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生物第二次强化训练试卷
生 物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
B.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逆推
C.蛋白质工程的兴起与分子生物学、晶体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关
D.基因工程能产生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基因,蛋白质工程不能产生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2..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
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
3.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图解释正确的是:
A.e时刻DNA减半、染色体减半
B.e-f过程DNA减半、染色体减半
C.b-e过程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D.e-f过程的主要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使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C.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染色单体分开时等位基因随之分开
5.做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实验材料用鸡血而不用猪血的原因是
A.鸡血的价格比猪血的价格低 B.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
C.鸡血不凝固,猪血会凝固 D.用鸡血提取DNA比用猪血提取操作简便
6.对于DNA分子的特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特定的空间结构 B.特定的脱氧核糖序列
C.特定的磷酸序列 D.特定的碱基序列
7.某科学家分析一核酸的碱基含量的时候,A=T + U,你认为该核酸分子正在:
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RNA复制
8.在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核酸 B.脱氧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
9.下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所示的节段①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
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图中的②合成好后,通过三层膜结构与核糖体结合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0.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台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11.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除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D.应用了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9 D.1/16
13.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会出现抗药性强的细菌,使青霉素药效降低,其原因是:
A.细菌的获得性遗传 B.毒霉素的选择使对毒霉素有抗性的细菌保留下来
C.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D.由于生殖隔离造成的
14.单倍体育种中,首先要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该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染色单体分离
15.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受损伤后不可能直接引起
A.生长停止 B.性腺发育停止 C.血糖浓度升高 D.甲状腺机能衰退
16.右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
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对环境有一适应过程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已接近最大值
17.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一般不用于
A.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 B.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
C.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 D.形成受精卵培育转基因动物
18.对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参与 B.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标记基因通常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19.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
C.温度高于
D. 光照相同时间,
20.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造血干细胞
A.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还没有分化
C.能合成神经细胞或肝细胞需要的蛋白质 D.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基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的方法中,属于分子检测的是:
A.通过害虫吃棉叶看是否死亡 B.探针与目的基因片段能否形成杂交带
C.目的基因转录成的mRNA与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
22.
![]() |
下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
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
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
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
23.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设甲遗传病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乙遗传病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体5和个体7的基因型一定分别是AaXBXb和aaXBXb
B.个体8的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图中的个体3
C.若个体3和个体4再生一个女孩,则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1/4
D.若个体8和个体9结婚,则生下一个患甲病小孩的频率是1/2
24.下图为某一动物的三个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
C.该动物为雄性
D.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25.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都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B.双亲正常,女儿是患者,则致病基因一定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双亲正常,有一儿子是患者,则不能确定是隐性遗传
D.婚姻法规定禁止近要结婚的理论依据是:近亲结婚的后代有害的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率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
26.(6分)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标号,在横线上填文字或字母):
(1)若图一的分泌物是促甲状腺激素,则此细胞表示的是 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的加工、成熟最终在图中的[ ] 完成。该细胞在完成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后,膜面积会相应减少的是图中的[ ] 。
(2)若图二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较少的是图中的[ ]
。
(3)如果用胰蛋白酶处理图二细胞表面,则图中 物质的运输将受阻。
(4)若图二表示某一神经元的细胞膜,在神经元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该部位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 ,此时b物质可用来表示 。
(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后,②的厚度将变小,这说明②具有 。
27.(11分)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⑴图A表示某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该动物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该起点是通过图A中的[ ] 过程形成的。A过程表示 分裂,C过程表示 分裂。
⑵图B表示某哺乳动物的 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Ⅰ是 细胞,Ⅱ中含有染色单体 条,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对。
⑶图B中的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于图C中的 区段。
⑷若一个细胞经过图C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 个子细胞;图C中在 对应的区段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8.(8分)下图甲图中,a曲线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单位时间内同化的CO2量);b曲线表示同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量(单位时间内释放的CO2量)。乙图表示的是该植物在
(1)图乙AB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子是 ,BC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子主要是 (要求写出两种),B点与A点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 (低、高)。
(2)图甲中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 ;假如该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环境温度达到 时,该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
(3)请在答题纸的坐标图上,画出该植物在
29.(8分)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分别投放了原子弹。原子弹的爆炸,给日本军国主义以致命损失。核辐射持续的时间很长,导致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大幅度提高。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⑴长崎和广岛被投放了原子弹后核辐射引起的变异属于 。
⑵原子弹爆炸后,最初的一个遗传学研究就是调查受过核辐射的人群,了解他们的子女的性别比例情况。某一受核辐射地区由于致死基因的影响,人群的性别状况是女多于男,则该致死基因最可能是 染色体上的 ;
⑶数年后的某一家族,发现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下图为其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则
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是 ,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是 。
②.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 Ⅱ5 Ⅲ8
③.若Ⅲ8和Ⅲ9婚配,他们生一个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女儿的概率为 ,此结果说明了近亲结婚的危害性。
30.(10分)
![]()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 、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的完整性来看,该生态系统还缺少 。
(2)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3)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 ,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
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kJ。
(5)分析上图,用箭头、文字、字母完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32. 某兴趣小组通过单独培养A、B两种酵母菌,观察到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7天内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提出了“混合培养A、B两种酵母菌,它们的种群数量怎样变化”的研究课题,并利用下列材料连续观察7天。
实验材料:含A酵母菌的培养液、含B酵母菌的培养液、5%的葡萄糖溶液、试管、滴管、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计数板的使用不作要求)等。
(1)作出假说: 。
(2)探究实验步骤:
① 。
② 。
(3)怎样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下列问题?
①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时,该如何处理?答: 。
②实验中在统计血球计数板每一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 。
33.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在A和B中选做一题,两题都做以A题评分.(8分)
A.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胚胎干细胞研究——当今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前沿领域
如何获得人的胚胎干细胞?目前有两条研究路线:(一)从受精的人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有关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建系;(二)用人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发育成人的早期胚胎,然后取出有关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建系。这种方法也称无性克隆。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成为许多国家反对研究人的胚胎干细胞的理由。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等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病毒在成人皮肤细胞中植入四种遗传基因,进行培养后制成了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性质的干细胞。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利用病毒在胎儿及新生儿皮肤细胞中植入四种遗传基因进行培育,也获得了同样的干细胞。以上研究成果论文经权威的《科学》和《细胞》杂志刊登后,全球学术界和舆论即为之轰动,一些报道称这项惊人突破有朝一日将在不会引起争议的情况下,给胚胎克隆技术带来医学上的突破。
(1)目前获得人的胚胎干细胞的两条路线中,提到的“早期胚胎”和“有关细胞”分别指的是发育到 阶段的胚胎和 细胞。
(2)上文中的“争议”的焦点是 。
(3)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在将人的皮肤细胞成功诱导生成类似胚胎干细胞性质的全能干细胞过程中,涉及到哪些技术手段? 。(至少说出三种)
这里的“类似胚胎干细胞性质”指的是 。
(4)尽管植入的四种遗传基因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了,但推测肯定与 有关。
(5)文中“这次的研究方法虽说在安全性方面有了突破,但也并非能解决所有安全性问题”,就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认为还可能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
B.下图为苏南某地建立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1)该生态模式所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a. ;
b.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生产者主要是 ,图中的分解者成分有 。
(3)和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具有更大的产出投入比的原因是 。
(4)这种生产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小,因为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投入(原料),这遵循了
的原则。。
(5)有些科学家指出,人类长期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外国专家来中国指导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其基本思路是:不耕地,不除草,只收割人类需要的可食部分。请你分析说明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有哪些?(2分)(至少说出两点) 。