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模拟试卷10

2014-5-11 0:36:16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模拟试卷(1008.03.27

命题人:章南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

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

A.血浆         B.唾液           C.淋巴液          D.组织液

2.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3.在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5.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B.精子的形成过程应为图中的④③②⑥①

C.图②细胞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D.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个

6.同样是储存能量的分子,ATP与葡萄糖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关于ATP的几个说法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葡萄糖的多

 B.ATP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

C.葡萄糖中的能量只有转给ATP才能用于生命活动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不是生物界的共性

7.某学习小组发现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很高,通过对该家族中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的调查,画出了遗传图谱(见右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这种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的有关基因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儿子的缺陷基因也有可能来自父亲

8.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对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       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

C.水质、水量、pH均可看作无关变量   D.洗涤过程中水温只要保持相同即可

9.在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变化是

A.着丝点分裂时DNA分子刚好完成复制

B.都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

C.都有核DNA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D.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10.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A.(1)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B.(2)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的CO2­量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收或放出CO2量变化。

  C.如果(3)图表示某被子植物的次级卵母细胞,那么,在通常情况下该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最多数目为4个。

  D.(4)图中①④中的碱基不完全相同,③约有20种。

11.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 by,用KpnⅠ单独酶切得到4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12.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多数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13.2007年3月22日是第15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世界上约有18%的人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每天约有6000人的死亡与水有关。关于水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激素调节过程离不开水

 B.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需要水参与

 C.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以及ATP的合成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

 D.结合水的比例越高,人体细胞的代谢作用越旺盛

14.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A.150只      B.小于100只

C.200只      D.大于300只

15.对人类癌症病因和防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三类致癌因子中,化学致癌因子是引发人类患癌症的主要因素

B.致癌因子一旦使正常人体内的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该人就成为癌症患者

C.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增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减少癌症的发生

D.人类平时的饮食中也含有抗癌物质,如食物中的维生素E和绿茶中的多元酚

16.下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①②③

17.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18.右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 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    

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

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

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3/16

19.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生殖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C.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并非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20.下列实例不属于稳态失衡,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的是

A.尿毒症    B.寒冷中的战栗    C.急性胃肠炎     D.过敏反应

21.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一般用于

A.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       B.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C.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       D.形成受精卵培育转基因动物

22.“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目前用不到的技术手段是         

 A.体外受精    B.胚胎移植    C.基因检测    D.基因工程

23.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

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

24.下图是科学家将105mol/L生长素在0时加入胚芽鞘浸泡液后,胚芽鞘浸泡液的pH和胚芽鞘伸长结果示意图(对照组无此变化)。据此分析不可能的是

A.生长素促进H+向细胞外分泌      

B.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

C.适宜浓度的酸性溶液可以促进胚芽鞘生长  

D.H+能分解生长素,以防止生长素浓度过高对胚芽鞘生长的抑制作用

25.下列细胞中,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A.记忆B细胞   B.记忆T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26.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H]等积累,光反应速率减慢

C.合成ATP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27.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都是单倍体

B.普通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植株不是单倍体

C.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可能是单倍体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

28.下列关于目前自然条件下的生命物质、细胞和生物体产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新的蛋白质必须有其他蛋白质的参与才能合成

  B.新的DNA只能通过自我复制而产生

  C.新的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分裂才能产生

D.新的生物个体只能通过生殖才能产生

29.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试管I

试管II

试管III

pH

8

8

7

温度

60℃

40℃

40℃

淀粉酶

1mL

1mL

1mL

淀粉

1mL

1mL

1mL

 

  A.甲物质是淀粉酶抑制剂

  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

  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率比在碱性中的快

D.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min后便会失去活性

30.生活废物中常有生活污水、洗涤剂、生活垃圾、塑料袋等,对其处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入河流的污水含有机物多,会引起水质富营养化

 B.洗涤剂帮助杀死腐生性细菌和腐生性真菌,利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

 C.生活垃圾是土地污染的主因,且有机物降解时还会吸引害虫传播疾病

 D.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制品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应减少使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31.马来西亚某地区部分菜农近年来逐渐弃用农药,转而引入姬蜂来防治蔬菜害虫吊丝虫,取得了一定效果。吊丝虫专吃农作物的叶子。姬蜂能将卵产在吊丝虫体内,以吊丝虫内部的营养液作为其幼虫的食物,从而使害虫无法存活,这种方法称为生物防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吊丝虫和农作物、姬蜂和吊丝虫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B.农药促使吊丝虫发生了定向变异,从而产生了抗药性

 C.姬蜂的引入降低了吊丝虫的种群密度

 D.生物防治方法的优点之一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2.下列遗传图谱可能是红绿色盲遗传的是(注:●和○分别表示患病女子和正常女子,■和口分别表示患病男子和正常男子)

33.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将数量相等的甲、乙细胞分别置于相同适宜培养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多

34.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质不溶于酒精溶液,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B.利用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却对DNA没有影响的特性,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C.利用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特点,可将DNA与杂质分离

