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生 物 试 题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 30题 45分)
1.在干旱地区,植物发达的根系总是分布在比较湿润的一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A.适应性 B.应激性 C.遗传性 D.变异性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缺K会使马铃薯减产
B.动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引起抽搐现象
C.降落叶与正常叶相比Ca和Mg的含量基本不变
D.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N素供应不足会使光合作用下降
3.在植物受伤时,一种由18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与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B.系统素的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有直接关系
C.系统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4.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
C.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D.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
5.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
C.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该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
6. 右图是一个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标号4、8和11三种
B.与效应B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2、4和14
C.图中能产生水的结构只有标号 4、11和13三种
D.将该活细胞置于
满蔗糖溶液
7.关于细胞器的界定,目前有两种意见,其中之一认为,细胞器是细胞内以膜与细胞质隔离的相对独立的结构。根据这种界定,下列哪种结构不能称细胞器?
A.细胞核 B.中心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不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人和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也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③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无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④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⑤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⑥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⑦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
9.各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存在
A.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 B.DNA复制和细胞质分开
C.纺锤丝出现和ATP的产生 D.同源染色体复制和分离
10.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
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为1︰2︰2
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11.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A.两者都只出现在分生区细胞
B.两者都只出现在成熟区细胞
C.前者主要出现在分生区细胞,后者只出现在成熟区细胞
D.前者主要出现在分生区细胞,后者出现在根尖所有区域的细胞
12.人体的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它具有再生组织、器官的潜能,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顽疾,用骨髓移植法能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细胞核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B.造血干细胞和白细胞的细胞质中RNA种类相同,数量也相同
C.若编码血红蛋白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
D.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1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有机体的衰老
B.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
D.分化与脱分化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
1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生物高分子物质
B.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
C.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D.1摩尔ATP水解时,能释放出30.54kJ的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两个高能磷
酸键中
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质包含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等细胞器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16.有的植物能生存在干旱的地方,下列关于耐旱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少,代谢缓慢
B.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C.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少,代谢缓慢
D.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17.青少年的膳食建议中有一条:每天的食物中应该有一定数量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下列对这一膳食建议理由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中含有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
B.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氨基酸不能全部由体内物质转化
C.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需要从不同食物蛋白中获取
D.植物蛋白和动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18.有关生物实验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鉴定的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B.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色带最宽,表明叶绿素a 的含
量最多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豚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
19.把盆栽的杜鹃花放在密封的暗室里,供给18O2,使之进行呼吸作用。过一段时间后,将此花从暗室取出移至阳光下。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哪些物质中可能含有18O2
①植物体的水分子中 ②植物周围空气的CO2分子中 ③植物体内的淀粉中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0.下图为肝细胞的蛋白质代谢图解,指出错误的一项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表为甲、乙、丙三人血清中的氨、尿素及尿液中的尿素排出量。据此判断
