子的基因型与乙相同   B.种子的基因型与甲相同

C.果实的口味与乙相同    D.果实的口味与甲相同

26.右图是某植物细胞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示意图。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测交后代中绝大多数个体为aaBbEe、Aabbee,极少数为AaBbee、aabbEe。若图中染色体上的编号1是基因A的位置则基因a、b、B的位置依次为                         (  )

A.4,2,14   B.13,15,3   C.13,3,15   D.16,2,15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不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面镜采光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

C.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第二次加蒸馏水是为了稀释NaCl溶液,以便DNA析出

D.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CaCO3是为了研磨充分

28.下列各项与右图所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  )

A.基因型为AaBb植物自交后代中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比

B.第一营养级生物和第二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比

C.酵母菌消耗等量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02

D.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比

29.几百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

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 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

C.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人的干预

30.下列有关人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

B.精细胞形成精子时已经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C.次级卵母细胞形成时已经决定了卵细胞的基因组合

D.性激素在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1.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正确的是               (  )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32.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利用γ射线诱变育种

C.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DNA复制  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62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62分。

33.(5分)下面是1960年科学家M.Nireberg和S.OChoa探究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是m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的实验。

  取5支试管,预先加入一定的物质,再把20种氨基酸分成五组,每组含四种不同的氨基酸,每支试管中加入一组氨基酸,再加入当时并不清楚是否带有遗传信息的多聚U(相当于只含U的mRNA),结果在含有酪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和丝氨酸的一组试管中合成了多肽。回答:

(1)上述实验中预先加入的物质是               

(2)再用同样的方法,把酪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和丝氨酸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从而合成了只含苯丙氨酸的多肽链。这一实验假设是             

(3)M.Nireberg和S.OChoa破译了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之后,又有科学家用C、U两种碱基相间排列的mRNA为模板,研究一个密码子含有几个碱基。

实验假设是:如果一个密码子中含有两个或者四个碱基,则该m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应分别由         种氨基酸组成;如果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则多肽链中应含有       种氨基酸;

(4)如mRNA上每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样碱基的组合可以达到     种。

34.(8分)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右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取玉米幼苗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如图A→C,发育成植株D,取D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如图E→F,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为植株G。从生殖方式上分析,A→D属于______生殖。从细胞分裂方式上分析,E→F过程中进行了___        ___分裂。

  (2)若用14C标记CO2分子,则14C在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将依次出现在        

_____              _____。淀粉产生在          细胞内。

(3)收获时我们发现,有的健壮玉米穗上的籽粒缺少,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         

文本框: (4)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常将玉米和大豆间隔种植(间作),如右图所示,有关间作好处有                     。

  (5)即使土壤中矿质营养丰富,但在非常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玉米上部叶片也容易出现矿质营养缺乏症,其主要原因是__ ____        

35.(6分)在蜜蜂种群中,雌性(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雄性为单倍体,配子染色体数均为N。研究发现工蜂的下列行为受两对相对独立的基因控制:

行为一:能咬开蜂室盖(h)  不能咬开蜂室盖(H)

行为二:能移出蜂室中死掉的幼虫(r) 不能移出蜂室中死掉的幼虫(R)

  (1)上述工蜂的行为性状中,对蜂群生存最有利的行为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这一本能行为是由一系列   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

  (2)某实验室现有基因型分别为HHRR、HhRr、HhRR、HHRr的四种蜂王和基因型为hr的雄蜂,要获得具有对蜂群生存最有利行为组合基因型的工蜂,请在上述几种蜂王中选出一种设计选育程序,作出遗传图解并加以简要说明。

36.(5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____                   

37.(6分)下表是4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比较。请分析回答:

病名代号

非近亲婚配子代发病率

表兄妹婚配子代发病率

1:310000

1:8600

1:14500

1:1700

1:38000

1:3100

1:40000

1:3000

(1)4种疾病中可判断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有        

(2)表兄妹婚配子代的发病率远高于非近亲婚配子代的发病

率其原因是      

(3)某家属中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

因为b),有的成员患丁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a),

见右边谱系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
  问:a.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丁种遗传

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b.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    ,Ⅲ-9       

c.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38.(6分)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花粉粒数(个)

蓝紫色

红褐色

平均数

文本框:

(2)在右上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____。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9.(8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40.(5分)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

