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错题训练3

2014-5-11 0:36:16下载本试卷

08高三生物错题训练三

一、单选题

1、一般情况下,能水解淀粉酶的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肽酶

2、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的血液在体外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A.15℃       B. 35℃      C 25℃      D 0℃

3、如下图,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3mL糨糊,A、C中注入2mL清水,B、D中注入2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保温5min后分别滴入碘液,不变蓝色的是

4、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依次加入到盛有PH值是6.8的溶液的一个容器内,保存在37℃水浴锅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剩余的物质为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麦芽糖、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葡萄糖、胃蛋白酶、乳清蛋白、水

5、植物根毛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主要原因是

①组成细胞壁的纤维素是亲水性物质   ②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③原生质层相当于选择透过性膜     ④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6、作物叶片中的营养元素浓度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右图中变曲线表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施肥量与作物产量成正比关系

B当土壤板结,作物营养元素含量处于e段

C作物叶片营养元素浓度处于a段时,是作物获得高产的最低养分浓度

D作物叶片营养元素浓度处于d 段时,农田周围环境仍会受到营养元素的污染

7、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c液增多

 C.③的有氧呼吸产物不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8、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0C降至50C,耗氧量、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增加、减少、减少 、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9、下表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生物种类

细胞结构

核苷酸种类

代谢类型

变异来源

A.HIV

4

/

染色体变异

B.根瘤菌

原核细胞

8

异养需氧型

基因突变

 C.酵母菌

真核细胞

4

自养需氧型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D.桦尺蠖

真核细胞

8

异养需氧型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10、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I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有

  全部32S

  多数32P 少数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多数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11、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分别是以DNA两条链、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12、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改变 ②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③无子西瓜的培育   ④2l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⑤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3、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其原因最可能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尾部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尾部细胞脱分化再分化  D.尾部细胞程序性死亡

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B.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C.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D.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

15、下列表示概念从属关系的图形中,不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有

16、在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分裂方式增加   B. 细胞种类增加 C.细胞全能性增加   D. 细胞数目增加

17、在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全部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全部等位基因的分离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18、联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生理过程是

A 同化作用    B消化作用       C呼吸作用       D脱氨基作用

19、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DNA链数与含13C的DNA链数数之比是

A.2n-1:1              B.(2n-2):n

C.(2n-1):1            D.(2n-2):2

20、右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种生物的细胞核中DNA数目最多为

A.24条      B.12条  C.8条  D. 16条   

21、假设羊体内有120种蛋白质,草体内有80种蛋白质,羊吃草后,其体内含有蛋白质种类最可能是

A 120  B 200 C  少于120  D多余120

22、已知玉米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马齿粒与圆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白色马 齿粒玉米与黄色圆粒玉米隔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白色马齿粒玉米的植株上结出白色马齿粒玉米与黄色马齿粒玉米,在黄色圆粒玉米植株上结出的玉米全是黄色圆粒。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显性,属于细胞核遗传;马齿粒与圆粒属于细胞质遗传

  B.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隐性、马齿粒对圆粒是显性都属于细胞核遗传

  C.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显性,属于细胞质遗传

  D.玉米的黄色与白色、马齿粒与圆粒的遗传,属于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23、关于人体淋巴T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反应阶段,能释放出淋巴因子,加强各种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B.由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产生

C. 能与靶细胞亲密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将抗原直接消灭

D.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T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只有一部分受抗原刺激时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24、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需要下列除哪项外的综合作用                      

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不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

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

25、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

B.外显子和内含子都能被转录并编码氨基酸

C.只有外显子才能转录成RNA,内含子不行

D.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在转录RNA时有调控作用

26、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鸡的红细胞和人的红细胞一样,只进行无氧呼吸

  B.将小白鼠从20℃移至0℃的环境中,小自鼠将出现耗氧量减少、心率加快

  C.在绿色植物的个体发育中,先进行异化作用,后进行同化作用

  D.若水稻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O.3时,CO2释放量的相对值0.7,则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4:1

27、.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B. 密码子与相应的氨基酸发生碱基配对

C. 密码子的序列代表着DNA分子的遗传信息

D. 1个密码子由mRNA上3个连续的碱基组成

28、下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描述正确的一组生物是

硝化细菌

乳酸菌

根瘤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分解有机物

碳源

C02

糖类

糖类

CO2

氮源

NH3

N2

N2

N03-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A. 衣藻  B. 硝化细菌  C.根瘤菌  D. 乳酸菌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玉米等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微管束鞘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C.种子萌发的初期,有机物的含量虽然减少,但DNA的种类却不断增加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

30、右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可能是

A.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④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 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③和⑦上

二、多选题

1、右图是从一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单糖是蔗糖

   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但存在基因突变

   C.此时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1个染色体组

 D.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

2、符合人体体温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

   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B.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C.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D.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3、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能说明

A.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C.根生长具有向重力性,茎生长具有负向重力性

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4、右图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④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⑥在DNA中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C.某限制性内切酶可选择⑤作为切点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5、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原因包括  

A增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为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

B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氨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C有利于微生物分解腐殖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促进根系吸收有机肥料,多级利用能量

6、下列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一些形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从a到b,种子主要通过吸胀作用吸水

B从a到c,种子质量增加,但有机物种类减少

C从b到c,种子内的有机物种类增加,细胞数目增多

D播种时无论种子横放还是竖放,根总是向下生长

7、将猪瘦肉片分别放入 A、B、C三只烧杯内的消化液中,A烧杯内有胃液,B烧杯内有胰液,C烧杯内是胃液和肠液的混合液,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的结果及说明的问题是

 A  A、B内的肉片被初步消化 B C杯内的肉片消化得最快 

C 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说明酶的作用受pH值影响

8、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反复舔食树洞中的蚂蚁不断伸长的结果

B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产生是因为杀虫剂刺激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 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长期的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各自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 ,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9、下丘脑对稳态的调节作用不表现为

 A 感受渗透压的变化 B分泌促胰岛素分泌的激素 C 渴觉中枢控制摄水量 D分泌抗利尿激素

10、以下关于细胞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质流动的快慢与呼吸作用成正比

B.在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中,着色最明显的是染色体(或染色质)

C.一般情况下,外界溶液浓度越高,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越快

D.即使太阳光的强弱发生变化,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只是改变运动方向

答案:

一、单选题:

1~5、BBBDD   6~10、DBABA   11~15、DCDCB    16~20、CACCA

21~25、AADBD  26~30、DDBDD  

二、多选题:

1~5、BDABDACDABDABC   6~10、ACDACDABD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