项 目 | 正常值 | 甲 | 乙 | 丙 |
血氨(umol/L) | 18-72 | 25 | 90(↑) | 65 |
血清尿素(mmol/L) | 2.90-7.85 | 8(↑) | 3.1 | 12(↑) |
尿素排泄量(mmol/L24h) | 720—1080 | 1 150(↑) | 6 10(↓) | 520(↓) |
A.甲一次摄入蛋白质过多,乙的肝脏病变,丙的肾脏病变
B.甲和乙的肾脏病变,丙的肝脏病变
C.甲正常,乙和丙的肾脏病变
D.甲和丙肾脏病变,乙肝脏病变
22.下列有关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健康的成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是平衡的
B.在一个健康人的尿液中尿素的含量较高,说明其食物结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丙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不能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
D.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必须转变成尿素才能排出体外
23.下图表示几种相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
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③、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细胞内的同一种酶
B.经途径⑦可以使细胞内氨基酸的种类
和数量增多
C.图中⑤过程的完成需经过脱氨基作用或转
氨基作用
D.能完成⑥过程的生物,CO2可以作为其碳
源,NH3可作为其能源物质
24.某健康人一段时期进食糖类食物较多,其胰岛B细胞中一定不会上升的是
A.核糖体的数量 B.线粒体的数量
C.RNA的含量 D.染色体数目
25.右图所示为小麦幼苗细胞内的某些物质变化,下面对图示的解释正确的是
A.b的变化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完成的
B.d代表有氧呼吸生成大量ATP的阶段
C.c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D.a的代谢过程还应有C3化合物的产生,
无水的产生
26.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 (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透光率降低。
②适当的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
A.①②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⑥
27.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
28.细胞有氧呼吸中,水作为反应物参与的过程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二氧化碳和[H]
C.[H]与氧结合生成水 D.ADP和Pi形成ATP
29.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与土壤溶液中矿质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B.具有运输氧功能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依靠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C.将小白鼠从
D.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释放的能量不同
30.已知下列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壁,但没有核膜和核仁,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下面的结果(“√”表示需要)。这三种生物可能依次是
生物 | 生物必需的生活条件 | |||||
水 | 氧 | CO2 | 葡萄糖 | 氨 | 光 | |
A | √ | √ | √ | √ | ||
B | √ | √ | ||||
C | √ | √ | √ | √ |
A.衣藻、乳酸菌、变形虫 B.衣藻、酵母菌、变形虫
C.固氮蓝藻、酵母菌、硝化细菌 D.固氮蓝藻、乳酸菌、硝化细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题55分)
|
(1)根据图II实验现象推断A、B、C三种灯泡与图I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
A ,B 。温室中选择 种灯泡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2)将图II中任意一组装置由明处移至黑暗,则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均会 ,其原因是 。
32.(8分) 甲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与释放的情况,乙图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以及细胞器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的转移过程,请分析回答:
(1)影响甲图中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少量缺Mg时,b点将向 移动。
(2)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乙图中A、B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且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A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B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当光照强度达到c点时,从O2、CO2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乙图中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高温干旱的环境里,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CO2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_;若该植物为玉米,此种环境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原因是______。
33.(6分)下面是某同学进行过的无土栽培实验及实验结果.
实验方法步骤:
①配制含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②将植物苗种植于配制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③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补充培养液。
实验结果:第一周植株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开始出现元素缺乏症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植株开始萎蔫,继而全株萎蔫。
请根据上述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既然配置的是含植物所需全部元素的培养液,为什么还会出现元素缺乏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植株出现的元素缺乏症,你认为应该是植物幼嫩组织、成熟或老的组织、还是各种组织都表现缺乏症?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补充了培养液,但为什么植物到第三周还会开始出现萎蔫?
。
34.(8分)下图表示人体内物质代谢的简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过程①的消化液是由 消化腺分泌的。过程②和⑧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过程③产生的物质将被转化成[ B ] 排出体外。
(2)葡萄糖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最终形成物质D,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层细胞膜。
(3)由中间产物转变为氨基酸必须通过[ ] 。人在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图中[ ]途径。
(4)重症肝炎病人不宜多吃蛋白质类和脂肪类食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其原因是