(l)研究人员将 S1 与S2 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l 与 T2 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 A 图与 B 图所示。

①   S1 种群与 S2 种群的关系是           

②   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 T1 、 T2

的交替变化, Sl 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 C 图, S2 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 C 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画在答题卷的对应图上)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

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分析下图,

回答问题。

①在       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   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 K 值)。

② 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   

41.(7分)“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

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

理道德等。“绿色城市”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    近年来城市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

你认为大量引进非本地树种、草种,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              三个层次上采

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2)垃圾实在是被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此方案中①、②过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具体做法是            


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原因是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能量(kJ)

1.6×109

1.2×109

1.3×108

9.1×107

2.9×107

X含量(mg/L)

0.037

0.036

0.35

0.39

3.4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是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这个生态系统最简单的营养结构。

42.(6分)Ⅰ.下面是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项性状的遗传”课题的研究方案。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Ⅰ) 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调查。(Ⅱ) 研究目的:了解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特点。

(Ⅲ) 研究内容:人群中的××性状。(Ⅳ) 材料用具:人类有关性状的调查记录表、汇总表、铅笔等。(Ⅴ) 研究过程:(Ⅰ)实际调查。把调查表发给若干个班级的同学,把各自的家庭成员的××性状记录在调查表中。(Ⅱ)汇总统计。(Ⅵ) 调查结果分析

(1)①人群中的性状很多,在下列4项中,你认为不应该选择  项进行调查,理由是   

A.能否卷舌   B.身高    C.ABO血型   D.红绿色盲

折角形: 家庭成员发际形状调查表
性状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兄 弟	姐 妹	自己
	A1	A2	A3	B1	B2	B3	
发际	V型	
	直型	
说明:请在上表中亲属的相应性状(能够了解到的)的空格中打上“√”
阳光学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
2005年4月8日

②下面是一个关于发际的调查记录表,请指出其中的不完善之处。

 

 不完善之处是:           

Ⅱ.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

P

灰身♀×黑身♂

红眼♀×白眼♂

F1

灰身

红眼

F2

灰身:黑身=3:1

红眼:白眼=3:1

(1)试推断F2中红眼、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               

(2)以上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一致的是         

不一致的是              

(3)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再让F1个体间杂交得到F2。预期F2可能出现基因型有    种,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     

2008年高三生物学第三轮专题训练精品试题(二)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题1.5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B

A

D

D

A

A

C

B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A

B

C

D

B

B

A

C

B

C

D

C

1.C(点拨:基因重组发生在四分体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2.C(点拨:着丝点分离不会改变基因的顺序。)

3.B(点拨: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4.B(点拨: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属于兼性厌氧型。)

5.A(点拨:只有A项表述符合相关生物学原理。)

6.D(点拨:依据孟德尔成功发现基因分离定律三大原因分析作答。)

7.D(点拨: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答。)

8.A(点拨:三倍体西瓜果皮基因型为Rrr,瓜瓤为内果皮。)

9.A(点拨:运用生长素作用特点、害虫抗药性形成机制、温度对酶的影响、光饱和点原理分析作答。)

10.C(点拨:该女性患者血友病基因型还是XbXb。)

11.B(点拨:分析图中三条曲线变化特点作答。)

12.C(点拨:了解“濒危物种”的生物学知识作答。)

13.A(点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14.C(点拨: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的精子(假设不考虑交叉互换)。)

15.A(点拨:突变/重组、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16.B(点拨:细胞质基因的遗传是随机的,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17.C(点拨:表C把实验变量、反应变量、时间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表示出来。)

18.D(点拨: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只要母亲患病,则子女全部患病,属于典型的母系遗传。)

19.A(点拨:叶蜂产卵于叶上,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易被其它生物捕食,存活率最低,为甲曲线;泥蜂贮存其它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因食物的多少受到其他生态因素的制约,但贮存的食物对幼虫的存活有利,所以开始是泥蜂的存活率也较低,但比叶蜂高,为乙曲线;蜜蜂是自身制造食物,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存活率较高,为丙曲线。)

20.B(点拨: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

21.A(点拨: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可以用3n表示。)

22.C(点拨:依据基因频率计算规则作答。)

23.B(点拨: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我国开展优生工作的主要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等。)

24.C(点拨:从本题的曲线中可以看出,本题实际是考查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生态系统的结构越简单,生物多样越匮乏,稳定性越小,种群数量的易变程度也越大。)