D.在DNA滤液中加入嫩肉粉,通过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35.利用病毒作研究对象得到的结沦有

 A.DNA是遗传物质           B.病毒是最低生命层次

 C.RNA是遗传物质           D.细胞学说不一定正确

36.生态学家P.A.Haefner对褐虾在不同含盐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部分数据绘成如图曲线(曲线旁百分比为褐虾死亡率)。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与15℃水温比较,5℃水温下褐虾对盐度耐受范围窄

 B.在20℃水温条件时,30%左右的盐度最适宜其生存

 C.在25℃水温、30%盐度时,只有10%的褐虾能够生存

 D.由图可见,温度和盐度等因子共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

37.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各种激素都需要经垂体才能释放到内环境中

B.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⑦属于传出神经

C.若⑥是甲状腺激素,它分泌增多时可以通过反馈调节使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加强

D.抗利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都产生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

38.右图的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39.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引发了了人们在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三个方面的激烈争论

 B.食物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是否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C.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是否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

 D.生物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是否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和威胁

40.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

 C.图⑧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就达不到效果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1008.03.27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0

41.(5分)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 1.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身材矮小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基因可能是来自图中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用图中编号回答)。

(2)(按上述最可能遗传方式计算)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42.(7分)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蓝藻灾害,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因此出现饮用水荒。“无锡太湖蓝藻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从自然因素上来讲,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水少;另外,由于去年是暖冬,今年4月无锡气温在20度左右,适合蓝藻生长。但是,人为因素也非常重要,上游河流污染物排放严重,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太湖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部分游客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2)水位低是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看这是降低了太湖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____的活性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太湖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太湖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米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

下处理:I.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II.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l

10

9

7

7

6.5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工厂上游和下游水域限制蓝藻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6分)资料一:科学家将蜘蛛丝蛋白基因转入山羊机体内,然后从羊奶中提取蛋白质,抽成丝后坚如钢铁。

资料二: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下列回答:

(1)培育转基因动物用到的生物工程是                     ,在培育转基因动物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      中,其原因是         

              。如何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2)为使目的基因在后代中长期保持,应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的         中。

(3)从提取、分离产物的角度分析,乳腺和膀胱哪一个作为转基因动物的生物反应器更好及原因是                                  

44.(6分)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发生部分交换。某同学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一现象,便进行研究。收集的资料如下:

Ⅰ、将细胞置于含有某种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不断增殖。当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 

Ⅱ、由于BrdU掺入的情况不同,经特殊染色后,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链掺有BrdU则染色后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使DNA双螺旋程度降低,染色后着色浅。 

Ⅲ、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中期的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根据资料该同学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实验:

①配置培养基:在普通细胞培养基中添加BrdU。

②培养:                                   

                                 后,制片。

④观察: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分裂染色体的着色情况。

(2)实验分析:

①下列哪项不是本实验的原理?                    (   )

A.DNA的半保留复制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染色体被染色剂着色         D.细胞分化

②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染色体的现象是           

                            

③若要观察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最好选择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细胞,请描述可观察到的现象。                               

                                      

④如果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则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理由是                                      

                  

45.(6分)阅读下列《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说明书)》部分内容,请据此回答问题:

(1)该定型试剂是通过         技术制备的;要诱导能产生抗A或抗B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通常采用的生物诱导剂是            

(2)传统工艺,抗A试剂是从B型血的血清中提取。与传统工艺相比,本试剂的突出优点是                          .。

(3)该试剂的保存温度条件苛刻,主要是避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中学兴趣小组进行“ABO血型系统基本类型的鉴定”,设计了如下表格,完成表头中a、b设计。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10)参考答案 08.03.27

一、二 选择题(40题,共9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 项

D

D

B

C

B

C

D

D

C

C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 项

D

D

A

D

B

B

D

B

C

B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 项

A

D

C

D

C

B

A

B

B

B

题 号

31

32

33

34

35

选 项

AB

BCD

BCD

ABC

AC

题 号

36

37

38

39

40

选 项

ABD

ACD

ABC

AD

BC

三、非选择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41.(5分,每空1分)

(1)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I1     (2)1/4   1/8    (3)(显性)纯合子

42.(7分,每空1分)

(1)成型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只要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也给分。)

(2)自净能力(或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或稳定性)  酶

(3)①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  ②对照    P、N

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43.(6分,每空1分)

(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受精卵    受精卵的全能性高   

检测运载体的标记基因     (2)细胞核   

(3)膀胱,因为正常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从尿液中更容易提取分离产物

44.(6分,每空1分)

(1)②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离体置于含BrdU的细胞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取不同时期的细胞经染色剂染色后

(2)① D  ②每个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较深,另一条染色较浅

③如果发生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则可观察到在染色体上,染色较深的染色单体有染色较浅的部分,而相对应的是染色较浅的部分有染色较深的部分

④无影响,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

45.(6分,每空1分)

(1)动物细胞融合   灭活的病毒    (2)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高

(3)因温度过高导致蛋白质分子变性失活 

(4)a:与抗B血型定型试剂反应(现象)       b: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