。
35.(6分)在一定时间内,动物体内三种供能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氧化的比例可通过测定尿氮量和呼吸商(RQ)来计算。在一定时间内,动物体内的CO2产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指体积比或物质的量之比)称为呼吸商。不同底物在完全氧化时的RQ不同,糖氧化时,呼吸商为1。蛋白质的呼吸商约为0.8,脂肪的呼吸商约为0.71。在一般情况下,摄取混合食物时,呼吸商常在0.85左右。请据此回答:
(1)糖类和脂肪的呼吸商不同,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测定尿氮量计算出的是三种物质中哪一种氧化的量,为什么?_____,____。
(3)长期饥饿的动物,其呼吸商一般都是先降后升,其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4)动物体在剧烈运动时,会进行无氧呼吸,从而影响其呼吸商,现对一动物体在平静和剧烈运动时的呼吸商作了对比,其呼吸商又将如何变化,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6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牵引染色体的运动呢?某同学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实验方法:破坏纺锤丝
实验材料和用具:相差显微镜(可连续观察活细胞一个分裂期的染色体变化)、洋葱、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滴管、广口瓶、清水、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等。
方法步骤:(1)培养洋葱根尖
(2)切取根尖2~
(3)将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使根尖处于秋水仙素溶液中,在相差显微镜下用一个分裂期时间观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
(1)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选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你认为是否可行?试说明理由。
。
②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
(2)请在⑴的基础上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
② 。
37.(7分)现有下列装置(锥形瓶中为两个小烧杯,玻璃管中为某有色液体)若干个以及正在萌发的种子、NaOH溶液、清水等材料,请设计一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1)实验原理: 。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该装置,分别编号为1、2、3,在1号、
2号装置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量萌发的种子,3号装置右
边的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死种子;
第二步: ;
第三步:在相同适宜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
。
38.(9分)土壤中缺磷,可能抑制类胡萝卜素合成减少,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请用正常生长的菠菜幼苗作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缺磷导致叶色暗绿是否是因为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⑴实验所需主要试剂:丙酮、层析液、CaCO3、SiO2、完全培养液、缺磷的“完全营养液”
⑵实验步骤:(写出主要操作步骤,细节不作要求)
实验结果预测:
生 物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4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55分)
31.(1)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3) [ ] ______________ [ ]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预测:
一、选择题(45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 | C | C | D | A | C | B | B | B | D | D | D | C | C | A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D | B | D | B | A | C | D | D | B | A | D | B | B | D |
二、非选择题(55分)
31.(1)② ① B
(2)增加 装置由明处移至黑暗细胞中原有的C5仍固定CO2形成C3,同时光反应停止,导致C3生成C5减慢
32.(1)温度 右
(2)类囊体的垛叠(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3)去掉从细胞外指向线粒体的氧气的箭头,增加从叶绿体指向细胞外的箭头,指明氧气
(4)为了防止水分的过度丧失,导致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减少
玉米为C4植物,具有C4途径,能够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33.(1)由于培养液中氧气含量不足,导致根细胞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影响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各种组织 因为元素的缺乏是由于根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困难引起的,因此该植物体内不同存在状态的元素都会缺乏
(3)由于蒸腾作用使植物根从溶液中大量吸收水而使培养液的浓度升高,导致根不能从溶液中吸收水分
34.(1)唾液腺、胰腺、肠腺 核糖体和细胞质基质 尿素
(2)5 (3)④氨基转换作用 ⑥
(4)尿素的形成主要在肝脏中进行,脂肪的消化需要先由肝脏分泌的胆汁起乳化作用
35.(1)因为脂肪分子中氢对氧的比例较糖分子中高,氧化时需要较多的氧
(2)蛋白质 因为三种供能营养物中只有蛋白质含氮
(3)因为长期饥饿的动物先要消耗糖类来提供能量,当糖类供能不足由脂肪来提供能量,当储存的脂肪耗尽后主要靠氧化蛋白质供能,故呼吸商开始接近于糖的呼吸商(即1)到后来接近于脂肪的呼吸商(即0.71),最后接近于蛋白质的呼吸商(即0.80)
(4)变大 因为肌肉剧烈运动时,由于无氧呼吸增加,此时,呼吸商将变大。
36.(1)①可行,因为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丝的形成
②其一,该实验要观察活细胞染色体的运动,因此不能解离和漂洗
其二,缺少对照组,应添加一组不加秋水仙素的对照组
(2)①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将不再运动,说明染色体的运动是由于纺锤丝牵引
②滴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能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仍能运动,说明染色体的运动不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
37.(1)当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吸进的氧气量少于释放出的CO2量
(2)在1号装置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在2号、3号装置左边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 观察三个装置玻璃管两侧液面的变化
(3)1号装置玻璃管两侧液面左低右高,2号装置玻璃管两侧液面左高右低,3号装置玻璃管两侧液面等高
38.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长势相同的菠菜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甲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乙组培养在缺磷的“完全营养液”中,将两组同时放在相同并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分别取两组等量的叶片提取、并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
实验结果预测:
①对比甲、乙两组纸层析结果,若结果一致,说明缺鳞不会导致类胡罗卜素缺乏
②对比甲、乙两组纸层析结果,若乙组缺乏橙黄色和黄色色素带,则说明缺鳞会影响类胡罗卜素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