25.D(点拨:给已去掉雄蕊尚未受粉的甲梨树(母本)授以另一品种乙梨树的花粉(父本),甲梨树当年结的果实是由母本的子房发育来的,果皮细胞的遗传物质仍是母本的,而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既有甲又有乙的遗传物质。)

26.C(点拨:测交是让AaBbEe个与纯隐性个体aabbee杂交。纯隐性个体aabbee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类型:abe,由此可推测出AaBb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中,较多的配子是aBE、Abe,较少的配子是Abe 、abE。由此可判断aBE、Abe是边锁在一起,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交换的是B与b,而且距着丝点越远发生交换的概率越大。基因a位于与基因A相对应的另一条染色体上的13与16的位置,基因b应位于3或5上,B位于15或16上。)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不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AC

ACD

ABD

BCD

ABD

ABC

27.AC (点拨:依据相关实验原理和显微镜使用方法作答。)

28.ACD(点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29.ABD(点拨:桑基鱼塘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过程建立起来的最早的生态农业、与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没有必然的联系。)

30.BCD(点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31.ABD(点拨:经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夫妻基因型为XaXa×XAY,则后代中女儿全为患者,而儿子全部正常,因此选择生男孩正确;红绿色盲症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妻基因型为XbXb×XBY,则后代中儿子全为患者,而女儿携带者,表现全部正常,因此选择生女儿正确;并指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夫妻基因型为Tt×tt,后代中儿子与女儿的患病率各为25%,因此可通过产前基因诊断的方法确定胎儿是否正常;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妻基因型为Aa×Aa,后代中儿子、女儿患病的概率各为12.5%,不能通过性别来确定肯定正常。C选项错误。)

32.ABC(点拨:光学显微镜写不能看到亚显微结构,亦即不能观察到磷脂分子。)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49分。

33.(1)ATP、酶、核糖体、tRNA等(答对三个算正确)。(2分)(2)以多聚U为模板合成的多肽只含一种氨基酸。(3)1  2  (4) 64

34.(1)无性  有丝  (2) CO2→C4→CO2→C3→(CH2O) 维管束鞘

(3)有的胚珠内的卵细胞和极核没有受精,其果实不能发育

(4)可以充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能够保证通风良好,提高CO2的含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分布于不同土层,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土层中的水和矿质元素;大豆根瘤菌可以固氮,根瘤菌破溃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氮量(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5)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矿质元素运输受阻

35.(1)能咬开蜂室盖、能移出蜂室中死掉的幼虫 hhrr    

非条件反射

(2)遗传图解如上右图(用棋盘法也可)

 简要说明:根据子一代的行为性状,就可以挑选出所需要的hhrr基因型的工蜂。

36.(1)Ⅱ-2;(2)Ⅰ;(3)Ⅱ-1;(4)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 ,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37.(1)甲、乙、丙、丁(不完全不给分)

(2)表兄妹血缘关系很近,婚配后隐性致病基因在子代中纯合的概率大大增加。

(3)a、X  常 b、aaXBXB或aaXBXb AAXbY或AaXbY  c、3/8  1/16

38.

(1)

 
 

(3)1:1  杂合体  (4)A,a(或A和a)  不能  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不能形成正常种子

39.(1)不能确定。

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40.(1)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总能量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故总个体数较多 

(2)B的突然增加,A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而B由于缺乏食物也会减少

(3)不会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生物种类复杂,生物的捕食关系大多以复杂的食物链食物网的形式出现,其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物种绝灭的可能性小 

(4)有充足的食物.天敌数量较少.寄生物不足以引起传染病

(5)17天时能量传递效率高,而第90天时能量传递效率低

41.(1)① 竞争  ② 如右图: 

( 2 ) ① B   D 

② 可以根据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最大的负荷量,确定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到比较多的海洋生物,,又不危及海洋生物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生产.(或从具体每年的最大摘捞量、具体达到多少开始捕捞角度回答问题亦可)

41. (1)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2)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分解者 除了利用了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减少环境污染(3)①甲和乙②如下图。


42.Ⅰ(1)①B   该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②没有要求填写“自己”的性别

Ⅱ(1)雄、雌    雄

  (2)灰身和黑身(B、b)  红眼和白眼(R、r)   (3)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